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洪洞縣劉家垣鎮(zhèn)樓村的舞臺旁,,一位皮膚黝黑、身著黑色中山裝的中年男子正在給一個男孩認真地化妝,,神情專注,。這個中年男子就是樓村村民史保喜。為了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他承擔策劃組織村民并親自編排節(jié)目,,竭盡全力準備了一場屬于村民自己的文化節(jié)目。3月18日,,記者特地前去采訪了這一文化趣事,。
此次活動中,,敲鑼鼓,、舞獅子、棹旱船,、打腰鼓,、眉戶劇等民間文藝精彩登場,爭相獻藝,。敲鑼鼓是洪洞縣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品牌,,自堯舜時期就在民間流行和傳播。鑼鼓隊的老人們氣宇軒昂,,敲打的鼓調悠揚,、緩慢、厚重,。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一位70歲的老人坐在輪椅上舉著鑼,翻飛著手腕賣力地敲著銅鑼,,聲聲擊在人們的心坎上,。
記者采訪得知,這位老人叫史明光,,他從16歲起就開始敲鑼打鼓,,去年腿部不小心受傷了,但還是放不下手中的銅鑼,毅然帶著傷痛繼續(xù)排練表演,。
舞獅表演也是村民表演的傳統(tǒng)節(jié)目之一,。舞獅人手執(zhí)繡球,上拋下丟,,招引獅子做抖身,、跳躍、登高等各種動作,,深受村民喜愛,。和鑼鼓隊不同的是,舞獅隊是由一群10歲左右天真活潑的孩子們組成,。他們是樓村小學的學生,,跟隨史保喜學習舞獅已有兩年多了,非常熱愛這一傳統(tǒng)文化,,渴望走向更大的舞臺,。
旱船隊的表演形式歡快活潑,猶如在水面上漂動的船那樣,,頗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腰鼓隊的老太太們風姿綽約,,跳著腰鼓舞,不停地變換著隊形,。
史保喜介紹,,這個腰鼓隊中70歲以上的老人有6個,年齡最大的陳嬌蘭今年已經75歲了,,年齡最小的也有59歲了,,從她們的精神面貌中一點也看不出歲月給她們帶來的痕跡,反而精神飽滿,,容光煥發(fā),。
在村民的熱情吶喊聲中,史保喜給村民們即興表演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眉戶戲《趕毛驢》片段,,博得大家的熱烈掌聲,。
樓村村民在史保喜的帶領下自娛自樂,用自己的雙手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村民享受自己創(chuàng)建的文化果實,,給單調的農村生活增添了新的生機?!氨O彩莻€多才多藝的人,,組織帶領村民排練節(jié)目,我們這些老人平時生活比較單調,,也沒有興趣愛好,。他把我們組織起來敲鼓,、唱歌,生活一下子變得豐富多彩,,心情也好了,,精神面貌也好了?!闭f這話的村民滿面笑容,。
文/圖 王隰斌 張?zhí)鹛?/strong>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