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7月2日上午,,天色陰沉,。在市區(qū)平陽大橋西側(cè)以南200余米處,,只見粗壯的管道插入地下,,一直伸向地底十米處。這條管線被稱為“南城2號過河管”,,由地下深處穿越汾河,,擔負著向城區(qū)供熱的重任。
堪比三層樓高的管道深井中,,一個敦實的身影正手腳并用沿著井壁上的鋼筋爬梯向上攀爬,。這個身影是臨汾熱力公司運行保障部副部長謝興平,,他剛剛下井是為了查看作業(yè)環(huán)境,,看能否進行下一步的管道防水作業(yè)。
“可以下井開展作業(yè),,注意佩戴安全防具,。”剛剛爬上井口,,謝興平顧不得歇一下,,馬上走向工具車,一邊挑選工具一邊作出安排,。
運行保障部負責整個城區(qū)的熱力搶修,、檢修和外線巡檢,,謝興平作為分管搶修的副部長,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個搶修現(xiàn)場,。
搶修工作往往發(fā)生在天氣最冷的時候,。謝興平說:“一般天氣越冷,管道的相對溫度越高;管道溫度越高時,,越容易出現(xiàn)問題,。”
今年1月份,,在市區(qū)鼓樓西大街西趙小學對面的一個下水道處,,白色的熱氣從井蓋涌起,運行人員在常規(guī)巡查時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通過主控中心將任務(wù)派到運行保障部,。謝興平到達現(xiàn)場一看,立刻判斷是此處的一條補水管道出現(xiàn)漏點,,他說:“這條管線承擔著107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涉及上萬戶群眾取暖,必須立即尋找漏點,,開挖維修,。”
下到管道井里用手電一看,,只見小股熱水沿著熱力管道的保溫層流出來,,卻無法判斷漏點在哪里。謝興平拿出測漏儀,,貼在耳朵上一點點向前找去,。找到漏點后,他立刻組織開挖,,焊接,,全力投入到搶修工作中。
經(jīng)歷了14個小時的緊張搶修,,凌晨3時,,這條補水主管道恢復供熱。類似這樣的搶修,,每個供暖季謝興平都會參加20余次,。
“冬天供暖時必須24小時值守,確保第一時間處置險情;非供暖時間,,我們主要是檢修設(shè)備,,比如更換管道、閥門等,,進行‘冬病夏治’,?!敝x興平說。
謝興平是從一線成長起來的技術(shù)型管理人員,,他2008年進入熱力公司時是一名電焊工,,躺在坑底焊管線的工作,他一干就是五年,,后來,,又分別擔任過檢修主管、巡檢主管,。長期堅守在搶修一線的工作經(jīng)歷,,讓他對安全格外重視。
“搶修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是下井,、測漏,、開挖、焊管,、檢測,,時間久了,有人對安全操作有所松懈,,對此我是堅決不允許,。”謝興平說,,安全無小事,,再細微之處也不能放過。
謝興平抓起安全來絕對是鐵面無私,。管道井由于長期封閉,,極易產(chǎn)生有毒氣體,下井前必須進行空氣檢測,,有一次,,一名搶修員拉開井蓋就要下,被謝興平一把拽回來;高空作業(yè)必須佩戴安全繩,,面對一名沒有佩戴齊全就要往上爬的搶修員,,謝興平堅決攔下;電焊作業(yè)時焊花飛濺,存在引燃起火的風險,,滅火器不到位時謝興平堅決不允許開始焊接;供熱時,,供熱一網(wǎng)的溫度高達90到100度,謝興平提前就把隔熱服,、隔熱手套擺放出來……
近段時間天氣炎熱,高溫預警天氣接踵而至,,謝興平卻更加忙碌,,大到管道更換,、設(shè)備維修,小到閥門保養(yǎng),、修繕門窗,,他依舊每天穿梭在城市中,步履匆匆去解決每一個問題,。
“供熱工作關(guān)系民生,。我們作為熱力人,心頭都應該有一份責任,?!敝x興平說,他將堅守一線,,盡心盡力工作,,為保障城市供熱管網(wǎng)的安全運行付出全部的努力,。
記者 柴云祥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