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部分含有貶義的方言:
好了傷疤忘了疼,叫作“記吃不記打”。罵人“手長”,,管的寬;“嘴長”,,愛說閑話;“心說”,,心里想,;“耳朵長”指愛打聽;“挨家什”,,就是挨打,,家暴,用家伙打人,。其中的“家什”,,讀jiāshi,,指家庭用具。
貶低,,翼城方言叫“逼低”,。
害怕,叫害驚(jie),,駭驚(jie),。如,驚(jie)人呼啦,,挺嚇人的,;小孩沒有驚(jie)怕,不好,;馬驚(jie)了;懾驚,,shejie,,突然受驚嚇。
“蔫骨嘟嘟”,,死氣沉沉也,。蔫蔫兒,就是默不作聲,;蔫蔫的,,無精打采。
“心靈”,,聰明巧慧的意思,。
勤快曰“勤謹”。
倒霉,,不爭氣,,叫“倒灶鬼”。鍋灶倒了,。
父母打,,家暴,叫“過堂”,。舊時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受審問,。
翼城方言中的“倦心”,指心倦,、厭煩,,灰心也。
眼睛叫“眼窩”,。
足,,翼城方言念ju,。故,“足球”念“ju球”,,“滿足”念“滿ju”,。古代漢語,zu,、ju同韻,。包含“足”而讀ju音的,如“距”,。
腳是“爬爬”,,因為起初爬行。
看,,讀作“瞄,,mao”,眊,,上古讀音也,,類如貓、錨,、渵,、緢。
“眼熱”,,就是艷羨,、羨慕、眼乞,。
“心焦”,,焦急,心中著急煩躁,。翼城話叫“婆煩”,。“婆”,,中年以上女性,,“煩”,就是煩人,、使人厭煩,。婆煩,像婆娘一樣煩人,,又可以寫作“頗煩”,,即抱怨、煩躁,、反感,。
老年人絮叨,、嘮叨,叫“咯叨”,,喋喋不休,,咯咯叨叨。
“臠蒿(草)”,,打蒿草,,把草臠成一團,揉成一捆,,比喻不認真,、馬虎。
戀愛,,翼城方言讀“l(fā)ian愛”,。
罵人“坐沒有坐相,站沒有站相”,,就說他“倒街(zai)臥巷(hang)”,,橫臥街巷,醉臥道口,。當然也可能倒栽臥巷。巷,,讀xiang,、hang都可。
“歪戴帽倒撒鞋”,,鞋子不穿好,,撒布鞋(hai)。
圪蹴,,gējiu,,也讀gēcù。圪是口語助詞,,沒有意思,。圪蹴,相當于古漢語“蹴”,,蹲下,。翼城叫gujiu,北方部分地區(qū)方言,,指蹲,。當眾蹲踞,形同蹲坐便器,,現(xiàn)在被認為是不雅動作,。
“半吊子”,,“二百五”也,“不夠數(shù)”,,“不識數(shù)”,。二桿子,通常指不靠譜,,跟“二”一個意思,,罵人傻子。二桿子,、二百五,,指瘋癲?!皸U子”指結(jié)伙搶劫的土匪,。“二桿子”指“排行第二的桿子”即“二當家的”,?!岸庇匈H義,形容頭腦簡單,,行為愚蠢,,比如二敢、二豹,、二貨,、二流子?!岸?,北京方言“傻二”和“二百五”的簡化,犯傻發(fā)飆的意思,。
“尿得高”指本事大,。方言“我不尿你”,是說我不尿你這一壺,,不吃你這一套,。“不尿你”,,說全了是不尿你這一壺里,,尿不到一個壺里,形容兩個人意見不一致,。尿到一個夜壺里,,是說兩人談得來,聊得投機,,聊到很晚,,在一個屋里共用一個夜壺,,話丑理端。
“蠻圪垯”,,翼城話鄙稱南方人,。“南蠻”有“野蠻”“不開化”之意,,多指異鄉(xiāng)人或南方人,,亦指某些語言不著調(diào)的人?!靶U圪垯”也指上門女婿,,叫招女婿,或過繼的,、繼子,、螟蛉子、領養(yǎng)兒,,或外鄉(xiāng)人,。這種鄙夷之語不好,帶有地域性歧視,。
侉子,,方言蔑稱外鄉(xiāng)人,具有輕蔑和嘲笑意味,,見于江淮官話與晉語,,源于江淮地區(qū)內(nèi)部不同口音借以互相歧視的稱謂。
翼城方言中的縮略語,,如,這一個人,,說“窄(這一)人”,;人家,叫“nia”,;那人,,“wai人”,即“兀一人”,;一個人,,叫“一歪人”,即“一位人”,。位,,讀“wai”音。
另,,沒有規(guī)則,、規(guī)律可循的翼城方言,,如繼續(xù),念“繼xiu”,;續(xù)魯,,念“xiu魯”。xu,、xiu,同韻,。
余論
常用民間俗語使用率高、流行面廣,,是民間文化中最基礎,、最豐富、最常用的部分,,包括俗語,、諺語、歇后語,、稱謂語和流行語,。這些語言主要是口頭語,表現(xiàn)在方言和民俗中,,有別于書面語,。其難度在于難以書寫,也難以尋覓出處和起源,。
我不是方言專家,,也非語言學者。此文枚舉一些詞語,,似乎無規(guī)律規(guī)則可言,。方言者,一方土地的語言,,沒有普遍性,,不是“普通”話,不具普遍約束力,。翼城的方言土語,,應該是土得掉渣,筆墨難以形容,,無語法規(guī)則,,無法文從字順,無法歸入訓詁學,,實為無可名狀,,難以和外鄉(xiāng)進行語言游戲。所以本文就是掛一漏萬的鄉(xiāng)音訓詁之學。(安希孟)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