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上購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伴隨著信息科技的日益發(fā)達,記者在微信的朋友圈中發(fā)現(xiàn),,很多好友竟也開始下海經商,。其銷售的產品極為齊全,,從奢侈品到日常用品,從服裝配飾到進口化妝品等等,殊不知,這微信朋友圈里的買賣卻隱藏著重重陷阱,。
“微商”稱是正品 好友無辜被坑
平日喜愛網購的小范,近半年來迷上了在微信的朋友圈里買東西,,而這些微信朋友圈里的商家均是她在網購時曾光顧過的商家,。通過微信交流,小范認為,,她和這些商家們“混”得很熟了,。上個月中旬,小范看中了微信朋友圈里某好友發(fā)的正品潮鞋圖片,,價格為590元,她覺得鞋子的款 式非常好看,,價格也適中,,心想鞋子的質量肯定沒問題。于是,,她立即把錢匯給了對方,。哪知數天過后,她收到鞋子時發(fā)現(xiàn),,其做工粗糙,,礙于朋友交情,她只好將就著穿吧,。未曾想,,兩周后鞋子兩側大面積開膠,當小范與這位“好友”聯(lián)系時,,對方便以各種理由推諉,,不退貨也不退款。
隨后,記者又采訪了幾位喜歡使用微信購物的市民,,她們稱都有過被坑的經歷,,只是礙于商品的金額太小,所以沒再追究或者因追究無果而放棄維權,。同時,,她們也稱微信上銷售的個別商品還是物美價廉,很多消費者都會抱著試試的態(tài)度去購物,。
“微銷”從不囤貨 “你要”賣家才提
面對微信朋友圈里,,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發(fā)布個人狀態(tài)的地方,有些朋友加入到代購的行列,,每天發(fā)布的代購貨品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那么,這些代購商品其進貨渠道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微信用戶黃女士曾是我市一實體店面經營者,,同時也開設了網絡銷售,。隨著房租等一系列傭金的不斷增長,也因無暇照顧孩子的緣由,,她把目光投向經營朋友圈,,做起微信營銷,專門出售香港品牌化妝品及泰國手工藝品,。打開她的微信朋友圈,,所出售的商品均稱付款后立即發(fā)貨,并聲稱均是正品,,其微信內容也是天天有更新,,日日有變化。
黃女士表示,,其實這么多的商品她并沒有庫存,,而是幫助網店或一些代購者發(fā)送各類貨物信息。如有朋友圈的人選定了貨物,,她再通過網店或者代購者掃貨,,進而再轉賣出去。所以在購物中間,,她只是起到宣傳的作用,,對于貨物是真是假,她說并不知情,,甚至稱有時自己都沒見過該商品,,只是幫忙轉發(fā)圖片。如果幫某網店賣一件價格為二三百元左右的商品,,中間能賺到幾十元的傭金,,如果生意好的話,一個月能掙個一千多元。這種銷售方式僅是自己在朋友圈 運行,,又不必承擔什么風險,。當談及在所售商品中如遇到假貨怎么辦?黃女士便岔開了話題,避而不談,。
購買“微銷”產品 市民還需謹慎
據微信用戶“xitingXXX”介紹,,在微信營銷中,有些不法分子專門主動加顧客,。他們通過溫情,、關心等話語先與顧客進行良好的溝通,并打著專門代購,、代銷某品牌的名義,,本身沒有任何貨物和進貨渠道,如果有客戶下訂單,,并匯款到賣家時,,他們會立即拉黑客戶。
對此,,記者咨詢了山西師達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他介紹,類似個人在微信銷售的這種方式,,對消費者而言沒有任何法律保障,,市民對此應提高警惕;如果消費者已將錢匯入微信賣家的銀行賬戶后,發(fā)現(xiàn)賣家沒有發(fā)貨或者買到貨物是假貨,,消費者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消費者要謹防微信銷售方式滲入到更多朋友圈中,,以減少上當受騙的機會,。
(記者 祁欣)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