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核心提示:一茶一飯一粥一菜與一人相守,一琴一棋一詩一畫與一人共眠”,。平凡的生活猶如電視劇情,,有過快樂,有過磕碰,,有過成功,,有過艱難,但她與他也有著與別人截然不同的劇情,,每隔十年像是一世,,一世一個故事,就像歷經(jīng)了“三生三世”——又是一個晝夜更替,天微微亮,,昨夜的星辰已經(jīng)枕著棉被入眠,。冷清清的水門街街道漸漸有了動靜,稀稀疏疏的人們匆匆來往,。早餐店的老板拉開卷閘門,,擺好招牌,等著客人到來,。她緊緊地牽著他的手,,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左右搖擺,向街口慢慢走去,。就像輪軸周而復(fù)始般運轉(zhuǎn),,自從他生病7年來,每天清晨她都會牽著他繞水門街走一圈,,與沿路的熟人寒暄一番,,然后回家。她是張玉香,,他是張建康,,他們是居住在水門街的一對普通夫妻,共同牽手走過了三十六載,。
相濡以沫三十年
有人把夫妻形容為一雙手,,丈夫是左手,妻子是右手,。時間久了,,左手摸右手似乎沒了當(dāng)初的心動與激情。其實不然,,若有一天,左手受傷了,,右手會撫摸著左手,,感嘆“為何如此不小心?!币痪浜唵蔚膰u寒問暖蘊藏著夫妻之間的相濡以沫,、相敬如賓。
左手拉右手,,不是無趣也不是無味,,而是相依相守、白頭到老走向精彩的人生,。一生中,,有一個愛你、疼你、牽掛你的人,,這就是幸福,。正如古人所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共著,。執(zhí)子之手,,與子同眠。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執(zhí)子之手,夫復(fù)何求?”為此,,本報特推出《相濡以沫三十年》欄目,,記錄平陽百姓的幸福人生。
策劃人 祁欣
“第一世”她與他的“富足與幸?!?/strong>
1980年,,生長在山里的張玉香經(jīng)人介紹認(rèn)識了城里的張建康。張玉香從小在蒲縣甘草凹里長大,,從來沒離開過家鄉(xiāng),,父親擔(dān)心她嫁到城里受委屈,不同意這門婚事,。但是張玉香看上了張建康的聰明與才智,,毅然遠嫁到臨汾。
因為家庭成分原因,,張建康小學(xué)畢業(yè)后再未上學(xué),。當(dāng)時,趕上改革開放的熱潮,,他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靠開大車贏得了第一桶金,,生活富足,育有一兒一女,。在水門街,,他們家第一個使用上了燃氣灶、第一個看上了彩電,、第一個擁有了自己的私家小車,,充裕的物質(zhì)條件給他們美好的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日子過得幸福美滿,。
“那時候感覺自己嫁給他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什么都不缺,沒事不是去跳舞就是打麻將,,日子過得特別舒心,。當(dāng)然我們也有磕磕絆絆,,畢竟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哪能沒個吵架生氣的事兒,。他這個人在外特別勤快,,在家卻特別懶。記得那年我快到臨產(chǎn)期了,,行動不便,,讓他把地拖拖,他倒是答應(yīng)了,,結(jié)果卻畫了個‘大花臉’,,氣得我哭笑不得?!毕蛴浾咧v起結(jié)婚起初那10年,,張玉香滿臉幸福,津津樂道,。
“第二世”她與他的“貧困與樂觀”
到了上世紀(jì)90年代,,張建康雄心勃勃地搞起了鑄造冶煉,將全部資產(chǎn)投到這一行業(yè),,成為一名小型企業(yè)家,。
一開始,事業(yè)順風(fēng)順?biāo)?,鑄造冶煉產(chǎn)品都暢銷到了山東,。
忠厚老實的張建康由于輕信生意合作方的承諾,將產(chǎn)品發(fā)往山東而沒能收回貨款導(dǎo)致資金鏈斷裂,,從此生意一蹶不振,,債臺高筑,他們的生活一下子從天堂跌進了地獄,。
隨后的幾年里,,張建康也做過一些小生意,想要改變生活現(xiàn)狀,,但無論做什么都沒能翻身,。張玉香從凡事兒都不用操心的“闊太太”變成了節(jié)衣縮食的“窮當(dāng)家”。為了撫育兒女成人,,他們一起在長途汽車站開過小賣部,為別人做過飯,,在浴園里打過工……生活的諸多艱辛都沒擊垮夫妻倆,,他們反而互相扶持度過了最困難的幾年。
張玉香天性樂觀開朗,,始終支持著張建康繼續(xù)前行,,幫助他在困境中站起來,。
“那幾年著實貧困,干什么都不成,,多少錢都打了水漂,。他變得愈發(fā)沉默寡言,我怕他承受不了這么多打擊,,無論他做什么都全力支持,。那段歲月看盡了人間百態(tài),嘗盡了酸甜苦辣,,生活的色彩也變得黯淡無光,,可是生活還得繼續(xù),因為這就是人生,??嗔藥啄辏兆颖M管平淡無奇,,但也算走上正常軌道,。”談到最艱辛的那幾年,,張玉香的眼眶濕潤了,,但眼神中依然透露著堅毅。
“第三世”她與他的“疾病與淡然”
進入新世紀(jì),,他們的生活依舊像普通人一樣平凡,,輝煌時期的故事早已漸行漸遠。張建康靠手藝掙點小錢養(yǎng)家糊口,,而張玉香開始進入家具商場成為一名銷售員,,并且事業(yè)如日中天。年年成為模范的張玉香一干就是十年,,受到老板的重用,,升職加薪,成為家具銷售行業(yè)的佼佼者,。
正當(dāng)一家人在困難中砥礪前行時,,一個不幸偷偷襲來。
2009年的冬天,,張建康突然昏厥倒地不停嘔吐,,送往醫(yī)院被診斷為突發(fā)性腦溢血。做完手術(shù),,張建康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而守候在門外的張玉香一夜間白了頭。
為了照顧身患重病的丈夫,,張玉香不得不辭去工作,。腦部受到損害的張建康還沒有恢復(fù)意識,,只會睜著眼睛呆呆地看著天花板,張玉香每天都要為他翻身,、拍背,、擦洗、喂飯,。張建康意識逐漸恢復(fù)后,,由于出血位置壓迫了三叉神經(jīng),導(dǎo)致他吞咽及語言功能損傷,,她還要幫助他進行康復(fù)訓(xùn)練,,在 醫(yī)院一住就是兩個月。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而張玉香從來沒有退縮,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丈夫,。她知道丈夫愛吃什么,,按照醫(yī)生叮囑,變著花樣給他做,,別人看了都覺得麻煩的事情到張玉香這兒就變得輕松自在,。
由于張玉香的精心照顧,丈夫康復(fù)得很快,,但還是留下了后遺癥:不會說話,、吞咽困難、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必須有人照料,。于是,每天清晨,,張玉香攙扶丈夫繞行街道就成了必修課,,回家后丈夫坐在沙發(fā)上看新聞,她還要洗碗,、做飯,、喂藥、打掃衛(wèi)生,,繁瑣的雜事充斥了他們的生活,。7年來,她天天守候在他的身邊,,事無巨細地照顧著他,,毫無怨言。
“丈夫生病后,,恢復(fù)過程中有個過渡期,。這個時期,他會異常煩躁,,控制不了情緒,,不開心的時候還打人,他雖然是個病人,,但拳頭特別重,,每次都打得我生疼,我也哭也氣,,假裝離家出走躲在門后,。看見他一拐一拐地追出來,, 心一軟就從門后走出來了,,一邊流著淚一邊牽著他的手往回走。現(xiàn)在,,我別無所求,,只要他保持現(xiàn)在的身體狀況,這個家就是完整的,?!闭f到此,張玉香握著丈夫的手,,張建康控制不住情緒大聲哭了起來,。張玉香哽咽著向記者解釋,自從生病后,,他控制情緒的能力就變得很差,,看到或聽到激動的事情就會嚎啕大哭,跟小孩子一般,。
三十六載,,張玉香、張建康攜手同行,,丈夫身患重病后,,張玉香不離不棄,執(zhí)子之手,,走向明天,。
采訪手記記者采訪結(jié)束后,腦子里揮之不去的都是她與他的故事,。人們都說一年是紙婚,,10年是錫婚,30年是珍珠婚,,35年是珊瑚婚,。相濡以沫三十六載,,愛情與婚姻早已不是抽象而天真的話題,他們依然堅定地攜手與共,,融為一體,,就像珊瑚一樣緊緊相連。珊瑚因為共生才色彩斑斕,,因為同生才相依相靠,,即使有朝一日逝去了生命,也仍然留下彼此堅守,、彼此相連的堅硬骨骼,。
記者 張?zhí)鹛?/strong>
責(zé)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