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拼一年的適齡青年,,春節(jié)假期回到家中感覺到的不是傳統(tǒng)春節(jié)的氣氛,,而是遭遇“被相親”的煩惱,使得很多年輕人對春節(jié)回家產生恐懼,。
襄汾的李苗今年23歲,,畢業(yè)后去了北京打工,正月初五才坐火車回家與家人團聚,,原本想著趁春節(jié)假期好好陪陪父母,,沒想到卻被父母安排的“相親”全部占去,最后導致與父母產生矛盾,,迫使李苗在假期還沒結束便離開了家,。
李苗告訴記者,她初五下午14時回到家中,,父母親就安排相親,,讓她趕快洗漱,換上一身整潔的衣服,,等待與相親對象見面,。
為了讓母親高興,李苗按照父母的要求打扮了一番,。不一會兒,,在媒人的帶領下一個比李苗大兩歲的小伙子來到了她家,簡單地見了下面,,在媒人的介紹下,,大人們之間相互寒暄了幾句,而她只回答了大人們提出的幾個問題,,并沒有與對方溝通,,短短不到半個小時,第一撥離開了,。沒過半個小時,,又來了一撥。
李苗告訴記者,,從正月初五回家到正月十一,,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她就在父母的安排下見了8個男孩,,雙方見過面后,在家長的撮合下,,相互留下的電話號碼以及QQ號等通訊方式,。“這幾個男孩都是鄰村的,,長相都差不多,,但按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來看,只有一個長相,、個頭等方面比較符合,。”李苗說,,在隨后幾天的聊天過程中,,由于陌生的原因,她發(fā)現,,相互之間的話語比較少,要了解對方脾氣,、性格也不是能通過只言片語就能了解的,,所以她拒絕了這些相親對象。
在所有相親過對象中,,哪個長什么樣自己都有些混淆,。李苗說,在相互發(fā)信息的聊天中,,都要先聲明,,是哪天見過面的,是哪個地方的人,。
“不是見過的這些人都不好,,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相互了解?!崩蠲绲莱隽怂恼鎸嵪敕ā,,F在的社會已經不是一見鐘情就開始交往的年代,而是知根知底才交往,。
李苗說,,自己才23歲還年輕,不著急結婚,,可是生在農村的父母卻不這么認為,,父母總說,農村像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早已經結婚,,甚至都有了孩子,,再不結婚就成了大齡女,,到時候想找都找不下。
李苗的父母親比較傳統(tǒng),,也不希望女兒嫁得遠,,所以才這么著急給她介紹對象,從李苗進入20歲的門檻,,每年春節(jié)回家父母都會張羅相親,,沒想到今年更著急。
經過一個星期與家人的團聚,,李苗與父母的交流因為“相親”變得越來越少,,最后連在一個桌上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與父母對話三句不離相親的話題,,一個簡單的相親卻讓一個和睦的家庭爭吵不休,,這是李苗最不愿意看到的。
為了緩解家庭矛盾,,李苗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車,。在火車上李苗給父母親發(fā)信息稱,對不起他們,,希望他們能理解女兒的苦衷,。(記者 趙億平)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