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八音會發(fā)源于唐朝興唐寺,,主要流傳于古縣,、安澤、沁源等太岳山區(qū)一帶,并以古陽凌云為核心地帶,。
凌云八音會的樂器主要有祭吶、禪鼓、笛子,、管子,、二胡,、鈸、云鑼,、笙八種樂器組成,。其中以祭吶、笙,、云鑼,、為上場口,以鼓,、管子等樂器為下場口,。它的演奏風(fēng)格是以嗩吶為主演,其他樂器為配樂,,文武樂器的合理搭配,,演出時形成了一種連吹帶打很有歡樂氣氛的吹打樂,這種演奏方式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凌云八音會的表演形式是吹,、拉、彈,、唱、說;表演人數(shù)為10人左右,。代表曲目是《天上下雨地下濕》;代表人物有郝慧塵,、冷清、三元,、趙洪昌等,。以表演“說白話”撇撓鈸”抹流子(音ma-liu-zi)”和“撂碗子”著名。
據(jù)《臨汾非遺名錄》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