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2019年12月24日中午11時許,,記者前往堯都區(qū)段店鄉(xiāng)南練里村,。多年前,,記者曾來過這個村,,和其他村莊一樣,當時這里家家戶戶煙筒里都冒著或黑或青的煙霧,,街頭巷尾到處堆放著大大小小的煤堆,。此時正值午飯時分,該不會還是炊煙裊裊吧,。然而,,一進村,呈現(xiàn)在眼前的卻是另外一種景象:錯落有致的燃氣管道在房前屋后整齊排列,,街道干凈整潔,,居民屋頂沒有一絲煙霧。
“‘煤改氣’讓村里的空氣清新了,、環(huán)境改善了,、冬天更暖和了?!眲傄灰姷侥暇毨锎鍟嬐蹼S玲,,她便對記者說起了“煤改氣”的好。
“‘煤改氣’是改善農(nóng)民生活條件,、村莊環(huán)境質量的一項大舉措,。”王隨玲感嘆道,,“推行新的事物肯定會遇到阻力,,燒煤燒柴做飯取暖是老年人傳下來的,老百姓都習慣了,,現(xiàn)在突然要改變,而且還要多花錢,,一些人不接受這很正常,。但燃氣取暖干凈、恒溫,、省事的優(yōu)點是一眼就能看到的,,時間長了,大家慢慢就接受了,,畢竟社會是向前發(fā)展的,。”
王隨玲認為,,現(xiàn)在的“煤改氣”和以前推廣的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是一樣的,?!按蠹s十幾年前,村里剛興起聯(lián)合收割機的時候,,收割一畝地的小麥需要支付50元的費用,。當時整個村里只有10余戶人使用,很多人覺得花錢多,,還是采用的原始的人工收割方式,。大概兩年的時間后,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聯(lián)合收割機”,。王隨玲回憶道,。
“現(xiàn)在每年夏收的時候,用收割機的人還得排隊,。掙得錢干啥呢,,還不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啊!”
“道理是一樣的,‘煤改氣’也正逐步讓村民接受,?!蓖蹼S玲給記者介紹道,他們村從2017年開始“煤改氣”,,2018年有五六十戶居民采用燃氣取暖,,今年安裝好的都用上了天然氣取暖。
部分村民對“煤改氣”有意見,,王隨玲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她覺得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村民們對新事物還不了解,,心里沒底,、不敢用。另一方面是燃氣取暖剛開始的從冷到熱和平時的維系費用不同,,起初幾天的費用高,,村民們一算賬就感覺燒不起。還有一方面是采用天然氣取暖后,,可以最直觀地感受到每天的燃氣費用,,對村民來說,一天花費40余元取暖,,有點心疼,。
“其實村民的擔心是可以通過現(xiàn)身說法、講解政策,、兌現(xiàn)補貼等方法消除的,。”王隨玲介紹道,,今年的補貼及時兌現(xiàn)了,,大家也就敢燒了,。同時,政府,、壁掛爐經(jīng)銷公司,、燃氣公司等很多單位的人都來村里指導大家如何使用燃氣取暖、省錢取暖的方法,,以及實打實的費用預算,,消除了燃氣取暖的顧慮,大家清潔取暖的積極性也高了起來,。
王隨玲家從2018年就用天然氣取暖了,,70余平方米的房間,一個采暖季花費了2600多元,,政府補貼900元,,實際上只用了1700余元。今冬采暖季,,很多鄰居詢問她家的采暖費用后,,都開始使用天然氣取暖了。
王隨玲感嘆道:“‘煤改氣’是好政策,,也是改善老百姓生產(chǎn)生活條件的變革,,現(xiàn)在的反對聲音也只是一時的,等一兩年后,,大家肯定就不糾結了,。”
記者 劉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