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篝火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有一個地方,縣名很美,,叫永和;有一個村落,,村名亦奇,叫奇奇里,。沖著這個思永諧和的縣,,沖著這個充滿誘惑的山莊,,我懷著好奇之心來到這里。
時在2018與2019新故交接之際,。
村里村外,,窯里窯外,到處懸掛著彩色或黑白攝影作品,,窯里的且叫窯洞展室,,戶外的即是露天展廳。你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是四海新風(fēng)和二十四番花信風(fēng),,這是來自全國百多位攝影家的作品,。稀奇嗎,確實稀奇;少見嗎,,聞所未聞,。過去連白面饃饃厾點點都不敢想的奇奇里人,有甚能耐引來“鳳凰鳥”,,莫非真的栽上了梧桐樹?奇奇里人硬朗朗地說:“三年時間送走了窮鬼,,栽上了搖錢樹,搖錢樹還不是俺們的梧桐樹!”確實,,因了這棵“梧桐樹”,,引逗的“鳳凰鳥”從四面八方飛來,成就了中國首個攝影村,。這里的奇風(fēng)異貌,,這里的驚人變化,,隨著攝影家們的鏡頭傳遍天南地北。眼里所見,,心中所想,,新鮮感激蕩的你無法自已。
村里村外,,路硬化了,路燈亮了,,自來水通了,,乾坤灣觀光棧道如長龍逶迤,與黃河共舞,,共享摩拜單車不只是亙古未見,,在全國也是首例。中心廣場的大屏幕顯示屏,,滾動播放著自己制作的奇奇里風(fēng)光片和自創(chuàng)的奇奇里歌曲,,使我想起廬山輪番播放電影《廬山戀》,是記憶,,也是芳華,。新鮮感還在發(fā)酵,溫馨感又涌上心頭,。
農(nóng)家樂窯洞里,,大土炕配上衛(wèi)生間,木格窗搭上家用電器,,土的原汁,,洋的新潮,讓游客感受鄉(xiāng)土氣息的同時也不忘家的味道,。三十多孔農(nóng)家樂窯洞組成的客棧,,這派頭,誰想過?
奇奇里的深刻變化,,是這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破繭化蝶的一個縮影,,拿一句網(wǎng)紅語作比,那就是永和縣脫貧路上的顏值擔(dān)當(dāng)……
過兩天即是元旦,,全村人吃團圓餃子辭舊迎新,。縣委書記加天山坐在農(nóng)家炕頭,,和大家一齊捏餃子,、拉家常。這里是他常來常往的地方,,村干部的名字不用說,,連寧富老漢,、二女則、春梅則等等普通人的名字也能叫得上來,。二女則窯里擠滿了人,。插上手的捏餃子,插不上手的唱歌聊天湊熱鬧,。這情景,,就像每年臘月村干部給各家各戶拍團圓照,已經(jīng)成為慣例,。二女則拿來六枚硬幣,,讓縣上最大的“頭”包到餃子里,說誰吃上錢誰有福,。雖說小小心愿,,卻飽含著濃濃情意,誰見了能不可意,。結(jié)果,,宣傳部部長白永明和鄉(xiāng)長白浩玉各吃了一枚,老教師余振民吃了兩枚,。加天山說:“二白一余,,好有一比?!被騿枺骸氨茸魇裁?”加天山口出妙語道:“吃掉過去的一窮二白,,吃出年年有余的未來?!痹谧娜寺犃?,便是會心一笑。加天山的妙喻,,說奇奇里,,指大中華,實在妙不可言,。我暗自思忖,,小處見大,細(xì)處見情,。六枚錢,,干部四,群眾二,,看似“特殊”,,其實用心溫厚。干部真心幫扶,群眾誠心感激,,團圓餃子吃出了心手相連,。
吃過餃子,人們涌向廣場,,觀看新年篝火晚會,。廣場中央搭起高高的柴火塔,長滿圪刺的干棗樹枝是最好的燃柴,。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郭若橋宣布篝火晚會開始,,縣委書記加天山親手點火,火苗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霎時烈焰沖天,映紅半個村子,。真是高山上點火高山上亮,數(shù)九天也擋不住人心暖,。當(dāng)然,,這個暖,不只是因為火烤胸前暖,,更是風(fēng)吹背后不再寒,。
不用說,郭若橋是當(dāng)然的主角,。開場白是他,,開首曲也是他。一首《我在奇奇里》,,傾訴了他的心路歷程和對這塊土地的摯愛,,故而贏得熱浪般掌聲。我隱約看到,,他堅毅的臉龐,,在篝火映照下多少有些陶醉?;蛟S是,,他沉浸在此時此景與舊情舊景交織的美好回憶里。
2015年,,“第一書記”的重?fù)?dān)落在年僅25歲的郭若橋肩上,。初來乍到,眼里的奇奇里是深溝溝挑水磨破肩,,鼻梁梁走路把腰閃,,想娶媳婦討人嫌,光摘紅棗不見錢……村窮不怕,怕的是人心不齊沒志氣,。老漢漢他認(rèn)爸,,老婆婆他認(rèn)媽,村人的大事小情他一個也不落,。這位自稱奇奇里兒子的后生,,用溫情凝聚人心,用志氣帶出隊伍,,用智慧找來財源,。開路路寬了,修水上塬了,,賣紅棗有了收入,,搞旅游引來四方游客,兩年脫了貧,,三年邁大步,。
晚會還在繼續(xù)。村民們拿起手生的話筒,,或唱山歌小調(diào),,或唱流行歌曲,雖說不免跑調(diào)忘詞打圪絆,,但內(nèi)心抑制不住的喜悅和在場的村鄰是多么合拍,。誰也不在乎這些個,在乎的是好心情,。有位村民湊到我耳旁說,,過去整天吊著個苦瓜臉,不要說唱歌,,連話也不想多說一句,。是呀,人窮低頭走,,溫飽揚眉笑,。是該笑了,笑聲才是人們內(nèi)心渴望的真實表達,。
加天山唱了,,白永明唱了,鄉(xiāng)里的書記,、鄉(xiāng)長唱了,,村干部也唱了,不管唱的怎么樣,,哪一首不是真情的流露?俗話說,,鑼鼓聽音,說話聽聲,歌聲即是說話的另一種方式,。他們聽出的不只是曲調(diào),,也是曲里和聲曲外音。第一次聽縣鄉(xiāng)村三級干部同場演唱,,村民們既稀罕,,又過癮。這個癮不是論水平,,而是論真誠,。
藥小云上過省電視臺,見過大世面,,小縣大腕,,他不唱怎么能行。在人們的呼叫聲中,,藥小云連唱了三首,,他的歌聲高亢舒緩、輕松自如,,有濃郁的鄉(xiāng)土味,。村民們說真中聽。過去不要說聽城里來的歌手唱歌,,就是連草臺班子也沒有光顧過。一來是窮,,雇不起,,二來是鼻梁梁路,人家不敢來,。何況,,村民們聽說藥歌唱家過了年就要登上中國最大的舞臺——央視星光大道。鄉(xiāng)人,,鄉(xiāng)音,,鄉(xiāng)情,誰不想來個先睹為快,。
快看,,城里來的帥哥唱起來了、美女跳起來了,,嗓音亮汪汪,,舞姿賽仙女,忽悠得一圓圈人心里都跟著癢癢,,嘴里哼哼,,手舞足蹈。我不時留意憨實的村里人,在鼓掌喝彩之余,,還忙著用手機拍照,。要在外地,這種情景本不算什么,,在奇奇里可是件新鮮事,。想起晌午進村時,劉志富老漢和我說,,過去的手機,,只能接打電話,從來不知道還能上網(wǎng),、照相,、看視頻。如今村里有了網(wǎng)絡(luò)信號,,家家有了智能手機,,差不多人都能上網(wǎng),和在外地的兒女們視頻,。還學(xué)會拍照,,想照甚就照甚,神的和城里人一樣,。
這一夜,,跳了多少舞,最美的要數(shù)雙人舞《卓瑪》,,這是來自黃河源頭的舞蹈,,一條河連著兩個民族兩地人的心。最火的歌要數(shù)那首《美好的日子剛剛開始》,,歌詞作者不是別人,,正是站在篝火邊和大家同樂的加天山。這幾年,,奇奇里變了,,想起來做夢一般。別的不說,,全村十幾個單身漢,,一個個娶回了婆姨,再不用人前面后抬不起頭,。最后一個單身漢叫劉文忠,,因貧困娶不過媳婦,直拖到43歲時終于脫貧脫單,。上年正月初八是劉文忠大喜的日子,,加天山聽說,,專程從省里趕回來為他們祝賀,并朗誦了在路上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感動了這對新人,,也感動了作曲家,于是,,《美好的日子剛剛開始》很快傳唱開來,。首唱者不是別人,還是歌詞作者加天山,。詩言志,,歌詠言。人們所以如此喜歡這首歌,,不僅因為這是縣委書記寫的,、唱的,還因為它烙上了鄉(xiāng)土氣息和時代風(fēng)尚,,以優(yōu)美的旋律把人們帶進如詩似畫的境界,。
黃河在村后奔騰,山風(fēng)在圪梁上呼嘯,,午夜時分,,篝火晚會曲終人散。
“今晚,,點燃希望與夢想的焰火雖然熄滅,,但奇奇里人們心中的篝火將生生不息、越燒越旺”,。加天山如是說,,在場的人如是盼,我,,如是想,。
王哲士 文/圖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