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父母在,不遠游”,而如今,,這種傳統(tǒng)早已被打破,。“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已是很多“空巢”家庭的真實寫照。時間一長,,老人們的心理變得空虛,,對自己的存在價值就感到懷疑,陷入無趣,、無欲,、無望、無助的狀態(tài),。就如何解決“空巢老人”的心理狀態(tài),,記者采訪了市人民醫(yī)院心理咨詢師喬愛萍。
“子女承歡膝下本來是老人愉快感的來源,,可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直接導致老人覺得孤獨,時間長了會變得心情壓抑,、煩悶,。”喬愛萍接著說,,“我之前就接診過一位女士,,因為子女常年不在身邊,感到空虛,,無所事事,,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喬愛萍認為關(guān)鍵是老人要老有所為,。老人也要培養(yǎng)興趣愛好,,如種花種草、養(yǎng)鳥等;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選擇唱歌,、跳舞等活動,,多和其他老人聊天,在集體中找到自己新的歸宿感和成就感;老年人還可以嘗試學些新東西,,如上老年大學,、上網(wǎng),多了解這個社會,,這樣和子女也有共同的話題,,和其他老人在一起的時候也有談資。讓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要老有所樂,,心靈上就會更加快樂與充沛。此外,,還要加強和子女的溝通,,讓子女及時了解自己的心情,而且爭取發(fā)揮余熱,,有時間可以幫子女照顧孫子孫女,,這都可以讓自己的身心更健康。
“兒子在珠海工作,、生活,,老伴又去世的早,心里感覺空蕩蕩的,?!闭趯W插花的李女士說,由于兒子不在身邊,,在退休后的一段時間里,,李女士的內(nèi)心也曾苦悶過,后來與朋友每晚在小區(qū)里唱歌,、跳舞,,有時間學學書法、插插花兒,?!拔矣X得現(xiàn)在充實很多,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精神上也不再空虛和寂寞了,。”很多子女認為贍養(yǎng)老人只要讓老人吃穿不憂,、居有所住就可以了,,卻忽略了很重要的方面——心理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漸衰退,,對他人幫助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心理上也越來越脆弱。缺乏精神慰藉,,對老人來講是一種嚴重的傷害,,而親情撫慰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至關(guān)重要,。 本報記者 楊文婷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