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jié),,比利時天堂動物園中國園的玉蘭樹枝繁葉茂,,綠如翠玉。
6月20日,,在這棵具有特殊意義的玉蘭樹前,,天堂動物園董事長、創(chuàng)始人董博收到了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轉交的一封珍貴復信,。
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比利時知名友好人士董博,,鼓勵他繼續(xù)積極促進中比,、中歐友好。這封復信飽含溫暖的回憶與真摯的寄望,,傳遞出跨越歲月的深厚情誼,。
友誼之樹郁郁蔥蔥
“在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我講述了當年他來訪的美好回憶,還有動物園最新的情況,?!倍┱f,“習近平主席工作非常繁忙,,我沒有想到這么快就收到了復信,。”
2014年3月,,在對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共同出席天堂動物園大熊貓園開園儀式?;顒又?,兩國元首夫婦共同為一棵象征友誼的玉蘭樹培上新土。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說,,他高興地得知,,當年在天堂動物園栽種的紫玉蘭已花開滿樹,作為中國“友誼使者”的兩只大熊貓也在茁壯成長,。
在比利時布呂熱萊特市,,游客參觀天堂動物園的中國園。
董博回憶,,9年過去,,如今這棵玉蘭樹已亭亭玉立,與周圍的花木相得益彰,,每逢春季更是花開滿枝,、郁郁芬芳。
玉蘭樹種植于天堂動物園中國園的中心,,距大熊貓園約200米,。玉蘭樹背靠青瓦紅墻的亭臺樓閣,周邊點綴著中國文化韻味十足的假山,、盆景,、香爐、鳥籠,,地上則用鵝卵石鋪就傳統(tǒng)鳥獸圖案,。
天堂動物園的中國園占地4.5公頃。從中國園的小山上舉目遠眺,,一段曲橋映入眼簾,,綠意盎然,鳥鳴啁啾,。向山下走,,董博請工匠設計了一處小瀑布景觀,。下山通往大熊貓園的石板路上矗立著一座牌樓,上面鐫刻“中國夢”三個大字,。
在比利時天堂動物園的中國園,,游客從牌樓下走過。
董博回憶說,,2014年習近平主席參觀中國園時,,對許多中國園林山石的知識信手拈來,讓他獲益匪淺,。自己先后20多次到訪中國,,感到中國的大好山河和精致的園林藝術美不勝收,。習近平主席的復信堅定了他不斷完善這片園林的信心,,他將繼續(xù)在這里向公眾展現(xiàn)“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的中國文化理念。
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
董博給習近平主席寫信時,,正值中國大熊貓“天寶”的7歲生日,。董博說,,他希望告訴習近平主席,中國大熊貓在比利時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不僅身體健康,、生活舒適,還繁衍了后代,,家族興旺,。
中國大熊貓“星徽”和“好好”2014年2月來到比利時,住進了天堂動物園為他們準備的大熊貓園,。2016年6月,,“好好”產(chǎn)下雄性幼仔“天寶”,2019年8月又產(chǎn)下雙胞胎“寶弟”和“寶妹”,。
在比利時天堂動物園,,大熊貓“寶弟”(左)、“寶妹”享用“生日大餐”,。
熊貓們健康可愛,,引得園區(qū)內的中外游客紛紛駐足拍照。來自四川的飼養(yǎng)員劉洋從2014年起一直陪伴照料“星徽”和“好好”,。她說,,動物園當?shù)赝潞芫礃I(yè),大家一起研究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飲食規(guī)律,,對這些“友誼使者”愛護有加,。
習近平主席在給董博的復信中說,當前,,中國正在積極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大熊貓已從“瀕?!苯禐椤耙孜!钡燃?。中國堅定不移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全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大熊貓繁殖堪稱世界性難題。在中比共同努力下,,大熊貓在比利時生兒育女,,不斷“添丁進口”,天堂動物園由此成為為數(shù)不多的同時擁有5只大熊貓的境外動物園,。9年多來,,中比雙方在共同推動大熊貓保護繁育及其幼崽的飼養(yǎng)管理、健康監(jiān)測以及人員培訓,、科研和公眾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瀕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合作探索。
天堂動物園所在的比利時埃諾省省長勒克萊爾高度評價中國在動植物保護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希望比中兩國繼續(xù)攜手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為增進人類福祉作出貢獻。
董博說,,比中兩國都致力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人們持續(xù)投入保護珍稀物種,保護其所依賴的生存環(huán)境,,實際上改善了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從而間接保護了更多物種,“這是對人類未來有益的工作”,。
拉緊人文交流的紐帶
“友誼需要常來常往,,多多聯(lián)絡?!倍┱f,,他在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說,,中比關系的發(fā)展,離不開兩國各界友好人士的長期努力和無私奉獻,。相信你和其他友好人士將繼續(xù)撒播友好的種子,,吸引更多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踴躍投身友好事業(yè),,為中比、中歐關系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
在比利時布呂熱萊特市,,游客參觀天堂動物園的中國園。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董博對此深有感觸,。17年前建造中國園的時候,為盡可能原汁原味呈現(xiàn)中國文化韻味,,董博請的都是來自中國的工匠,,后來也同他們成了好朋友,“我們這些普通人彼此親近和信賴,,也有助于增進國與國的關系”,。
人文交流是中比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比利時中文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當?shù)匮芯啃痛髮W幾乎都開設了中文專業(yè)或提供中文選修課程,每年有20所至30所中小學開設中國語言和文化課程,,注冊學生近千人;“茶和天下·雅集”“宋韻龍泉青瓷展”“新疆是個好地方”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動和展覽落地比利時,,有力促進兩國人民相知相親;比利時運動員巴爾特·斯溫斯在北京冬奧會上獲得速度滑冰項目冠軍,時隔74年為比利時再奪冬奧金牌,,成為兩國人民體育交流的美好記憶……
董博說,,自己對中國倡導不同文明包容互鑒、攜手走向美好未來的主張深感認同,,“美好是所有人的夢想,,是可共享的。每個人都可以為此作貢獻,,讓世界變得更好”,。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