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e站——科技學堂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我會用編程指揮機器人啦!”
“我也能模擬飛行嘍!”
“通過資源共享,,我就能學到《科學》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日前,,堯都區(qū)解放路學校和堯都區(qū)解放路小學里的校園e站——科技學堂又開課了,。當同學們利用老師教的知識完成一件件科技小制作的時候,,他們露出欣喜的笑容。
“科普中國校園e站”是中國科協(xié)開展“百城千校萬村行動”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這是依托“科普中國”的優(yōu)質科技教育資源,,通過校園e站閱讀終端,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校園科普服務的新陣地,,真正打通了基層科普傳播“最后一公里”,。這種“互聯(lián)網(wǎng)+科普”的創(chuàng)新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科學課堂的界限,打開了科學與學生興趣,、現(xiàn)實社會,、未來生活相融合的“大門”,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有校園e站7個,,堯都區(qū)解放路學校和堯都區(qū)解放路小學就是其中兩個。隨著“百千萬”科普示范工作的不斷推進,,校園e站的覆蓋面還將不斷擴大,。
鏡頭一:機器人教育,培育素質人才!
“一個‘大哥’三只眼,,每天路口來值班,。人們看它眼色行,要是亂闖出危險,。猜猜這是啥?”12月19日下午,,堯都區(qū)解放路學校機器人課堂上,劉棟老師以身邊的情景導入教學,,同學們的興致高漲起來。
“啥是三只眼?”同學們還在竊竊私語時,,李浩聞靈機一動,,快速說出答案,“是紅綠燈”,,同學們這才恍然大悟,,“對,對,,就是紅綠燈,。”
這樣的課程導入法,,一下激起同學們的興致,,并進入課堂《制作紅綠燈》。
“紅綠燈的工作流程是什么?”劉棟提出的這一問題,,似乎難住了教室里的30余名中小學生,。此時,學生王瑞濤舉手答道,,“紅,、綠、綠燈各亮2秒,,黃燈閃爍3次;綠,、紅、綠燈再各亮2秒,,黃燈閃爍3次,,以此循環(huán)亮燈?!?/p>
“王瑞濤說得很對,,紅綠燈就是這樣循環(huán)執(zhí)行的,。今天,我們學習執(zhí)行5次這樣的操作,?!眲澾吙隙ㄟ厡⒄_的工作流程寫到黑板上,給予清晰的思路,。
劉棟追問道,,“通過哪個模塊能實現(xiàn)循環(huán)操作?”同學們紛紛答道,“For循環(huán)模塊,?!薄翱墒侨绾问褂媚?”劉棟不緊不慢地開始講解,“把搭建好的機器人與電腦連接,,再設定循環(huán)體,,也就是紅綠燈的工作流程,最后把循環(huán)體放到For循環(huán)模塊中間,,通過鼠標右擊把次數(shù)填寫到屬性位置,,即可完成任務?!?/p>
搭建,、編程、操控,、完成任務……一系列步驟清楚后,,同學們開始“動手”制作。不一會兒,,學生白浩鑫拿起自己的機器人說,,“瞧,我的‘三只眼’大哥完工了,?!?/p>
對此,家長們高興不已,,李倩道出心聲:“校園機器人課的開設,,讓我們省時、省力,、省學費,。這多虧了校園e站,我們才如此省心,,以后再不用去校外報這門課了,。”
鏡頭二:模擬飛行,,“民航員夢”的開始!
“自校園e站設立以來,,學校利用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的個性發(fā)展課程時間,,新開設了機器人、創(chuàng)意編程,、模擬飛行,、創(chuàng)客教育和3D打印等10余門科技創(chuàng)新類課程。截至目前,,依靠e站新開設課程已授課640余節(jié)次,,參與學生1900余人次?!眻蚨紖^(qū)解放路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處主任王剛剛介紹,,“而模擬飛行是今年9月開設的新課。如果沒有e站,,這類專業(yè)課程學校很難開設,。”
初二(46)班學生王一然在上完第一節(jié)“模擬飛行”觀摩課后激動地說:“老師,,您通過計算機軟件就能如魚得水般操控模擬飛行,,真是帥呀!您以后每周上的科技課我都不會缺席,為實現(xiàn)我的‘民航員夢’加油!”
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教師吳泳衛(wèi)特別開心,也更堅定了上好課的信心,。她說,,在校園e站里面有很多專業(yè)、完整和新奇的科普課程資源包,,可供老師選擇并免費下載,,這不僅方便了老師授課,還讓學生享受到其中樂趣,。
“模擬飛行是通過專門的軟件和硬件設備對真實飛行及其空氣動力等各種元素在計算機中進行仿真模擬的一門航空科技課,。通過此項活動,青少年可從小了解航空文化,、培養(yǎng)航空情懷,、樹立航空志向,以后成長為優(yōu)秀航空后備人才,?!眳怯拘l(wèi)如是說。
該校校長王忠民說,,校園e站為學校普及科學知識,、豐富文化生活提供了更高、更廣的平臺,,今后還要依托e站平臺資源優(yōu)勢,,開設更多,、更豐富的科普類校本課程。
鏡頭三:資源共享,,打造“智慧”校園!
12月20日下午,,又到了堯都區(qū)解放路小學的社團活動時間。課后,,五(10)班的學生急切地“飛”向“科技學堂”,,他們又要通過校園e站里的資源共享軟件學“科學”了。
同學到齊后,,班長郭若凡走到觸摸式全媒體科普閱覽屏前,,熟練地點開“科技小達人”部分,大家饒有興致地答起題來,,“烏龜?shù)臍な怯檬裁磥碇蔚?”“甲”,,秦浩甜搶答道,“錯了,,錯了,,應是骨!”裴希萌糾正道,并進行了答案解析,。
“《科學》課本《光》一課中,,只講到工作者家里的燈光、電腦屏幕發(fā)出的光,、路燈光等地方夜晚有光,,而校園e站里還有螢火蟲的光、墓地里的磷光(鬼火),、森林里狼眼睛的光等是夜光,。”郭若凡高興地說,,“有校園e站真好!在這里我能學到《科學》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它的內容豐富,涉及廣泛,,拓寬了我的知識面,。”
該校政教科主任李曉霞稱,,自今年1月“校園e站”設立后,,學校利用每周五下午社團時間,讓師生通過資源共享軟件來獲取科普知識,,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閱讀科普知識、科普電子報,觀看科普視頻等10多個板塊,,不僅讓學生更直觀,、更全面地感受科技知識,還能在學校進行聯(lián)網(wǎng)播放,,開展競賽,,讓科技課、科普活動“活”了起來,。
據(jù)堯都區(qū)科協(xié)主席郭迎昕介紹,,自堯都區(qū)解放路學校和堯都區(qū)解放路小學設立為校園e站以來,分別為兩校配備了科普宣傳欄,、中鳴機器人1508+和威奇2代,、觸摸式全媒體科普閱覽屏等設備,構建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普信息化服務新陣地,,推動了“百千萬行動”,,打通了基層科學傳播“最后一公里”。今后,,他們將不斷推動科普信息化建設走上可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軌道,讓科普工作真正深入基層,、服務學校,、惠及民生,提升師生的科學素質,。
記者 郭秀婷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