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帝堯定都平陽,,劃定九州起,,九州便成為代表中國的一個名詞和符號了。而在全國數(shù)以百萬計的村莊中,,恐怕再難以找出一個比九洲堡村還要大氣,、豪氣而又古老的村莊名稱了,。
九洲堡村位于臨汾城東5公里處,隸屬堯都區(qū)段店鄉(xiāng),。九洲堡這個古老的稱呼可追溯至帝堯時期,,盡管在遠逝的歷史大河里流淌了近五千年,但跟許多村莊一樣,,與九洲堡有關的史料記載幾乎難尋蹤跡,。令人欣慰的是,,歷史并未抹去“九洲堡”這一濃墨重彩的符號,讓這一名稱攜帶著數(shù)千年的風雨滄桑,,穿越歷史延續(xù)至今,,訴說著帝堯時期的古老傳說。
堯都古稱平陽,,是帝堯建都之所,。在帝堯創(chuàng)造的豐功偉績中,九洲堡村永遠地烙上了劃定九州的印跡,。并且,,這個村子早在多年前就引起了我市著名堯文化研究專家、著名作家喬忠延先生的關注,,在他所寫的山西系列古村落散文中,,九洲堡也是其中之一,文中記述了九洲堡村民的來歷,,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
“帝堯在這里和手下的頭領商討大事,或是適時播種,、或是挖渠排水,。議完了,頭領走出宮殿,,向四處走去,。于是,這里的主意就成為號令,,天下的先民都行動起來了,。當這種行動成為自覺習慣后,就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也就于我何有哉了,!”喬忠延先生在文中寫道,我認為,,這就是早先的九洲堡,。九洲堡就是堯主事的地方,至少是曾經辦公議事的地方,?!眴讨已酉壬钤缃o出了九洲堡村的解釋:先前沒有洪水,各個部族安居樂業(yè),,堯也在平陽城中料理大事,。洪水來了,人們往高地上集聚,,堯和手下頭領也一樣,。他們來到的地方就是九洲堡,只是當初這里是塊無名高地,,因為他們發(fā)布號令,,導引九州,才被稱為九洲堡,。
九洲堡村民韓茹祿一直關注著村子的文化和發(fā)展,。他介紹,洲,,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水中的陸地?!对姟ぶ苣稀りP雎》中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有專家學者推斷,,帝堯劃定九州,,是根據治水形成的“洲”而定的,可能最先劃定的叫九洲,,就是九個露出水面的陸地,,后來逐漸演變九洲。而在堯王劃定九州的地方,,九洲堡村一直沿用了這個稱呼,,從數(shù)千年前到如今不曾改變。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作為帝堯時期同樣輝煌的村子,,伊村留存有“帝堯茅茨土階”碑,并依此建成了帝堯古居景區(qū),,康莊留有民國時期的“擊壤碑”,,被列為重點文物。而地處臨汾城墻跟下的古老村子,,九洲堡村無法遠離歷朝歷代的戰(zhàn)火,,在數(shù)千年的風雨剝蝕和人為毀壞中,九洲堡村曾經壯觀的古堡和高大的堡門已經消失不見,,堡內曾經的古老廟宇和民居也消失殆盡,。連那些“九洲鋪”、點將臺”等軍事設施也只留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至今,,唯有一株古老的大槐樹和一間民國時期的宅院傾訴著遠去的歲月和滄桑,。
“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歲月如何變遷,,在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歷史文化的今天,,九洲堡村并沒有被人們遺忘?!表n茹祿老人介紹,,經過幾個月的搜集整理,我們尋訪老人,,查找歷史資料,,已經完成了近萬字的九洲堡村志內容,這些內容不僅記載了村中許多失去的風物,,而且為人們了解村中古老的歷史文化留下了重要資料,。”記者張春茂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