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山西省道德模范評選揭曉,,吉縣屯里鎮(zhèn)太度村農(nóng)民蘆來柱當選誠實守信道德模范,,實至名歸。
誠信作為一種價值觀,,它涵蓋著對真理的堅信、對社會的承諾,、對人文的關(guān)懷,。蘆來柱是個普通農(nóng)民,30多年如一日,,他知禮明信,,用金子般的誠信在人們的心中樹立了公民道德的價值標桿,他的精神就像黃土地一樣隱忍,、堅韌,、包容、厚重,、質(zhì)樸,。
童年多坎坷 多地奔波
蘆來柱的經(jīng)歷,多些悲愴的成分,。1958年,,一對山東夫婦逃荒至吉縣生下一個男孩,在這個男孩出生僅5個月大時,,母親不幸去世,。看著這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身在他鄉(xiāng)的父親無奈將他送給吉縣屯里一蘆姓人家撫養(yǎng),,當時,蘆姓夫婦還未曾生養(yǎng),他們對這個從天而降的兒子視同己出,,給他起名“來柱”,。之后,蘆姓夫婦又相繼生了幾個孩子,,但是,,這對善良的夫婦對來柱始終如一,來柱在蘆家度過了他清貧卻幸福的童年時光,。
蘆來柱8歲那年,,一對父子總來看望他,從大人們的嘴里得知,,那兩個人是在大寧一個林場工作的親生父親和二哥,,由于割舍不斷的親情,親生父親想把他要回去,。對于這個突如其來的父親,,來柱覺得特別陌生,他從心里不愿意接受突然出現(xiàn)就要帶他走這個的男人,。
再后來,,親生父親以奶奶病重,想在有生之年見見孫子為由,,把來柱“騙”到了大寧,。
這一去,來柱就被“軟禁”了起來,,根本沒有生病的奶奶,,親生父親不許他再回養(yǎng)父母家,并給他起了一個新名字“胡修坤”,。在這個新家,,胡修坤”還有5個一母同胞的哥哥姐姐。
沒有想到,,這份親情卻給來柱的身體造成了終身損害,。
由于水土不服,原本健康的來柱得了大骨節(jié)病,,無奈,,兩年后,生父將他送回山東的大兒子家調(diào)養(yǎng)身體,,由來柱的大哥照料他的生活,。可是,,在老家的生活也未能改變來柱的身體狀況,,生父又將這個最小的兒子接回到大寧,。
林場沒有上學的條件,來柱經(jīng)常喊著要回吉縣,,生父再次把兒子送到蘆家,。
闊別三年,養(yǎng)父母當時已經(jīng)育有5個親生孩子,,家里的經(jīng)濟也十分困難,,然而,熱情純樸的蘆家父母并未嫌棄這個已經(jīng)不再健康的大兒子,,再次熱情地接納了他,。而來柱,看到熟悉的山山水水,、鄰里伙伴,,忘卻了所有不愉快的記憶,再也不想離開,。他的心似乎終于靠了岸。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