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春節(jié)臨近,,過年就成了人們掛在嘴邊的話題,。而每個人對新的一年又充滿了許多的期許。那么,咱們的父母們對于“過個開心年”又是有何定義的呢?
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個家庭,長輩們說了很多的悄悄話,,給孩子們聽,。
爸媽們說:“孩子,請放下手機”
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時時刻刻與手機相伴,,吃飯、說話都在看手機,。他們對手機的依賴,,在無形中,讓年邁的父母覺得自己更加孤單了,。
家住恒安新東城小區(qū)的李先生想對常年在外的兒子說:孩子,,爸知道你在上海工作辛苦,,而且一年也見不了幾面。今年過年,,爸不要那些昂貴的保健品,,只希望你回家后,少看看手機,,多和爸媽說會兒話,。還記得你小時候圍在爸爸跟前,撒嬌嘰嘰喳喳地問東問西嗎?現(xiàn)在你成年了,,卻很少再跟爸爸溝通了,。爸好懷念你圍著我的時光。今年回家你就放下手機陪爸媽說說話,?!?/p>
讓孩子放下手機陪長輩說說話,也是市民孫麗霞的想法,。孫麗霞的女兒雖然在本市工作,,可母女的脾氣卻像是“針尖對麥芒”,兩人在家經(jīng)常吵架,。如今,,女兒每晚下班回家后,就自己拿著手機玩,,母女倆進入到了“冷戰(zhàn)”狀態(tài),。孫麗霞自知是自己的脾氣不好說了重話,傷了孩子的心,,她想對孩子說:“甜甜,,媽知道自己脾氣不好,話重傷了你,。媽都是為了你好,,希望你能成為人中之鳳。咱倆的矛盾需要好好談?wù)?,放下手機,,咱們在談話中,化解你心中的不快,,好嗎?”
爸媽們說:“咱們一起過年吧”
說起過年哪類型的父母最愁,,大概屬“雙獨”或“單獨”子女的家庭最煩心了,因為雙方父母都希望能夠和孩子一起過年,。
家住臨鋼小區(qū)的劉女士表示,,她感覺最難過的就是過年了,獨生女貝貝出嫁已是第二個年頭,。第一年,,劉女士和丈夫最難熬了,,除夕之夜,兩人還相擁哭了,??蓜⑴刻貏e希望能和女兒一家一起過年,卻總是開不了口,,希望女兒能夠體會,。誰知,大大咧咧的貝貝竟沒有任何反應(yīng),。今年劉女士希望貝貝能和自己過個團圓年,,也讓他們覺得不再孤單。
性格開朗的范先生,,希望兒子出面,,把兒媳婦的父母接到家里一起過年。這樣全家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團圓,。原來范先生的兒子小偉是家中獨子,娶的妻子也是獨生女,。這不,,今年是小兩口結(jié)婚后的第一年。范先生說:“既然兩個孩子都是獨生子,,那么以后每年春節(jié)兩家人都在一起過,,這樣雙方父母都不會覺得孤單?!?/p>
大家說:“用心體會父母的心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每個父母對于春節(jié)開心與否的定義完全不一樣。對于有經(jīng)濟來源的父母而言,,更加希望孩子們能夠多陪陪他們外出旅行,、送些有心意的小禮物或者做一頓年夜飯等等。
對于沒有經(jīng)濟來源的長輩而言,,他們更希望孩子能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貼補家用,,或者為家里置辦些可解燃眉之急的必需品。
記者手記:
在接連采訪了很多個家庭之后,,記者深切感受到,,父母對于兒女的祝愿始終只有四個字——“平安、健康”,,他們對于兒女沒有過高的要求,。可是,,父母不主動,,不代表作為子女可以“不盡孝”,。毋庸贅言,孝敬長輩,,不在某一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對父母的呵護都是在盡孝,。
孝在當下,,切莫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時才想起“盡孝”。
記者 祁欣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