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都平陽本來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近年隨著尋根熱,、認祖熱的興起,,各地都在亮響自己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具有根祖價值的源頭文化,。一時間,,堯都的說法多了起來,甚而有些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了,。有河北唐縣說,,有山西太原說,,就連山東日照和江蘇高郵也擠進這個紛紜的行列了。鑒于這種狀況,,極有必要對堯都進行一番探究,。
堯是上古時賢名仁德的君王,后人曾將之尊為三皇五帝當中五帝的一位,,因而又有帝堯之稱,。但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經過探究認為那時他只是個部落聯盟的頭領,,可以稱為大王,,也可以視為酋長。就是這位大王,,或酋長,,帶領先民在平陽,也就是今日的山西省臨汾市定居后,,欽定歷法,,推進了農耕,鑿井取水,,擴大了居住群落,,形成了城市的雛形,。由農耕的發(fā)展,帶動了文明的進展,,拱圍在平陽周邊的各個部落演進成了一個個地方性的小國,,簡稱方國。至于這個都城如何形成,,歷史學家蘇秉琦先生在《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一書中指出:“堯舜時代萬邦林立,,各邦的‘訴訟’、‘朝賀’,,由四面八方‘之中國’,,出現了最初的‘中國’概念”。
蘇秉琦先生又指出:“史書記載,,夏代以前有堯舜禹,,他們的活動中心在晉南一帶?!袊辉~的出現也正在此時,,所以稱舜即位要‘之(到)中國?!笕私忉專骸弁跛紴橹?,故曰中國?!纱丝梢?,‘中國’一詞最初指的是‘晉南’一塊地方,即‘帝王所都’”,。這里,,他明確將帝堯的都城鎖定在晉南一帶。如果我們再要問,,堯都在晉南何處,?對此,東漢學者應劭作了明確答復,。他在《漢書·地理志》中寫道:“堯都也,,在平水之陽也?!逼剿?,即為平陽。
平水又名平湖,,即在晉南,。逶迤的呂梁山縱貫山西省南北。南部這段,又以姑射山相稱,。姑射山東麓有一汪清亮如鏡的湖水,,就是平水。到了清代,,被知府劉啟請來主修志書的孔尚任面對平水仍然詩情蕩漾,,禁不住吟道:“一泓青碧在云根,鱗甲消沉失舊痕”,。平水在這塊土地上亮映了數千年,。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因而帝堯在平水之北打造出的城市,,就叫做平陽了。而且,,堯都平陽之說,,早已成為史家學人的公論。唐朝柳宗元在《晉問》中寫道:“三河,,古帝王之都焉,,而平陽,堯所理也,?!彼抉R光在編纂《資治通鑒》時未能涉及帝堯時期的事宜,可能甚以為憾,,因之在《稽古錄》中他明確記下:“帝堯,,祁姓,曰放勛,,帝嚳之子,,初封于陶,,后改封唐,,故曰陶唐氏。年十六,,以唐侯升為天子,,都平陽?!贝罅康氖窌Y料都記載堯都平陽,,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那么,,關于堯都為什么又會派生出其它說法,?
我們先看山西太原說。此說的依據是東漢學者鄭玄的說法:“唐者,帝堯舊都之地,,今日太原晉陽是堯始居處,,此后乃遷河東平陽?!边@個說法顯然是把兩個晉水搞混了,。太原有晉水,平陽也有晉水,。樂史在《太平寰宇記》中指出:“平水即晉水,。”《水經注》也指出:“平陽城西十五里有平水,,即晉水也,。”由此可知,,平水亦稱晉水,,平陽也就有晉陽之稱了。對于這個問題,,大學問家顧炎武先生曾做過考證,。他晚年定居曲沃,完成了《日知錄》,。他指出:“晉之始見春秋,,其都城在平陽翼城縣?!薄氨泵婢鄷x陽七百里,,即后世遷國,亦遠不相及……況霍山以北,,皆戎狄之地,,自悼公以后,始開懸邑,?!彪m然他是考證晉國舊地,卻也清楚說明了堯都不可能居于今山西太原,。
再看河北唐縣說,。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王大有先生,他在《三皇五帝時代》一書中寫道:“帝堯約在公元前2357年職能王位,,國號陶唐,,都平陽,在河北靈山之西,,阜平之東,,平水之北,。平陽取名,為平定天下義,?!焙竺嫠种赋觯骸啊┯赀B綿不斷,華北平原一片汪洋,,海水漫過了白洋淀,、滹沱河、潴龍河,、滏陽河,,河水暴漲,威脅著堯都,。帝堯遷都行營……經平山——井陘——娘子關——陽泉——太原——晉陽——祁縣——霍太山——都平陽(臨汾東),。最終他還是認定堯遷都平陽,并注明山西臨汾,。
至于堯都的其它說法,,立論更為缺少證據,不必再為之饒舌了,??傊瑘蚨茧m然是上古之事了,,但是歷代史學家都關注它,,寫照它,因而留下了千古成論:堯都平陽,。當然,,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它,探討它,,眾所紛紜正是大家關注的表現,,相信經過探討考究,都會將認識統(tǒng)一到成論上來,。 (喬忠延)
【責任編輯: 邱?!?/p>
責任編輯:
上一篇: 歷代名家詠帝堯
下一篇: 唐堯文化在古國文明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