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yè)扶貧 光伏扶貧 電商扶貧
隰縣,古稱隰州,位于晉西呂梁山南麓,、臨汾市西北部,總面積1415.3平方公里,,轄8個鄉(xiāng)鎮(zhèn),、97個行政村,、351個自然村,總人口10.6萬,,其中農業(yè)人口8萬,,是國家級扶貧開發(fā)重點縣、呂梁山片區(qū)特困縣,,也是革命老區(qū),。新一輪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隰縣認真貫徹國家,、省,、市的相關要求,鎖定貧困村,,瞄準貧困戶,,找準致貧原因,區(qū)分貧困類型,,建立精準脫貧包聯(lián)機制,,制定精準幫扶措施,著力在精準扶貧上出實招,、務實功,、求實效,奮力譜寫富民強縣,、全面小康新篇章,。2016年,全縣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5000余萬元,,實施一批惠民生,、利長遠、重實效的扶貧工程,,健康扶貧,、科技扶貧、旅游扶貧等工作同步推進,,34個貧困村摘帽,、6598人脫貧,,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實現(xiàn)脫貧攻堅開局之年首戰(zhàn)首勝,。
精準規(guī)劃 打好“組合拳”
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不僅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咬定青山不放的韌勁,,還需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隰縣圍繞“三年脫貧攻堅,兩年鞏固提高”的奮斗目標,,從細處著手,,實處著力,以脫貧攻堅統(tǒng)攬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細化頂層設計,,創(chuàng)新脫貧攻堅責任落實制、幫扶清單制,、資源整合制,、督導檢查問責制,找準結合點,,打好“組合拳”,,確定了“86543”精準扶貧戰(zhàn)略,制定出臺了《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繪制了縣級作戰(zhàn)圖,,鄉(xiāng)鎮(zhèn)作戰(zhàn)方案,村作戰(zhàn)計劃,,層層拉出責任,、問題、措施,、路徑,、要求“五張清單”,按照“分步實施,、重點攻堅,、全面脫貧”的思路,精準施策,,精準發(fā)力,,形成脫貧攻堅新常態(tài)。
在精準“扶持誰”,、誰來扶”的基礎上,,隰縣在“怎么扶”的問題上大做文章,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對不同原因,、不同類型的貧困,,采取不同的脫貧措施,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強力推進產業(yè)扶持脫貧,、能帶幫扶脫貧,、三產融合開發(fā)脫貧、金融服務脫貧,、社會保障脫貧,、經紀人開發(fā)脫貧、“互聯(lián)網+”電商創(chuàng)新脫貧和政府供養(yǎng)兜底脫貧8項重點工程,。
做實做細各類脫貧規(guī)劃,,該縣在制定《全縣“十三五”脫貧攻堅規(guī)劃》和《隰縣脫貧攻堅工作方案》的基礎上,,分區(qū)域,、分類別制定脫貧攻堅規(guī)劃,各鄉(xiāng)鎮(zhèn)因村量身定制脫貧規(guī)劃,,針對每個貧困戶,、貧困人口列出幫扶措施,明確工作進度和責任主體,,實現(xiàn)一村一規(guī)劃,,一戶一政策,一人一措施,。
實施菜單式精準扶貧,,該縣根據(jù)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攻堅規(guī)劃,,實行按需“配菜”,,在行業(yè)項目規(guī)劃實施過程中優(yōu)先考慮脫貧效益,將一切可以整合的資金,,一切可以打捆的項目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實行“責任清單”制度,,縣脫貧攻堅領導組年初繪制項目資金投向圖,,向所有責任部門開具項目資金“配菜”清單,按圖施工,、掛圖作戰(zhàn),、照單督查。建立涉農項目脫貧攻堅領導組預審制度,,要求涉農項目資金貧困戶到戶率要達到70%以上,,確保項目資金安排使用精準,。
精準施策 施出“好成效”
找準“好路子”,匯聚“金點子”,,拔掉“窮根子”,。2016年,隰縣瞄準目標,,精準施策,,迎刃而上,整體聯(lián)動,,形成合力的脫貧攻堅濃厚氛圍,,催生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拔“窮根”的喜人局面,。
在產業(yè)扶貧上,,積極推進新大象百萬頭生豬養(yǎng)殖公司和晉龍公司百萬只蛋雞養(yǎng)殖項目落地,因戶施策扶持發(fā)展玉露香,、大棚瓜菜,、中藥材等產業(yè);在電商扶貧上,先后舉辦了農村電商大講堂和8期培訓班,,培訓1800余人次,,電商扶貧銷售額達到1771萬元;在光伏扶貧上,推開了分布式屋頂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建成34個村級光伏電站;在生態(tài)扶貧上,,從貧困戶中聘用護林員255人、鄉(xiāng)村保潔員217人,,造林合作社吸收貧困戶545戶,,并實施了新一輪退耕還林,兌現(xiàn)補助2250萬元;在教育扶貧上,,幫扶貧困學生3275人,,資助減免各類費用1066萬元;在易地搬遷扶貧上,新建紫川街易地移民搬遷大樓3棟,、300套,、3.4萬平方米,完成1231口人搬遷任務;在金融扶貧上,,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金由500萬元增加到1635萬元,,發(fā)放扶貧小額貸款1.28億元;在兜底扶貧上,把2294戶,、5478名貧困戶納入低保范圍,,對856戶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同時,,健康扶貧,、科技扶貧,、旅游扶貧等工作同步推進,34個貧困村摘帽,、6598人脫貧,,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初步形成了一套隰縣扶貧攻堅的基本模式和辦法,。
“真不敢想一年能有160萬元的銷售額,,僅訂單就有4斤多重。這兩年我把自家產的梨,、蘋果,、核桃、五谷雜糧等都拿到網上賣,,目前在全國各地已有9個代理商,。我覺得一人富了不算富,我還經常幫村里的貧困戶銷售土特產,,讓他們也富裕起來,、活得更精彩?!?016年,,隰縣陽頭升鄉(xiāng)寨子河村村民高明明通過網絡銷售成交4000單,年銷售額達到160萬元,。他高興地說,人在家中坐,,產品銷天下,,是農村電商快速發(fā)展助推了我們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
隰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曉斌說:在這個事情上,,誰干得早,誰干得快,,誰干得好,,誰就能占得先機。在一年的時間里,,隰縣電商發(fā)展的氛圍濃厚,,涌現(xiàn)出了一批代表人物,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在全省乃至全國形成了廣泛的影響,,隰縣的知名度提升了,農產品銷售增加了,,群眾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讘?zhàn)首勝開局好,再戰(zhàn)再勝信心足,。2017年,,隰縣縣委、縣政府將帶領全縣人民以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昂揚斗志,,堅定決心信心,,聚焦精準方略,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實施產業(yè)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消費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十項精準扶貧工程,,全年完成32個村,、9695口人脫貧任務,確保脫貧攻堅再戰(zhàn)再勝,。
扶持電商 走出新路子
為加快電商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電商隊伍,2016年該縣拉開了打造中國北方農村電商培訓基地的序幕,,舉行電商扶貧大講堂(第一期)暨農村電商培訓基地開班典禮,,共同探討農村電商發(fā)展,合力推動電商扶貧,。目前,,已舉辦第三期培訓,累計舉辦培訓10個班,,參訓學員3000多人次,。
“以前我們電商學習都是去外面學習,這次縣里組建扶貧培訓基地,,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很多電商知識,。通過學習,我要好好總結經驗,,帶動村里人把各自的農產品在網上銷售好,,帶動更多的人從事電商?!标栴^升鄉(xiāng)青宿村的王明明深有感觸地說,,他是第一期學員,不僅期期參加,而且成為當?shù)仉娚膛嘤柕谋就两處?。去年,,他在自家的“砂糖杏”電商體驗園舉辦采摘活動。來自北京,、深圳,、天津、臨汾的游客和體驗者280余人參加了采摘活動,,并現(xiàn)場掃描二維碼下單實地購杏體驗,,成功銷售5萬余斤“砂糖杏”,交易額達10萬余元,,可謂是嘗足了甜頭,。
精準扶貧辟新徑,電商銷售創(chuàng)佳績,。2017年1月1日,,隰縣首屆扶貧網銷農特產品節(jié)拉開序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銷售額突破200萬元,,實現(xiàn)電商銷售首季開門紅,。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隰縣電商在短短的一年中,,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力,銷售額高達1.13億元,,其中扶貧銷售額1771.10萬元,,為當?shù)鼐珳史鲐殹⒕珳拭撠氉鞒隽朔e極貢獻,。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電子商務為手段,拉動網絡創(chuàng)業(yè)和網絡消費,,推動貧困地區(qū)特色產品銷售的信息化電商扶貧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全國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為此,,素有“中國梨鄉(xiāng)之美譽”的國家級貧困縣——隰縣借著國家大力發(fā)展電子商務的有利契機,,努力打造北方最大的電商培訓基地,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走出一條農村電商特色扶貧的新路,。
“信息化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隨著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農村電商市場呈現(xiàn)井噴式狀態(tài),,國家政策密集出臺,。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在信息化過程當中快馬加鞭趕上時代的步伐,。”隰縣縣委書記李亞麗堅定地說,。
記者蘇亞兵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