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自從搬進新村,,路也寬了,景也好了,,種的棗子由村里的合作社統(tǒng)一收購,,我們老兩口還能在合作社打工,日子越過越有奔頭!”近日,,談起異地搬遷后的新生活,,58歲的永和縣后蘇家山村村民辛如旺笑得合不攏嘴。
后蘇家山村是南莊鄉(xiāng)紅崖渠村委的一個自然村,,共有41戶114人,,其中貧困戶19戶47人。雖然棗樹多,、品質好,,但移民搬遷之前,道路崎嶇不平,,遇到雨雪天,,村子里到處泥濘,老百姓只能眼睜睜瞪著紅棗爛在家里運不出去,。因此,,紅棗成了當?shù)卮迕瘛翱吹靡姟⒊缘蒙?、賣不出”的資源,,老百姓只能“望棗興嘆”。
為了讓村民從這個“窮窩窩”里搬出去,,后蘇家山村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地勢平坦的328省道邊,,規(guī)劃建設了安置點,,涉及后蘇家山村、白家山村,、白家腰村3個自然村45戶127人,。后蘇家山村的整村搬遷,使村民徹底告別了山窩窩,,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平房,。
改善住房條件,是脫貧的第一步;發(fā)展生產,,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
在謀劃安置點時,后蘇家山村“兩委”就謀劃著把易地搬遷與“一村一品”有機結合,因地制宜,,依托村里的農業(yè)龍頭企業(yè),,使整村搬遷與龍頭產業(yè)帶頭形成“雙輪驅動”,讓搬遷戶全部進入合作社務工,,實現(xiàn)共同增收脫貧,。經過多方實地考察,后蘇家山村“兩委”主干與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與后蘇家山村的龍頭企業(yè)、浩民紅棗加工合作社協(xié)商,,達成了幫扶帶動合作協(xié)議,,同時解決了這個集收購、儲藏,、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合作社用工難的問題,實現(xiàn)了雙贏,。
浩民紅棗加工合作社就像及時雨,,為后蘇家山村脫貧攻堅注入了甘露。合作社的介入改變了過去個體銷售不能應對市場風險,,克服了管護不到位,、儲藏不達標、價格波動大等制約因素,,紅棗產業(yè)作為突破口,,解決了搬遷群眾的就業(yè)問題。
合作社的負責人辛清平是吃著紅棗長大的,,對紅棗有著特別的感情,,憑著多年經營的經驗,已對紅棗的培育,、管護,、加工、銷售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辦法,。他聘請專家多次對棗農進行現(xiàn)場指導,,解決紅棗“易受蟲害、不易保存,、品種不良”的病根,,通過統(tǒng)一修剪、管護,、改良,、銷售等,徹底改變了過去“有棗樹沒收益”的病根,讓紅棗產業(yè)重新發(fā)揮作用,,帶動搬遷群眾共同致富,。
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員發(fā)展到51戶,,社員出資總額達到80多萬元,,流轉土地460多畝。合作社擴建廠房3500平方米,,可加工紅棗6個品種,,年加工紅棗量150余萬公斤,極大地解決了賣棗難的問題,,吸納有勞動能力貧困戶80人就業(yè),,每人年均增收一萬元左右。
自從移民搬遷以后,,村里和合作社協(xié)商,,對于老弱病殘貧困人口或半勞動力人口,通過公益崗位,、獎勵補助,、年底分紅等方式,讓他們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獲得勞務收入,。全村搬遷群眾都能在合作社打工,,老老少少都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
據(jù)辛清平介紹:“現(xiàn)在全村搬遷下來的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在我這里打工了,,有固定工人,,也有臨時計件的,還有給我這里供應優(yōu)質紅棗的固定戶,,全村人在一個地方打工,,相互認識熟悉,其樂融融,,這得感謝縣里,、鄉(xiāng)里的幫助和支持,既圓了我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還能幫助大伙兒脫貧致富,。”(任建棟)
責任編輯: 吉政
上一篇: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隰縣:玉露香梨鋪就致富路
下一篇: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新晉國家5A級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