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記者 成華)中秋剛過,國慶將至,。隨著國慶十一假期的到來,,食品、家電,、服裝鞋帽等商場促銷大戰(zhàn)可謂“輪番上演”,,不禁令人眼花繚亂。9月25日,,市工商局堯都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發(fā)布節(jié)日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保持理性頭腦,,警惕消費陷阱,。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群眾的身體健康,。市工商局堯都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主任秦民生表示,,節(jié)日期間,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不要一味貪圖價格便宜或“外衣”華麗,,一定要仔細查看其外包裝上是否明確標注該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保質(zhì)期,、廠名廠址,、配方或主要成分以及是否具備QS標志;到商場、超市購買蔬菜,、水果、食用菌三類農(nóng)產(chǎn)品,,要注意查看是否具有CA準入標識,,并及時索要和保管好購買票據(jù)。
全場五折,、買一贈一,、打折返券……隨著節(jié)日腳步的臨近,商家紛紛打出促銷降價大牌,,以此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然而,,面對“價格大戰(zhàn)”的誘惑,秦民生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理性對待,,謹防跌入消費陷阱,。
秦民生建議,在參與“打折,、購物返券,、贈送、抽獎,、甩賣,、積分返利”等宣傳方式的促銷活動,要警惕商家運用打折方式,,變相弱化或免除消費者應該享有的權利,。例如“打折商品不退不換”、“打折商品不實行三包”等,,對于一些標明“處理品”的商品更要謹慎購買,。在選擇消費場所時,要查看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選擇有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衛(wèi)生許可證的商家選購食品。
“買東西前,,最好是貨比三家,,對同類商品要留意商品日常的銷售價格,謹防虛假打折,。同時,,不要商家推薦什么便宜,就盲目地購買,,而是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購,。”此外,,秦民生說,,節(jié)日促銷期間,面對高折扣,、高額返券等活動,,消費者最好做到心中有數(shù),購買商品時,,不要忘記向商家索要“三包”憑據(jù)等相關票據(jù),,一旦遭遇消費糾紛,可撥打12315申訴舉報熱線進行投訴舉報,維護消費者自身的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