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個水滴都算不上,,但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卻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尤其是勞累,、痛苦的十年,,更是會讓人覺得度日如年,、疲憊不堪。然而,,有的人卻能苦中作樂,,把苦日子過成希望。
初春時節(jié),,記者到襄汾縣探訪了這位受人尊敬的人,,他叫程瑞龍。
對妻子:怎么可能離婚?連開玩笑都沒有說過這話”
剛剛進入院子,,就聽到有個女人在喊,,聲音尖利;外面是堂屋兼廚房,只有簡陋的廚柜及廚具;里屋的炕上躺著他的母親,,床上坐著他的妻子,,妻子不由自主地揮舞著手臂,嘴里含混不清地喊著;他的母親,,臥床不起五個多月;他的妻子,,臥床不起十年。
看到這樣的情景,,讓人心情沉重,。
20年前,1997年正月,,程瑞龍與鄰村姑娘孔麗(化名)結(jié)婚,,并育有一子一女,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眾人艷羨,,如果沒有之后的意外,,這個家無疑是幸福美滿、蒸蒸日上的,。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生活中總會有一些讓人瞬間從天堂跌到地獄的變故,。這個家的不幸,始自10年前,。
2007年四五月間的一天,,時年27歲的孔麗因誤食藥品中毒,致使中樞神經(jīng)損傷,,在醫(yī)院昏迷20天,。
大夫說,像她這樣的情況,,能保住命都是奇跡,,幸虧送醫(yī)及時,家人照顧得好,。
從那時起,,家里的一切重擔瞬間壓在了程瑞龍身上。
有些人會從此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卻擦干眼淚,負重前行,。
程瑞龍就是這樣的人,,他純樸、善良,、負責,、堅韌。
看著年幼的孩子,,程瑞龍把所有的苦都咽到肚子里,,哪怕背過人默默嘆息、暗夜里悄悄抹淚,,他毅然扛起了這一方突然失衡的天空,,又當爸又當媽,含辛茹苦地養(yǎng)育著一雙兒女,。
1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癱瘓的妻子,維持一個家庭的完整,,幾乎所有了解他的人都會給他點贊,。在程瑞龍心里,,所有的希望就是家的完整及兒女的成長,那是他的期待所在,。
妻子行動不便,,意識不清,有時程瑞龍一轉(zhuǎn)身,,她就會從床上掉下來,。有鄰居曾提議:要不用個布帶把她稍微固定住?”那樣她會不舒服的,我連想都沒想過要這樣做,?!庇腥嗽?jīng)勸程瑞龍:你還這么年輕,這樣的日子啥時是個頭啊?要不和她離婚再找一個過正常的生活,,讓她離婚不離家,,你還能照顧她,心里也不理虧,?!钡倘瘕堃豢诨亟^了這份好心:我們以前感情很好,我根本沒想過和她離婚,,離婚的話連開玩笑都沒有說過,。”
對父母:他們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他們老,,侍候他們是應該的”
孩子們一天天成長,正當一家人覺得生活向他們露出笑臉時,,2014年臘月,,程瑞龍的父親被查出患有食道癌,春節(jié)后,,程瑞龍送父親到西安手術(shù),、化療,回家后,,程瑞龍悉心照料,。然而,去年,,父親的病情轉(zhuǎn)移,,不僅生活不能自理,且劇烈的疼痛讓他寢室難安,。這邊是父親不由自主地呻吟,,那邊是妻子不能自控地喊叫……在父親最后的日子里,為了很好地照顧父親,,多陪伴他,、多安慰他,,程瑞龍將妻子送回娘家,全心全意地照顧了父親40天,。其間的辛苦,,常人不難想像。
花了20多萬元,,程瑞龍沒有留住父親,,2016年8月,他父親去世,。
剛送走父親沒有多長時間,程瑞龍的母親又于10月份突發(fā)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左半邊肢體不能活動,,他衣不解帶,沒日沒夜地在醫(yī)院侍候了25天,,大夫看他實在累,,就問他:“家里就沒有其他人來替換你嗎?”他總是笑著說:我一個人能行?!蹦赣H的病情總算穩(wěn)定了,,可是卻行動不便了,這對已經(jīng)困難重重的家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知情人都為程瑞龍發(fā)愁,,他一個男人,該如何同時照料兩個臥床不起的女人?家里的生活來源怎么辦?看著兒 子忙里忙外,,想想兒子如此艱難,,程瑞龍的母親經(jīng)常抹眼淚。每當程瑞龍看到母親有想哭的前兆,,他就會給母親講故事,、講笑話,讓她情緒上愉悅,,給她精神上鼓勵,,常常讓母親破渧為笑。
早上6:30起床做飯,,之后侍候母親起床,、洗臉,給她喂飯;然后,,再照顧妻子起床,、洗臉、再給她喂飯,,等把母親,、妻子安頓好,,半上午就過去了,稍喘口氣,,就該準備午飯了……這就是程瑞龍的日常生活,。
不要說進城逛街走親戚,就連澆地,、收割等需要離家一會兒,,程瑞龍都會委托鄰居幫忙照看母親和妻子,他的心時時刻刻在她們身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程瑞龍從沒有想過放棄,。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流逝著,而今,,程瑞龍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對他的依賴無以復加,。采訪期間,他的母親一眼看不到他,,就會喊:瑞龍,,你不要走……”他立即應聲:媽,我不會走,,哪兒也不去,。”而他的妻子,,看著家里來了陌生人,,嘴里咿咿呀呀幾乎就沒有停過。然而,,只要程瑞龍一來到她的身邊,,拉著她的手,對著她的耳朵悄悄說句話,,她就會安靜下來,。
對兒女:根本沒有想過現(xiàn)在就讓他們分擔,我自己能行”
妻子病倒時,,他們的一雙兒女分別是10歲,、7歲,不諳人事,。盼著盼著,,兒女一天天長大,兒子程偉(化名)職高畢業(yè),,終于長大成人了,。
從軍報國是程偉從小的夢想,。貧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格外懂事,面對自己向往已久的夢想,,程偉卻很猶豫,,他希望能為父親分憂??墒?,知子莫如父,程瑞龍不想因為家事而讓兒子心有遺憾,。2015年,,程瑞龍毅然送兒子參軍。兒子穿上了軍裝,,這個家,,終于有了一抹亮色,程瑞龍的心里覺得比吃了蜜還甜,。
然而,程偉走后不久,,家里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故,,于是,有人建議他,,能不能讓在部隊當兵的兒子回來打工,,給家里掙些生活費?程瑞龍一口回絕了:為國家盡義務哪能想回來就回來?”甚至,他不讓任何人把家里又遭不幸的消息告訴兒子:孩子還小,,沒有經(jīng)過事兒,,怕他一著急做出不理智的決定,不能告訴他,,家里的事我能行,。前段時間兒子報來喜訊,說他已經(jīng)被部隊推薦為入黨積極分子,?!眱鹤拥某煽冏尦倘瘕埖男睦镅劾锒际窍矏偅樕涎笠缰院蓝湴恋男θ?。
女兒程蘭(化名)正上高中,,很心疼父親。上初中時,,女兒就多次說過,,要輟學打工掙錢,可是,,程瑞龍根本不讓孩子這樣想:你的任務就是好好上學,,家里的事有我,。”女兒爭氣,,含淚苦讀,,現(xiàn)在在一所鄉(xiāng)村中學上高二,如果她發(fā)揮得好,,應該能考個差不多的大學,,她上到哪兒我就供到哪兒,再難也要供,?!庇捎诩彝デ闆r特殊,10年來,,程瑞龍只能守著貧寒的家和八畝薄田艱難度日,,割了麥子種玉米,收了玉米種麥子,,多年來,,這也是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去年因為給父親看病還外欠5萬多元,,這筆錢,,對于一般的家庭或許不是太大的負擔,對于這個入不敷出的家,,卻是一塊石頭,。
知情莫如鄉(xiāng)鄰,鄉(xiāng)親們都盼著他家能盡快好起來,。村黨支部杜書記說,,考慮到他家的不易,3年前,,村里給他家申報了低保,,今年春節(jié)后,鎮(zhèn)上領(lǐng)導也來慰問了他家,,他家的困難,,大家盡量幫他分擔。
記者后記:
侍湯喂藥,,養(yǎng)老送終,,是為人之子應盡的義務;撫養(yǎng)子女,助其成才,,是為人之父應擔的責任;相扶相助,,相濡以沫,是為人之夫應守的道義。
看上去,,程瑞龍做的這一切都是應該的,,然而,當不同的噩運不約而同地降臨,,由一個人來承擔的時候,,這樣的辛苦與勞累,讓多少人不寒而栗,。
尤其是對于妻子,,10年的光陰,3600多個日日夜夜的勞累,,沒有消磨掉曾經(jīng)的深情與他心中固守的責任,,這種擔當,這份情意,,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有情有義,照顧妻子不離不棄;大孝大愛,,侍候父母親力親為;當?shù)攱?,帶大兒女不辭勞苦,祝愿這個平凡的男人心遂人愿,,祝愿這個家早日苦盡甘來,。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