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舍得用孩子
郭璞
幾天前,,讀到了這樣一篇文章。一位癌癥媽媽,,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女兒,在癌癥復發(fā)之后就一直想給女兒留點什么,。最后,這位媽媽的選擇是,,教女兒做飯,、洗衣和打掃等家務活,這樣她離開后,孩子也能照顧了自己,。女兒兩歲時,,媽媽開始教她洗自己的襪子,女兒的小手搓得通紅,,把沒洗干凈的襪子曬在太陽底下,一旁的媽媽沒有幫忙,,而是笑著鼓勵,。在媽媽的陪伴和示范下,經(jīng)過3年的學習,,孩子在5歲的時候就學會了自己做飯,、洗衣這些家務活。孩子5歲生日后不久,,這位媽媽在家人陪伴下離開了人世。
聯(lián)系時下,,不少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績,,除了學習,不讓孩子做任何家務,。所以,,許多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根本不知道家務活是怎么回事,,自然什么也不會干、什么也不愛干,。這也就造成了許多大學生剛入學的時候特別苦惱,,因為遠離父母,他們必須自己整理床被,、洗衣服,、刷鞋,,但是這些基本的家務活他們從沒干過,所以鬧出了許多笑話,。
不讓孩子干家務,,大人總以為這樣做是愛孩子,殊不知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力,。
其實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看著大人干活自然會想著去模仿,,如果引導適當,,他就會喜歡上勞動。一個孩子通過勞務活被大人認可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偉大,,進而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并且產(chǎn)生強烈的責任感,。從這個角度講,,讓孩子從小學習做家務,其實不只是為了分擔父母的辛勞,,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
假期是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機。如今孩子們已進入寒假模式,,家長們要舍得用孩子,,適時讓孩子補上勞動這一課,給其鍛煉,、實踐,、展示本領的機會,這樣他們才能有生存的本領和抗風險的能力,,當他遠走高飛時,,我們心中就會多幾分欣喜而少幾分擔憂。人的一生都在路上,,與其送孩子一雙名牌鞋,,不如給他一雙能走路的腳。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