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尊敬的游客,,請允許我進行消防安全提示:首先,,現(xiàn)在進入的是文物古建筑場所,所有參觀及工作人員禁止在本場所內(nèi)使用明火,、禁止吸煙,。其次,,大家可以翻看自己手中的導覽圖,導覽圖的背面標注有本場所安全出口的具體位置,,如遇緊急情況,,請大家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正確、快速,、有序地疏散,、自救。最后,,我場所均在醒目位置,、重點部位設置了報警按鈕、消防器材,,如遇火災,,請正確使用,確保安全,?!?/p>
近日,記者探訪霍州署,,感受這處消防設施設備武裝到“牙齒”的古建筑群,。
近年來,在霍州市消防救援大隊的指導下,,霍州署博物館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為全市旅游景點、文物建筑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提供了“硬參考”,。
進入霍州署景區(qū),,尚未來得及游覽,一陣消防安全提示音“先聲奪人”,,已經(jīng)給游客們打上了“預防針”,。
“在游客進入霍州署游覽前,均會進行消防安全提示,,提示本場所的火災危險性,、提示本場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位置、提示本場所消防設施及器材所在位置,?!被糁菔邢谰仍箨牴ぷ魅藛T介紹,把關(guān)鍵的消防信息以強制方式告知給游客,,是景區(qū)對游客的一種安全提示,,更是一種消防警告。
走進景區(qū),,徒步甬道,,駐足大堂,繞過莊嚴肅穆的建筑群,,看到幾個活靈活現(xiàn)的蠟人塑像正在“商議案情”,,不知不覺中,有一種穿越的感覺,。所到之處,,一組組擺在明面的消防器具,一盞盞掛在高處的監(jiān)控攝像頭,,一臺臺閃著亮光的煙霧報警器,,這些消防設施,提醒著游客不要“入戲太深”。
“為了確保建筑消防安全,霍州署配置各類消防設施,、器材:其中配備4公斤干粉滅火器93具,,35公斤干粉滅火器4具,室外地下消火栓28個,,300立方米消防水池一座及2臺消火栓泵。同時,還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火災防控’新模式,,利用先進技防技術(shù),投資500余萬元搭建了智能型獨立煙感報警系統(tǒng)及圖像可視化報警系統(tǒng),,在重點場所及部位設置煙感報警器51個,,報警按鈕51個,,可視對講器51個,監(jiān)控器141個,,24小時值班控制中心一個,。”霍州署博物館負責人表示,,一旦安裝場所發(fā)生火災,,煙氣濃度達到報警值,探測器將發(fā)出聲光報警信號,,提醒在場人員;同時,,通過多種網(wǎng)絡傳輸方式,與互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連接,,向智慧消防云平臺發(fā)送報警信息,,實現(xiàn)警情信息的秒級響應,控制中心值班人員電腦屏幕及相關(guān)管理員手機APP客戶端會同步收到報警信息及短信提醒,,確保在火災發(fā)生時,,探測器能夠第一時間發(fā)出報警信號,通知相關(guān)人員處置火災,。
為貫徹落實《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項規(guī)定》,,實現(xiàn)“滅小滅早”的應急響應要求,霍州署還設置了由6人組成的微型消防站,,建立健全了崗前培訓,、隊伍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聯(lián)動,、考核評價等管理制度。按照微型消防站“有人員,、有裝備,、有戰(zhàn)斗力”的三有要求,霍州署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配置滅火防護服,、逃生面具、消防水帶,、消防水槍各六套,,還有消防火鉤、消防水桶,、消防鐵鍬,、消防斧等器材裝備。
“為了真正實現(xiàn)‘滅小滅早’,霍州署微型消防站與香江廣場微型消防站,、鼓樓地下商業(yè)街微型消防站定期開展聯(lián)勤聯(lián)動聯(lián)訓,,做到一家有火情發(fā)生,三站同步動作的迅速響應,?!被糁菔邢谰仍箨犡撠熑苏f,,霍州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做好消防工作,既是文物保護需要,,也是對游客的負責,,接下來,他們將定期開展消防應急演練活動,,鍛煉出一支靠得住,、用得上的消防救援隊伍,全力保護好這處文物古跡,。
記者 楊全 孫哲峰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