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女性溫潤著人類的歷史。在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婦女被形象地稱為“半邊天”,,她們促進著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更肩負著沉重而深遠的特殊使命,。
新時代,,婦女勤學、奮進,、獨立,、自強的精神風貌,不僅提高了自身素質,,更凈化自己的心靈,。
女交警、女醫(yī)生,、女教師等,,她們雖從事著不同的職業(yè),但以最佳的風采,,把閃光的柔美奉獻給社會,。這正是時代的召喚。
今天是婦女的節(jié)日,,讓我們通過她們的生活和工作,,感受“半邊天”的力量。 策劃人祁欣
公交車女司機李峰男人堆中的女人花
有這樣一群女司機,,每天沐浴著清晨的第一縷曙光,,迎著城市的華燈初放,用嬌小的身軀駕駛著龐大的公交車穿梭在城市的主干道上;不管是大雨傾盆的雨季,,還是狂風呼嘯的惡劣天氣,,用“半邊天”的力量緊把安全關,傾心守護著這座城市,,用熱心,、誠心、愛心服務著每一位乘客,。她們就是普通的公交車司機,。
普通的公交人李峰,37歲,,臨汾市公交公司7路車的一名女司機,,于1997年進入公交公司成為售票員,2000年成為一名公交車司機,,這一干就是16年,,每天在同一條路線上來回跑七八趟,,用她的話說:“在工作崗位這么多年每天都穿梭在城市,卻沒有一次好好地看過城市的風景,。既然選擇了這個崗位,就要認真對待,,堅守自己的崗位,,為大家安全出行把好關?!惫ぷ魃钪械目嗯c樂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工作和家庭難免沖突,李峰也有母親,、妻子,、女兒這三重身份,因為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時常不能照顧女兒,,不能為丈夫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不能守在父母身邊,,這是她成為公交司機后心里最大的苦楚,,記得女兒還小的時候,我凌晨四點就要起床上班,,女兒說媽媽你半夜干什么去啊,,當時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作為公交人在選擇這一行業(yè)的同時,,也選擇了責任和承諾,,那就是確保安全行車,方便市民出行,,給予親人幸福,。”男人堆中的女人花在公交崗位上,,女司機的工作強度和工資待遇同男性一樣沒有差別,。李峰告訴記者,她跑的路線比較特殊,,終點站是臨汾西站,,為了方便乘客回家,這條線路上的公交車夜班必須堅守到23時,。
雖然工作很辛苦,,但大家從來不叫苦叫累,女司機一點都不比男司機差,。在公交車司機這個崗位上,,從來沒有男女之分,,我們女司機用自己的力量撐起了公交事業(yè)的‘半邊天’?!彼f這句話的時候,,面帶微笑,表情堅毅,,就像一朵盛開的花,。記者 張?zhí)鹛?/strong>
女醫(yī)生席振芳為了生命的守望
每天8時許,臨汾市人民醫(yī)院血液科主任席振芳都會邁著輕快的步伐穿梭在各個病房,,這里的40余位病人是她最大的牽掛,。
在醫(yī)院這個特殊的場所,每天都上演著世間百態(tài),。席振芳感受過拯救生命的欣喜,,也感受過生命逝去的悲痛。在她接診的眾多患者中,,有位花季女孩仍留在她的記憶深處,。
“女孩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各項開支都要依靠母親微薄的收入,??紤]到她身患白血病,所需的治療費用較高,,我們根據(jù)她的病情想方設法為她節(jié)省開支,。起初治療效果良好,她的臉上常常掛著笑容,,成為了病人中的‘開心果’,。”席振芳說,,“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女孩漸漸不能按時來治療,,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很快,,女孩的病情再度惡化,,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愿跟任何人說話,,不愿配合治療,。看著女孩絕望的眼神,,席振芳也感到陣陣心痛,,一有時間就安慰她,、鼓勵她,使她逐漸配合治療,,一度獲得較好的療效,。
雖然女孩最終因病情惡化離世,但在生命彌留之際,,她含笑感謝每一位對她有過幫助的好人,。每每提及此事,席振芳在惋惜之余備感無奈,。她總結道:治療雖然很重要,但幫助患者調整好心態(tài)更重要,。醫(yī)生不僅要會治病,,還要會‘治心’?!毕穹荚谘嚎乒ぷ鹘?0年,,每天面對的是飽受疾病折磨與摧殘的患者。
看著病人痛苦又無奈的表情,,她一次次地告訴自己,,即使不能完全治愈他們的病,但一定要盡心竭力幫助他們減輕痛苦,。
凡是席振芳接診過的病人,,都有她的聯(lián)系方式。 即便出院回家觀察靜養(yǎng),,也仍然與她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為此,她的手機從不關機,。每當病人發(fā)現(xiàn)病情有變化時,,都會第一時間向她求助,她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對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確評估,,并給出合理有效的建議。這樣的求助不分時間段,,有時甚至會在深夜打來,,將她從睡夢中吵醒。對此,,她不氣不惱,,而是笑著說:這是病人對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薄按┥线@身白大褂,,就得為病人負責!我們付出再多一點兒、心再細一點兒,,病人就能多安一分心,、少受一份罪?!边@是席振芳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記者李靜
女教師王卉娟因材施教促發(fā)展
女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她們在“半邊天”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一些人看來,,美術課是學生喜愛且容易出成績的一門課程,。其實,美術是需要靈感,、下功夫的一門課程,。那么,她們是如何把美術課上好,,又在課改后如何教孩子們發(fā)揮個性呢?3月5日,,記者見到了從事這一行業(yè)已有16年之久的美術教師——王卉娟。
王卉娟是臨汾市第一中心學校唯一的一名美術教師,,由于該校去年剛剛成立,,現(xiàn)有學生多、教師少,,因此每位教師除了正常上課外,,還擔負著教務處等工作。
去年8月底,,王卉娟下臺階時不小心崴了腳,,醫(yī)生建議她休息3個月。9月份,,學校開學了,,她放不下學生,毅然帶傷上班,。上課時,,學生們不停地問:老師,你怎么了?還疼嗎?”細心的同學還給她搬了凳子,。她雖然走路一瘸一拐,,但還是認真教每一個學生。
那段時間,她除了上課,,還要翻閱學生作業(yè),、修改作品、布置展覽,,每天要忙到很晚,。
為了確保教學質量,上課期間,,王卉娟都會在教室內一圈一圈地轉,。由于班里人數(shù)較多,她講完疊紙法,、剪紙法,、粘貼法后,每組由小組長負責,,但她也不閑著,,還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對于動手慢的學生,,還要單獨輔導。
在美術教學中,,新課改要求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再尋求個性發(fā)展,并在創(chuàng)作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在一年級教學中,,她在原有課程中融入手工繪畫、紙漿面具畫,。首先讓學生欣賞教學PPT和面具制作過程,,讓學生了解紙漿面具,并激發(fā)她們對繪畫制作的興趣;再引導學生用學過的點,、線,、面進行裝飾,通過自己的想象,,繪制出一幅場景畫,。
王卉娟熱愛美術,更愛學生,。她認為,,教學中因材施教很關鍵,但做好因材施教也是美術課中的一個難點,。她將努力突破難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記者郭秀婷
清運工楊紅平一人臟換來萬家凈
無論酷暑或是嚴寒,他們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將環(huán)衛(wèi)清潔工打掃的垃圾,,裝車運往垃圾中轉站,他們就是環(huán)衛(wèi)隊伍中的垃圾清運工,。
在垃圾清運工中,,女性占有不少的比例,楊紅平就是其中之一,,她從事這份工作已有17個年頭,。
楊紅平所負責的清運路線從北外環(huán)開始沿建設路至廣宣街結束。從每天凌晨3時工作至10時左右,,全天第一階段的工作才算結束,。14時至15時轉運垃圾,當天的工作才算全部結束,。這條規(guī)定的清運線路,,楊紅平每天要走五六趟,每趟需要轉運的垃圾最多時達一噸之多,。
3月5日14時18分,,楊紅平和往常一樣駕駛著垃圾車停靠在建設路公廁附近,,開始和環(huán)衛(wèi)工一起將垃圾轉向清運車里,。
楊紅平說:垃圾清運工是個體力活兒,我們從不計較‘你干得多,、他干得少’,。因為每個環(huán)衛(wèi)工作者都是淳樸善良的,只要身體允許,,大家都是全力以赴,。”去年9月的一天,,楊紅平和往常一樣將清運線路中的一處垃圾全部轉入垃圾清運車內,,她剛準備啟動車輛離開時,一位市民突然攔住了車,,稱他的車鑰匙就在垃圾車內,,希望他們能幫他找找。說罷,,楊紅平趕緊把車停在馬路邊上,,把垃圾倒出來,用手一個袋子一個袋子地翻找,,垃圾散發(fā)出陣陣臭味,。70分鐘后,那把鑰匙終于被找到了。面對這位市民的感謝,,楊紅平笑了笑就離開了,。
采訪當天,記者透過車窗,,看到駕駛室里整潔如新,,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從方向盤到儀表盤,、掛檔區(qū)再到腳墊區(qū),,都是一塵不染。
記者問楊紅平:這么累有沒有想過換份工作?”她說:干習慣也就離不開了,,自己能為扮靚城市盡力,,挺自豪的?!庇浾?strong>祁欣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