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我在手機上看到了‘喚醒睡眠賬戶’的消息,,沒想到還真的查出來了?!庇篮涂h的吳先生在“臨汾日報”微信公眾號上看到有關住房公積金“喚醒睡眠賬戶 提升消費能力”專項活動的通告后,,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臨汾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永和管理部,查詢顯示存在“睡眠賬戶”,,但身份信息不完善,,該管理部工作人員孟欣當場聯(lián)系專管員靳凱核實。經過溝通,,靳凱立即攜帶證明材料前往永和管理部補全信息,,按程序為吳先生辦理了提取業(yè)務。
“這項活動關系到廣大繳存職工的切身利益,,把‘睡眠賬戶’中的每一筆公積金完整,、準確、便捷地交到它的主人手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永和管理部主任劉貴迎表示,,該管理部一直把“喚醒睡眠賬戶”工作作為“向人民群眾交好賬”的重要實踐,。活動剛起步時,,恰逢永和縣出現(xiàn)疫情,,“喚醒睡眠賬戶”工作舉步維艱。永和管理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開啟“居家辦公”模式,,依托釘釘視頻,組織員工與企業(yè)專管員開展線上工作研討,,針對疫情期間如何開展服務進行溝通協(xié)調,,強弱項、補短板,,通過直辦,、代辦、幫辦形式,,確保疫情期間“喚醒睡眠賬戶”不斷線,,繳存職工辦理業(yè)務不脫節(jié),做到“疫情防控”和“喚醒賬戶”兩不誤,。
為堅決落實好“喚醒睡眠賬戶”政策,,居家辦公期間,該管理部梳理各類“睡眠賬戶”情況,,劉貴迎通過線上會議加強動員和組織,,工作人員積極與企業(yè)專管員,、繳存職工溝通聯(lián)系,了解需求,,同時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和服務模式,,通過專管員群了解各單位找人情況,確保電話24小時“不停機”,,做到服務職工“不斷檔”,。
繳存職工任先生在2000年因為工作調動離開永和,其公積金賬戶中唯一顯示的信息就只有一個名字,,為了能找到該繳存職工,,劉貴迎通過多方查找,找到任先生的親屬,,進而聯(lián)系到本人,,最終引導其在網上辦理了公積金提取業(yè)務。
為快速,、及時地將“睡眠賬戶”中的資金送到繳存職工手中,,永和管理部搭好“零接觸”服務橋梁,保證“線上”服務“不斷流”,。工作人員通過每天實時查看系統(tǒng),,第一時間回復網上辦理申請,及時接收材料,、核實信息,,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為繳存職工提供網上業(yè)務指導,,確保核實“不斷網”、查辦“不斷線”,,著力化解疫情期間的服務難點,。
10月20日,該管理部工作人員劉永琴聯(lián)系到永和縣偉潤燃氣的專管員馬全東,,確認了該單位原職工馮建斌在此單位的工作經歷,,后通過電話聯(lián)系到馮建斌,告知其存在“睡眠賬戶”,。此時,,馮建斌在外地,并在新的賬戶繳納住房公積金,,劉永琴引導馮建斌在手機上提交了異地轉移接續(xù)業(yè)務,,把馮建斌“睡眠賬戶”里的222044.31元轉移到其新的公積金賬戶。
永和縣管理部負責喚醒的“睡眠賬戶”涉及單位多,,人員比較分散,。居家辦公期間,,工作人員對涉及的96個單位職工逐一進行電話溝通、信息完善,,該管理部“喚醒睡眠賬戶”任務量完成過半,。
“剩下的都是‘硬骨頭’?!被謴统B(tài)化疫情防控后,,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永和管理部通過走訪各單位的老領導,、老員工,,查詢單位留存的檔案信息,同時動員親戚朋友,,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手段,多方聯(lián)系有關人員,,協(xié)助核實信息,。永和縣水利局涉及12個“睡眠賬戶”,近日,,專管員劉冬青和繳存職工來到該管理部業(yè)務大廳,,在工作人員李轉嵐的集中辦理下全部“喚醒”。
“這項工作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務,。”自從“喚醒睡眠賬戶 提升消費能力”專項活動開展以來,,雖然工作中遇到重重困難,,但永和管理部全體工作人員以快速、有效,、準確的行動,,為廣大繳存職工提供了便捷、優(yōu)質的服務,,做到了履職有擔當,,服務“不斷檔”。
記者 閆晏宏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