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護士,,是什么樣的呢?
一襲白衣,一頂燕尾帽,,最純粹的色彩,,最讓人心安的形象。
他們平凡且忙碌,,護理在病床前,,穿梭在病房間,,旦復旦兮,年復一年;
他們平凡而偉大,,雖為凡人之軀,,卻以護佑生命為使命;
他們是產(chǎn)房里“世上第一個擁抱你的人”,是搶救中與病魔,、死亡角力的戰(zhàn)士,,是疫情與艱險時選擇逆行而上的無畏勇士,也是病痛與無助時給予希望的健康守護者……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鞍滓绿焓埂笔菍λ麄兊挠芍园劇?/p>
堅守初心,,篤行守護,,身著白衣,心有錦緞,。5·12國際護士節(jié)來臨之際,,讓我們通過幾位來自不同崗位護士的講述,一同感受天使的溫情和大愛,。
市中心醫(yī)院安寧療護中心護士長宋淑英:
堅守是最長情的告白
“護士長,,您快來看看!”“我媽特別煩躁,是哪里不舒服嗎?”5月4日,,在市中心醫(yī)院安寧療護中心長期護理病區(qū),,護士長宋淑英剛從一間病房走出來,就被另一名焦急的患者家屬匆匆叫走了,。
這是一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此時正來回晃動著自己不太靈活的肢體,嘴里發(fā)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聲音,。宋淑英僅看了一眼,,便找準了問題關鍵,一邊吩咐家屬拿來便盆,,一邊協(xié)助患者完成如廁,。患者的情緒回歸平靜,,滿頭大汗的家屬也放下心來,。
宋淑英能在極短時間內(nèi)作出精準判斷,幫助患者解除難言之痛,,得益于她40多年的護理工作經(jīng)驗,。因為向往“一襲白衣,、救死扶傷”,她始終堅守在臨床第一線,,從最初的大外科走向中醫(yī)科,、血液凈化中心、內(nèi)分泌科,、心內(nèi)科,、腫瘤科等多個科室,帶出了一支支業(yè)務精湛,、技術過硬,、充滿愛心的護理團隊。
“護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在于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減少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边@是宋淑英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她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十多年前,,她在腫瘤科工作時,,發(fā)現(xiàn)一些患者因長期化療導致局部皮膚組織損傷和潰爛,便主動請教省外大醫(yī)院的護理專家,,積極引進了保留時間長,、可防止藥物外滲的PICC置管術。
但是,,宋淑英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一大難點:前端開口的導管不夠順滑,,容易導致送管困難;末端開口的導管能夠改善送管難題,但是費用相對高昂,。她不愿給患者增加經(jīng)濟負擔,,便苦思冥想,、反復實驗,,最終找到了一個好辦法。她將導管內(nèi)的支撐導絲更換為手術常用的泥鰍導絲,,不到一分鐘就順利完成了置管術,,不僅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還確保了操作的安全性,。
“把‘不順手’的東西改造一下,,既能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又能減輕患者痛苦,、節(jié)省醫(yī)療費用,?!边@件事給了宋淑英很大啟發(fā),她將創(chuàng)新思維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夜以繼日攻破了一道道技術難題,,完成新型PICC導管、預防靜脈炎的泡沫敷料,、醫(yī)用搶救護理推車等17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和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在我市率先開展多項PICC置管新技術,并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級榮譽。
“只要對患者有益,、有利,、有效,我就愿意去嘗試,、學習和探索,。”宋淑英始終保持這個信念,。如今,,臨近退休的她依然保持著一股沖勁,帶領著新團隊奮勇向前,,推動安寧療護,、長期護理等新型服務朝著更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目標邁進,,用愛和溫暖守護生命的尊嚴。
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yī)院兒二科護士馮玉:
用無私的愛治愈患兒
5月6日,,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yī)院兒二科護士馮玉像往常一樣,,輾轉于病房與護理站之間,重復著發(fā)藥,、打針,、量體溫、做霧化等繁瑣而細致的工作,。盡管忙碌不止,、步履匆匆,她的臉上卻一直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就像一縷陽光溫暖著患兒的心田,。
人們都說,做護士難,,做兒科護士更難,。面對不會表達,、不肯配合的患兒,以及焦慮不安,、擔憂不已的家長,,馮玉不僅要掌握過硬的專業(yè)技術,還要付出十足的愛心與耐心,。
在這里,,前一秒還風平浪靜,后一秒便 “急風驟雨”,。一名患兒因恐懼輸液,,在病房里大哭大鬧、又踢又打,,父母怎么哄都哄不住,、怎么按也按不住,不由急得直跳腳,。馮玉趕緊上前,,先是柔聲勸說家長不要“硬來”、調(diào)節(jié)好情緒,,接著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玩玩具等方式轉移患兒的注意力,。
“寶貝,,阿姨已經(jīng)給你扎好針了,是不是一點也不疼呀?”“真的不疼,,我以后不害怕了!”當患兒放下戒備后,,馮玉“精、準,、快”地完成了靜脈穿刺,。這個小妙招,不僅消除了患兒對醫(yī)院的恐懼心理,,還增加了家長對護士的信賴與認可,。
馮玉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初衷,就是源于對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她用無私的愛“治愈”患兒,,也被患兒的單純美好“治愈”著,。兩年前,,馮玉發(fā)現(xiàn)病房里來了一名留守男孩,性格內(nèi)向且不愛說話,,總是躲在奶奶懷里,,從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她便常常抽出時間和精力,像媽媽一樣陪伴和照顧男孩,,使男孩的性格日漸開朗起來,,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出院之時,,男孩緊緊抱住馮玉,,情不自禁地叫了一聲:“媽媽!”
這聲“媽媽”久久縈繞在馮玉心頭,帶給她無盡的感動和無窮的力量,,激勵著她繼續(xù)無怨無悔地堅定前行,。馮玉說:“從事兒科護理工作18年了,我從不覺枯燥,,也沒想過放棄,。只要自己精心護理的患兒完全康復、露出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向往和追求,。”
心中有愛,,春暖花開,。在馮玉看來,兒科護士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職業(yè),,她要把自己對這份職業(yè)的深刻理解,,落實在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日子、每一件看似細微的小事上,,全力守護好每一名患兒的健康。
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護理組組長曹耀民:
救死扶傷的“男丁格爾”
一說起護士,,人們總會想起頭戴燕尾帽的溫柔女護士,,而如今,,越來越多的男性也邁入了護理崗位,他們被稱為“男丁格爾”,,曹耀民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35歲的曹耀民是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護理組組長,、主管護師,,提起成為男護士的歷程,,他至今記憶猶新:“一開始接觸這個行業(yè),,是本著好就業(yè)來的,。然而從2011年7月18日開始在市人民醫(yī)院從事護理工作以來,我越來越離不開這份職業(yè)了,?!?/p>
在曹耀民看來,也許懵懂入行,,也許負重堅持,唯有“熱愛”讓他竭盡所能為生命奔赴,。
一次深夜時分,,急促的救護警笛劃破夜空,53歲的李大叔被推到急診搶救室,?!八羌依锏捻斄褐?,平時身體都很好,求求你們了,,一定要救活他!”李大叔的親友發(fā)出了撕心裂肺的求救聲,。
當時,,李大叔幾乎沒有任何生理反應,,基本已是院前死亡狀態(tài),但是抱著對生命的負責的態(tài)度,,正在值班的曹耀民果斷上前搶救,。
在呼吸機輔助通氣,、電除顫的同時,,曹耀民開始給李大叔徒手進行心肺復蘇,,每分鐘120次的按壓,,不一會兒就累脫力了,,同事趕緊頂上來,。他休息片刻后,,再替換同事接著進行心肺復蘇,。
40分鐘過去了,李大叔僅有轉瞬即逝的微弱心臟電生理活動,,依然沒有心跳和呼吸,。但是看著患者偶有的室顫,,曹耀民心想也許會有奇跡,,于是咬了咬牙,指揮大家繼續(xù)搶救,。
“滴!滴!滴!”隨著心電監(jiān)護儀響起,,近一個小時的持續(xù)復蘇搶救,,數(shù)千次的胸外按壓,,在毅力與汗水的交織下,憑著一腔“熱愛”,,曹耀民和“戰(zhàn)友”們終于把李大叔給搶救過來。那一刻,,他累癱在地,但內(nèi)心卻被救死扶傷的成就感填滿,。因為,所有的一切終不負對生的執(zhí)著,,對生命的“熱愛”,。
兩個月后,,在其他科室經(jīng)過后續(xù)治療,,李大叔終于康復出院了。他專門來到急診科,,給醫(yī)護人員送上了一面錦旗,,“是你們的永不言棄,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謝謝你們的救命之恩!”
曹耀民表示:“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急診科上演,,但每一次的驚心動魄,每一次的披荊斬棘,,每一次的精疲力竭,,換來患者那重新響起的心跳聲,,那一刻,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面對每一次的生死角逐,,我都會全力以赴,因為生命值得熱愛!”
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護士長張淑芳:
患者堅實貼心的依靠
5月5日,,在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病區(qū),,一名腦出血患者因無法自主進食,需要留置胃管來維持機體營養(yǎng),。但是,,患者情緒高度緊張,,導致頸部肌肉緊繃,,頸部難以前屈,給插管工作帶來了重重困難,。
“別擔心,,放輕松!”“很快,,您就能‘吃’上飯了!”神經(jīng)內(nèi)科護士長張淑芳沒有放棄,,一直耐心安慰患者,,在患者情緒逐漸放松,、做出吞咽動作時,,瞅準時機順勢從鼻腔插入胃管,。這番專業(yè)又機智的操作被家屬看在眼里,、暖在心頭,,他們由衷地伸出大拇指說:“張護士長護理技術一流,,對患者高度負責,,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張淑芳今年42歲,,從事護理工作已有19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護理和管理經(jīng)驗,。在神經(jīng)內(nèi)科病區(qū),哪里有病情危重的患者,,哪里有解決不了的護理難題,,她的身影就出現(xiàn)在哪里。她不僅是科室護理團隊的“定海神針”,,也是患者堅實而貼心的依靠,。
這里主要收治腦梗死、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患者和眩暈疾病患者,,且大多患者意識不清,、肢體偏癱、不能自理,。張淑芳24小時“在線”,, 即使半夜接到電話也會匆匆趕來醫(yī)院。她說,,時間就是大腦,,對于病情瞬息萬變的急危重癥患者,必須密切監(jiān)測,、精準研判,、及時處置。
有一次,,早已過了下班時間,,張淑芳仍在科室忙碌,突然聽到走廊里傳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她和幾名夜班護士飛奔而至,,發(fā)現(xiàn)一名腦卒中患者食用雞蛋羹時發(fā)生誤吸,出現(xiàn)了喘息不能,、神志不清等窒息癥狀,,情況十分危急。
張淑芳當機立斷,,帶領護士們先是為患者清理口腔,、開放氣道,接著為患者拍背,、吸氧,、心電監(jiān)護、建立靜脈液路等,,緊密配合醫(yī)生完成緊急搶救工作,,爭分奪秒挽回了一條生命。看到患者轉危為安,,家屬流下感激的眼淚,,張淑芳的職業(yè)成就感油然而生。
“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每一位患者負責,,盡心盡力為他們解除痛苦?!睆埵绶荚鞠氘斠幻處?,卻在填報志愿時選擇了“護理”,但她堅定地認為自己選對了,。她說,,護理工作是一項平凡的工作,雖不會光芒萬丈,,但可以溫暖人心,。她會帶領護理團隊與時俱進,進一步做精??谱o理,、做強服務特色,為更多家庭點亮希望,。
市人民醫(yī)院胸心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主管護師張瑞雪:
不離不棄喚醒“植物人”
今年33歲的張瑞雪是市人民醫(yī)院胸心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主管護師,,別看她年齡不大,卻是重癥護理崗位上工作十年的“老兵”了,,有著豐富的護理經(jīng)驗,。
“重癥監(jiān)護室是封閉式管理的特殊病房,,我們面對的幾乎都是昏迷患者,,不僅要照料他們的吃喝拉撒,更為重要的是要細心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的蛛絲馬跡,,讓他們盡早得到治療?!睆埲鹧┙榻B。
有一次,,35歲的大車司機高師傅因突發(fā)胸腹主動脈夾層,被送至市人民醫(yī)院救治,,手術后雖然成功解除了致命風險,,但他卻陷入了持續(xù)昏迷中。
高師傅體型偏胖,,體內(nèi)痰多且無法自主排痰,,極易引起窒息危險,,每天12次的翻身拍背排痰是必不可少,。由于高師傅太重,,每次張瑞雪都得叫同事們過來幫忙,,大家使出全身力氣才能完成翻身,,然后進行拍背,、排痰,、吸痰,。每天8時、11時,、14時,、17時、20時,,她都會貼心試好溫度后,用注射器給高師傅喂飯,、喂藥。5時許,、13時許進行清潔護理,,22時許還要追加一次口腔護理,。
一轉眼,,高師傅昏迷一個月了,他的家人都已經(jīng)絕望了,,而張瑞雪卻沒有絲毫懈怠。
一個多月后,,在吸痰過程中,,張瑞雪發(fā)現(xiàn)高師傅手上有了微弱的動作,便大聲呼喚其名字,,又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雖然沒有睜開,,但是眼球卻在轉,。這讓張瑞雪欣喜萬分,一個多月的努力付出沒有白費,,她立即將這一情況告知了醫(yī)生和家屬,。隨后,經(jīng)過五六天時間的對癥治療,,高師傅終于醒了過來。
“我要喝飲料,,去給我買紅茶,、綠茶!”蘇醒后的高師傅大腦和記憶處于混亂狀態(tài),,經(jīng)常會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拔夷芾斫饽愕男那?,但現(xiàn)在你的身體處于恢復期,喝飲料不利于健康,,等你出院時我給你買,。”張瑞雪耐心地引導他,。
在張瑞雪的精心照顧下,,很快高師傅病情趨于平穩(wěn),,轉入了普通病房,。出院時,,高師傅和愛人專程回來送上了錦旗和感謝信,,他們激動地表達謝意:“多虧了你的不離不棄,要不我們這個家就散了!”
張瑞雪說:“剛開始工作時,,前輩告訴過我,,人在做天在看,重癥護理工作是個良心活,,要把病人當成親人,,想想他們是你的親人的話你會如何去照顧他們。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工作中把患者當成親人,,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透析室副護士長房彥玲:
堅持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
5月5日一大早,,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透析室副護士長房彥玲,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透析室,,有條不紊地和同事們將36臺透析機的透析管路安裝好,,預沖生理鹽水,等待上機,,在機器運行的聲音中,,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血液透析是尿毒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也是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各種中毒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梢哉f,小小的血透室承載著透析患者的全部希望,?!敝芤坏街芰繌┝崦刻?時都會準時到崗,,一年四季,,無論節(jié)假日,雷打不動,,這一堅持就是16年,。
“血液透析專業(yè)性很強,在這里,,每件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小事,,都是關系患者生命的大事?!弊鳛橐幻甘易o士,,房彥玲堅持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容不得自己有半點差錯,。她無微不至地照顧患者,,苦練護理技能,練就了“一針見血”的本領,,無論是人造血管,,還是自身血管,都能精準下針,。
上機完成后,,房彥玲又開始為自己負責的患者量血壓、觀察生命體征,、巡視體外循環(huán)運轉情況,。這時,,患者張阿姨經(jīng)常會趁機將自己帶的棒棒糖塞到房彥玲兜里,房彥玲也總會等她睡著了再把棒棒糖放回張阿姨的袋子里,。
“長期病痛折磨讓患者情緒很不穩(wěn)定,。”房彥玲不僅要求每一名護士所有的護理操作盡力減輕他們的痛苦,,還以身作則做好各項護理工作,。
曾多少次,患者在透析中突然發(fā)生低血壓反應發(fā)生嘔吐,房彥玲總是毫不猶豫及時為患者清理嘔吐物;有的患者出現(xiàn)肌肉痙攣,,疼到大汗淋漓,,房彥玲總會第一時間為患者快速松弛肌肉,時常是患者的肌肉松弛了,,她的手卻抽筋了;房彥玲還會為沒有陪護的患者買飯,,幫助行動不便患者上下機……多少次她半夜從熟睡中起來,踏著星光在只有她一個人的街道急速前行,,趕到醫(yī)院為急重癥患者緊急治療,。
每當患者轉危為安時,每當見到患者臉上的笑容時,,每當聽到患者或家屬真誠地說一句“謝謝”時,,房彥玲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
11時到13時,,第一批患者透析完成,,房彥玲需要根據(jù)下一批病人的個體差異,改變透析方式,、透析模式,、治療參數(shù),為機器消毒,、自檢,、安裝透析器、預沖管路,、引血上機……再繼續(xù)下一批治療,。機器不停,房彥玲的步伐不停,,手上的操作也一刻不停,。
十幾年如一日,天天如此,。房彥玲總是說,,她很普通、很平凡,。但她照顧的病人們,,從來不覺得她平凡,,因為她用自己樸實的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大愛無疆。
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yī)院產(chǎn)房助產(chǎn)士李婷婷:
做產(chǎn)婦最有效的“定心丸”
“大口吸氣,,往下用力,?!薄皥猿肿?,再加把勁?!薄凹佑?,馬上就要見到寶寶了……”5月6日凌晨4時許,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yī)院產(chǎn)房里,,助產(chǎn)士李婷婷用堅定的目光,、貼心的話語、溫暖的雙手,,為產(chǎn)婦增強自然分娩的信心與力量,。
這里見證著一個又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承載著每個家庭最美好的期待,。而這份期待,,正是助產(chǎn)士沉甸甸的責任。李婷婷從事助產(chǎn)工作13年,,每天穿梭于分娩室和待產(chǎn)室之間,,胎兒的心跳、產(chǎn)婦的安全時刻牽動著她的每一根神經(jīng),。她不僅要監(jiān)測胎心,、觀察宮縮和產(chǎn)程、疏導產(chǎn)婦焦慮情緒等,,還要隨時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異常和緊急情況,。
一次,李婷婷為一名產(chǎn)婦檢查宮口時,,觸摸到條索狀物且有明顯血管搏動,,隨即作出準確判斷——臍帶脫垂。一旦臍帶血完全阻斷,,會造成胎兒窒息,,甚至宮內(nèi)死亡。危急關頭,,李婷婷用手緊緊托住胎兒頭部,,并及時通知了值班醫(yī)生。多個科室通力合作,,為產(chǎn)婦實施了緊急剖宮產(chǎn)術,。
李婷婷的豐富經(jīng)驗,、高度警覺和敏銳判斷,為手術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迎來了母子平安的圓滿結局,。而她在30分鐘的手術時間里,全程保持著半蹲,、弓腰,、手托胎頭的姿勢。聽到寶寶啼哭時,,她顧不得胳膊酸痛腿發(fā)麻,,又迅速給寶寶清理口腔、擦凈身體,,稱體重,、量身高、裹上包被,。
在迎接生命的第一站,,難以預測的“突發(fā)”狀況時有發(fā)生。助產(chǎn)士的陪伴,、安慰和鼓勵,,就是產(chǎn)婦最有效的“定心丸”。幾年前,,一名聽障產(chǎn)婦分娩在即,,因無法掌握使勁的要領而焦躁不安。李婷婷先是握了握她的手,、給出鼓勵的手勢,,接著又在紙上反復寫著各種技巧和方法,用有力的文字告訴她:“你是位勇敢的媽媽,,一定可以成功!”
最終產(chǎn)婦順利誕下了一名可愛的寶寶,。當李婷婷將擦凈的寶寶抱到產(chǎn)婦懷里時,產(chǎn)婦強撐著虛弱的身體,,用雙手做出感謝的手勢,,并不停地親吻自己的孩子??吹竭@一幕,,李婷婷的雙眼濕潤了。她說:“我多么幸運,,能成為一名助產(chǎn)士,,見證著一個個母愛至深的偉大瞬間。”
李婷婷用愛心溫暖著每一位產(chǎn)婦,,用雙手托舉起初升的太陽,。每每看到一張張干凈紅潤的小臉,她滿身的疲憊就會煙消云散,,眼里,、心里只有幸福、快樂和喜悅,。
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外科護士長曹月華:
“一米幫助”換來滿意
“早上好!奶奶,,今天還疼嗎?”
“今天要做手術,提前做一下術前的功能鍛煉……”
5月6日7時40分,,在完成交接班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外科護士長曹月華來到病房,對重點病人的夜間情況進行了解,,觀察術后患者傷口、引流液管路的固定情況及功能鍛煉效果,,為當天手術的患者進行術前準備工作和相關檢測,,為第二天手術的患者進行術前宣教……曹月華堅持每天巡視患者,關注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變化,,通過每天和患者的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與責任護士制定詳細護理計劃,解決臨床護理中的疑難問題,??剖胰藛T不足,她主動承擔科室多項工作,,始終堅持工作在一線,,在她的帶領和感染下,科室護理人員干勁十足,,服務意識增強,,贏得了病人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用十分愛,,讓三冬暖,。以十米關注、三米問候,、一米幫助,,換來患者的滿意與健康?!辈茉氯A一直堅持“以人的健康護理為中心”的理念,,視患者為親人,全心全意地為患者服務。
2022年11月,,該科為一名91歲的老人行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后康復很關鍵,,老人兩個女兒年齡也大了,,無法替老人翻身,曹月華除了及時幫老人翻身,,只要有時間就會跟老人聊聊天消除老人焦慮,。2023年2月1日,老人再次摔傷,,假體周圍骨折,,術前存在低蛋白血癥、貧血,、低鈉血癥,,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有肺栓塞的風險,?!币话慊颊呤逄熳笥蚁麓玻驗楹ε滤?,老人二十天都不愿意下床活動,。曹月華這次跑得更勤快了,沒事就陪老人聊天,,抬老人去曬太陽,,做功能鍛煉操,慢慢幫老人增強信心,。老人出院當天一直抓著曹月華的手說謝謝,,老人的兩個女兒也激動地表達謝意。
“要用更多的耐心與患者溝通,,才能知道患者真正的需求,。”曹月華一直加強人文學科知識的學習,,自覺增強自身的人文修養(yǎng),,用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的生理,、病理,、心理問題,并正確運用外科護理學的知識和技能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以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情感鼓舞患者,增進護患之間的情感交流,取得患者主動積極的配合,。
作為科室護理崗位的管理者,、督導者,曹月華努力提高護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急救處理的能力??剖沂罩文姆N疾病病人,、出現(xiàn)什么異常情況,就培訓并考核哪方面的知識,,提高了護士的核心能力,。隨時抽查護士的技能操作,逐步提高年輕護士的??谱o理水平,,達到了全科人員操作標準化、服務人性化,,
在多年的護理工作實踐中,,曹月華一直用飽滿的熱情、溫暖的語言,、真摯的眼神、嫻熟的護理技術為每一位患者解除病痛,,她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勤奮、善良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大家,,使醫(yī)院外科的各項護理工作迅速發(fā)展,,打造出一個專業(yè)技術過硬的護理團隊。
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臨床心理科護士張國靜:
用愛點亮生命之光
今年28歲的張國靜是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臨床心理科的護士,,4年前,,剛踏上精神科工作崗位的她內(nèi)心也很忐忑,擔心自己無法護理好病人,,更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
經(jīng)過臨床護理這4年的“摸爬滾打”,當初心中的擔憂早已煙消云散,,她每天穿梭在病房,,給精神障礙患者喂飯、喂藥,、清潔衛(wèi)生,、心理疏導等等。昔日懵懂無知的新人早已歷練成了獨當一面的護理能手。
去年8月,,40多歲的劉女士因出現(xiàn)被迫害感以及自言自語等精神癥狀,,被送至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治療。初入病房,,劉女士以為家人拋棄了她,,總擔心有人要害她,情緒異常暴躁,、憤怒,,她愛人都無法靠近。張國靜推門想進去安撫一下,,劉女士卻大叫著“你滾出去”,,順勢扔過來一個水杯,砸到了她,,瞬間張國靜干凈整潔的護士服上滿是水漬,。
張國靜來不及更換衣物,她同聞聲趕來的值班醫(yī)生和護理同伴們一起安撫,、協(xié)助劉女士服藥,,即使在服藥后,劉女士依然處于興奮狀態(tài),,一直從入院當天的上午持續(xù)至下午,,為了保證劉女士的入量,張國靜護士仍然耐心地勸導安撫病人:“你看都這么長時間了,,口渴了吧!”說著,,就遞過去一杯溫水,劉女士接過了后一飲而盡,。
第二天中午,,劉女士癥狀仍未緩解,始終不肯自行進食,。張國靜端著飯送至她面前說:“你入院也有一天了,,多多少少吃點飯,吃飽了才有力氣,?!币环瑒裾f后,劉女士也感受到了她的拳拳善意,,終于開口吃飯了,。在張國靜一次次不厭其煩地疏導下,慢慢地劉女士開始認可她,。
隨著治療的深入和日復一日的護理,,很快劉女士的癥狀有所減輕,,也能經(jīng)常出來走動了。張國靜在值班的時候經(jīng)常會和她一起聊天,,也會給她分享食物,,讓她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出院時,,劉女士愧疚地對張國靜說:“真是對不起,,剛來的時候我還拿水杯砸你。你卻沒有計較,,還對我這么好,,能這么快康復我特別感謝你!”
“其實,精神病人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每一位患者的背后都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故事,他們更多的是需要我們的關心,、理解和包容,對他們多一點耐心,,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尊重和善意,,就能幫助他們早日康復?!睆垏o感慨地說,。
記者 侯秀娟 王德政 李 靜 閆晏宏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