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江向記者展示自己收藏的陀螺。
張保江雖到知命之年,,但對陀螺的癡迷卻依然不減,。在張保江家中,,有大大小小十多個陀螺,,它們當中有木制的,、鐵制的,,分為單頭的,、雙頭的,,張保江為這些陀螺配備了各種各樣的鞭子,。他就是個老頑童,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到處是他的玩具,。”張保江的愛人一邊坐在沙發(fā)上繡十字繡,,一邊笑著說,。張保江則將陀螺一個個依次放到地上,擺成長長的一排向記者展示,。
“據說陀螺最早在晉國時期就已出現(xiàn),,當時叫‘獨樂’,,是陶制器具,后來發(fā)展到木制,、金屬制,,整體呈倒圓錐形,尖端位置安裝有滾珠或者針尖,,最早時只能在冰面上玩耍,,所以也叫‘冰尜’?!睆埍=嬖V記者,。
看著這一排大大小小的陀螺,張保江迫不及待地將它們一一介紹,。擺在最前面的是最大的陀螺,,用棗木制成,直徑為14厘米,,高18厘米,,整體重量有5公斤左右?!斑@個陀螺是花巨資從貴州買回來的,,當時是向貴州當地的一個陀螺高手討教玩陀螺技巧,覺得他拿的陀螺很特別,,就從他手中買了回來,,要想將這個陀螺打到轉起來,得用一米多長的大鞭子,,沒有一點功底的人玩不了這個東西,。”
邊說著,,張保江又從陀螺堆里拿起一個箍有鐵箍的陀螺,,仔細一看,這個鐵箍陀螺中間為空心,,只是在陀螺的上下兩端配了木制外殼,,陀螺腰部開一道口。張保江告訴記者:這個陀螺打起來帶哨音,,打得越快,,哨音就越好聽?!?br /> 接著,,他又像變戲法一樣從旁邊拿出了一個小陀螺,不細看,,根本不可能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制作精美的陀螺,,大小只有小拇指尖那么小,,用尺子一量,直徑只有1.5厘米,,高有2厘米,,凈重僅5克。
就在記者仔細觀察這個陀螺的時候,,張保江神秘地說道:它還能轉起來,,你信嗎?”說著,,他從包里掏出一截細細的皮繩,,一圈圈仔細地纏到小陀螺上,隨后使勁一甩,,小陀螺便在地上使勁轉了起來,。只見他揮起皮繩,,輕輕地對著小陀螺抽了幾下,,小陀螺便在地板上越轉越歡。張保江告訴記者:這種陀螺原來是在皇宮內院專門給嬪妃和皇子們在桌子上玩耍的,?!?br /> 張保江介紹,目前在全國已經有很多城市成立了陀螺愛好者協(xié)會,,有的地方還成立了陀螺比賽隊伍,,甚至有的地方學校也將陀螺列入了體育課的學習項目。同時陀螺也成了我國民運會的一項比賽項目,,但目前在我省還沒有統(tǒng)一的組織來系統(tǒng)地教大家怎么玩陀螺?,F(xiàn)在,張保江每天出去活動都背一個裝著陀螺的大包,,玩陀螺時,,只要有好奇的人上來湊熱鬧,他就會將自己包里的陀螺拿出來讓別人玩,,還教別人打法,。但如果對方想買他的陀螺,他就舍不得了,,不過他會告訴對方賣陀螺廠家的聯(lián)系電話和網址,。
采訪結束時,張保江告訴記者,,他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玩陀螺,,有一天能成立一個民間陀螺愛好者協(xié)會,也能去參加大型的比賽,,開開眼界,。(記者 王隰斌 尹飛)
【責任編輯: 高卓然】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