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很多人問我,,石書記,,你不辭辛苦為村里和村民的事奔忙,圖個啥?我總是對他們說,,我只圖能給群眾謀利益,、辦實事,,讓老百姓生活富裕。因為我深刻地體會到農村黨支部書記肩負的責任重大,。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睛,,那一句句民聲民意,都匯聚成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p>
……
日前,在蒲縣山中鄉(xiāng)山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黨支部書記石金平結合多年工作經歷,,在黨史大講堂上為黨員群眾上了一堂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黨課,。在山中村,黨史大講堂已成為村民們接受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新平臺,。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中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道德銀行”這兩個平臺為抓手,廣泛深入開展黨史專題宣講,,不斷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
山中村位于蒲縣縣城西20公里的垣面,轄8個村民小組298戶968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6名,。山中村以前是有名的貧困村,近年來,經過全村黨員干部群眾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全村面貌發(fā)生了巨變。
來到山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千米紅色文化街,,還有黨的百年歷史文化走廊,、村史文化長廊等,,不僅大氣美觀,還能讓村民們在散步的同時,,了解黨的奮斗歷程和紅色故事,。
山中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chuàng)辦了黨史大講堂,由支部班子成員輪流為黨員和群眾說黨史,、講黨課,。該村組織青年黨員志愿者成立“流動宣傳服務隊”,為外出務工的黨員開設遠程視頻黨史課,,給行動不便的黨員群眾送書,、送教上門。今年以來,,山中村共開辦黨史課堂6期,,累計為9名老黨員送教、送學上門,,采取集中遠程視頻的方式,,使得7名外出務工黨員學習不掉隊。通過學習,,進一步提升了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黨史知識水平,,提高了思想覺悟,增強了責任意識,,使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
山中村還把“道德銀行”和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鼓勵群眾學黨史,、見行動,,爭當星級農戶。今年以來,,該村共評選出20余名星級農戶,,他們成為山中村孝老愛親、政策明白等方面的楷模,,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在引深“道德銀行”的基礎上,山中村還通過開展黨員積分管理,組織“星級黨員”參與到志愿服務隊中,,每月的黨日活動后定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活動,,進村入戶,服務群眾生產生活,,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促使黨史學習教育看得見、有成效,。今年以來,,山中村共有20名黨員加入志愿者隊伍,他們活躍在山中村產業(yè)發(fā)展,、安全穩(wěn)定,、環(huán)境整治等各條戰(zhàn)線上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
山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道德銀行”兩個平臺已經成為黨員干部的“加油站”,、服務群眾的“第一站”,,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我們要聽黨話,、跟黨走,,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折不扣地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以群眾滿意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把我們村建設得更美好,。”石金平說,。
記者 王長波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