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羽絨服品牌脫去厚重的形象,改走輕薄路線,,很多羽絨服總重量不到100克,。然而,,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部分輕薄型羽絨服并不像宣傳中說的那么暖和,,有的甚至存在偷換概念,、虛假宣傳的現(xiàn)象。
隨著氣溫的不斷走低,,各式各樣的羽絨服被擺在了商場顯眼的位置,。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價格比去年略高,,但目前羽絨服的銷售情況還不錯。其中,,輕薄型羽絨服占據(jù)了銷量的20%左右,。記者詢問保暖效果如何時,得到的答復是要比普通的羽絨服暖和,,因為填充物為白鴨絨,,含絨量較高。
那么,,輕薄型羽絨服真的有那么暖和嗎,?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市民,他們表示,,輕薄型羽絨服的保暖效果還行,,但離宣傳的還有一段距離。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她和閨蜜一人買了一件輕薄型羽絨服?!爱敃r摸著面料很舒服,,衣服特別輕,穿上也不顯得臃腫,,就買了一件,。”她說,,當時也擔心不暖和,,特意詢問了銷售人員。銷售人員稱,,比一般羽絨服還要暖和,,穿著過冬沒有一點問題?!百I了就穿了,,感到確實暖和,。但近日來氣溫下降到了零度以下,穿著就明顯感到冷了,。心里覺得不舒服,,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眲⑴空f,,自己在網(wǎng)上搜索過,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情況,,因為新奇而買了輕薄型羽絨服,,到了真冷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保暖效果和一件棉衣差不多,。
記者走進多家羽絨服專賣店,,挑選輕薄型羽絨服,發(fā)現(xiàn)一些輕薄型羽絨服只標注含絨量,,不標充絨量,,有的甚至連含絨量也不標。部分“羽絨服”其實是棉服,,不是絨服,。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價格越高的羽絨服,,充絨量應該越高,。不過記者發(fā)現(xiàn),一件打完折后800元的輕薄型羽絨服,,充絨量只有不到60克,。當記者詢問這么少的充絨量能否保暖時,銷售人員表示,,該產(chǎn)品使用的是壓縮過的白鴨絨,,外觀輕薄,但是保暖效果一點都不差,,“絨不是越多越暖和,,好的羽絨薄薄一層就很暖和?!变N售人員說,。
而另一品牌的某款輕薄型羽絨服,售價只有300元,,宣稱絨是“科技絨”,。據(jù)記者了解,羽絨服的原料價格近年來一直處于上升狀態(tài),,300元能買到真的羽絨服,?當記者看到該羽絨服的標簽牌時,,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秘。原來,,該羽絨服的填充物是100%聚酯纖維,,也就是棉。既然是棉服,,那怎么能稱是絨服,?一些銷售人員坦承,把棉服稱之為絨服,,是行業(yè)慣例,。
記者上網(wǎng)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有《羽絨服裝國家標準》,。標準中對含絨量,、充絨量等羽絨服概念進行闡述,同時規(guī)定羽絨服的含絨量必須要達到50%以上,。據(jù)了解,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絨中的含量的百分比,,含絨量是決定羽絨服質(zhì)量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含絨量越高而保暖效果越好。充絨量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在標簽上通常用克來標示,。
專家表示,羽絨服的保暖與含絨量,、充絨量都有關(guān)系,,輕薄羽絨服只是過分夸大了衣服的含絨量,消費者在購買時應該看清充絨量,。含絨量再高,,充絨量達不到標準也不暖和。記者景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