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零距離走近這些樸實的抹灰工人,,近日,,記者來到司乘公寓樓,,與蘆師傅兄弟兩人隔窗細聊,。從蘆如士口中記者得知,,他是工地上抹灰工人的領班,,20多天前才進入工地,??粗鴵u搖晃晃的吊籃,,記者問道:“這里的安全措施有保障嗎,?”蘆如士放下手中的抹灰刀說道:“我干這一行有30個年頭了,站在吊籃上是最安全的了,,剛?cè)胄袝r是有點害怕,,現(xiàn)在都習慣了?!睘榱吮M快完工,,蘆如士兄弟倆帶著十幾個工友每天忙碌在工地上,除了每次吃完飯歇息片刻外,,其余時間全在空中,。“干得再快也要保證質(zhì)量,,工程監(jiān)理部對這方面要求特別嚴格,,光外墻抹灰就要分五層,,包括保溫砂漿層、鋼絲網(wǎng)層,、二次保溫砂漿層,、網(wǎng)格布層、抹面層,?!碧J如士告訴記者:“抹灰屬于又臟又累的體力活,要把攪拌均勻的水泥涂到墻面上,,然后用刀具涂抹均勻,,最后修整得又光又平,除了需要技術,,更需要體力,這種活,,笨一點的人絕對干不了,。”說話間,,記者發(fā)現(xiàn),,盡管蘆如士干活的墻面是背陰面,但他的臉上已經(jīng)滲出了汗水,。
陪同記者的該項目工程部技術員李璞告訴記者:“這些工人大多是河南人,,干起活來都很主動、也很賣力,,就算給他們放假,,他們自己也不放假,因為他們抓緊時間做完活后,,還有其他活需要干,,這些工人經(jīng)常說的四個字就是多勞多得?!碑斢浾呦蛱J如士問起工人們的待遇時,,他嘿嘿一笑說道:“在這里干活很放心,一是工資能按時發(fā),,從來沒有拖欠過工人工資,;二是我們的伙食也很豐富,基本上每天都能吃上肉食,?!闭劶皩Τ俏骺瓦\站的看法,老蘆豎起了大拇指:“我們在很多工地上都干過活,,光在臨汾就干了6年了,,城西客運站的建設很有特色,建成后絕對在全省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而且在臨汾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鍵時候,,它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聊天中,,記者得知,,其實蘆如士弟兄四個都是干這一行的,老大和老四在另一個工地上,,他和老三在這個工地,。這些年,全國各大城市的很多建筑都留下了他們的“杰作”,,每年只有在秋收和春節(jié)時才回趟家,。他們的愿望很簡單:“多掙點錢回家”。
告別了蘆家兄弟,,走出工地,,記者再次回頭,還能依稀看到蘆如士兩兄弟正攀爬在司乘公寓的外墻上,。他們很辛苦,,但是他們內(nèi)心很高興,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再辛苦點,,家人就會更幸福點,城市也會更美麗點,。
記者 楊琦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