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獻血64次、全血總量5600毫升,、成分獻血總量91個治療量……這組“不完全統(tǒng)計”的數(shù)字,,屬于41歲的無償獻血者李艷鋒。多年來,,他在奉獻愛心的路上從未止步,,多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銀,、銅獎,。
市中心血站公眾號“獻血足跡”顯示,李艷鋒的愛心之路始于2008年,。事實上,,早在20多年前,他就已成為“熱血大軍”中的一員,。
“當時,,我在湖北讀大學,那里遭受了嚴重的地質(zhì)災害,,血庫頻頻告急,。當獻血車開進大學校園,號召大學生為受災地區(qū)奉獻愛心時,,我滿懷熱情,、毫不猶豫地走了上去、挽起衣袖……”李艷鋒回憶道,,“那是我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一種成就感與自豪感油然而生,。原來,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可以幫到他人,。”
對李艷鋒來說,,無償獻血是人生一個新的開始,,開了頭就要堅持下去。大學畢業(yè)后,,他回到襄汾老家,一有時間就去附近的獻血點獻血,。直到2008年,,他從“間歇性”獻血轉為“固定式”,每年捐獻兩次全血,,風雨無阻,,從不間斷。
“A型血小板急缺,,您是否愿意捐獻?”2016年,,李艷鋒突然接到了市中心血站打來的緊急電話,他從未捐獻過成分血,,也不清楚相關的采集流程,,但還是一口應承了下來。從此,,他的愛心“陣地”從家門口轉向了臨汾市區(qū),,每月去市中心血站捐獻兩次血小板,每次一來回至少要花費三四個小時,。
雖然時間,、經(jīng)濟、精力等成本上升了,,但李艷鋒毫無怨言,,甚至樂在其中。每次接到求助電話,,他都會放下手頭的一切事情,,立即驅(qū)車趕往血站捐獻愛心。
有次,,事出緊急,,李艷鋒一心趕著救人,不知不覺超速了,。一向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他第一次吃了罰單,,有人不解地問他“圖了啥”,。李艷鋒堅定地說:“救命的事兒,一刻都不能等,。以后,,我會更加注意行駛安全,繼續(xù)用自己的熱血幫助更多人,?!?/p>
李艷鋒是無償獻血志愿者,也是中華骨髓庫志愿者,。去年冬天,,得知自己的樣本和一名重癥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時,他沒有絲毫猶豫和遲疑,,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并做好了捐獻前的各種準備,一邊積極跟單位溝通請假事宜,,一邊注重飲食作息,、加強鍛煉。
經(jīng)過高分辨配型,,李艷鋒的部分指標不符合捐贈要求,。對此,他很是遺憾:“聽到這個消息,,心里特別難受,,一直惦記著那位素未謀面的患者,不知道他是否找到合適的捐贈者,。自從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我就期盼著能有一天,用自己的造血干細胞為他人送去生的希望,。只要有需要,,我義不容辭?!?/p>
這些年來,,李艷鋒的善心與堅持,默默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影響和感召著越來越多的親朋好友踴躍參與到無償獻血中,,用實際行動奉獻愛心,為生命助“一臂之力”,,用滴滴熱血托起燦爛星空,。
“作為一名無償獻血者,只要身體允許,只要符合條件,,我就會堅持獻下去,。只要多獻一次血,就可以多帶來一些希望,?!崩钇G鋒樸實地說,“生命需要血液,,愛心需要奉獻,,讓我們一起伸出援手,用熱血點亮生命之光,?!?/p>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