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抓黨建,,讓基層組織活起來,;他興水利,讓地上物產豐起來,;他是襄汾縣衛(wèi)生局駐南賈鎮(zhèn)古縣村“第一書記”黃睿,,他的目標是——
村美人富路暢通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夏收時節(jié),,麥浪滾滾。6月12日,,記者來到襄汾縣南賈鎮(zhèn)古縣村,,在田間地頭,,看到金黃色飽滿的麥穗在陣陣微風中隨風浮動、收割機在麥地穿梭,、駐村“第一書記“黃睿與村民忙碌收割的身影……
在黃睿的協(xié)調下,,村里鋪設13000米地下管網(wǎng),,方便了村民澆地灌溉。圖為黃睿向村民師海飛詢問了解水利設施的使用情況,。
古縣村是個純農業(yè)村,村民451戶1230口人,,耕地面積3600余畝,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21戶56口人,。
75歲的貧困戶師英明說:“小黃書記經常到我家來看望我,,幫我解決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我見證了村里的變化和發(fā)展,,村里環(huán)境變得干凈,,老百姓澆地更加方便,,如今這道路馬上也修好了,大家積極向上,、齊頭并進,,這都靠小黃書記的幫忙呀,,他心中有黨、心中有民,,才能讓咱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
夏收期間,,村里的農活兒較多,,收麥、曬麥等場所經常能看到黃睿的身影,。
駐村一年多來,,在派出單位和村“兩委”的幫助下,,他強黨建,、促發(fā)展,、惠民生,,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重建兩委陣地,,固定每月兩次的“黨課日”,由村里的教師黨員講解國家政策,,學習優(yōu)秀黨員先進事跡;組織開展黨員結對幫扶活動,,建立“一對一”幫扶卡;邀請縣內電商進行農產品銷售模式介紹;興修水利,,協(xié)調聯(lián)系水利管道,,鋪設13000米地下管網(wǎng),使村里85%以上的土地“提檔升級”成為水澆地;積極聯(lián)系交通部門,爭取專項資金,,準備修通通村道路;利用電商平臺,,幫助果農銷售蘋果15萬公斤;組織村民開展果樹管理,、大棚種植,、無人機植保,、電商銷售等各類培訓學習十多次,參與人數(shù)達100多人;為村里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發(fā)展蘋果產業(yè),,用于“亮化、美化,、凈化,、綠化”工程,建設日間照料中心;爭取產業(yè)扶貧項目,,鼓勵貧困戶種植油牡丹,。
黃睿經常來看望村里的老黨員、貧困戶等,。圖為黃睿慰問75歲的貧困戶師英明,。
在農田里,駐村“第一書記“黃睿正在與村民師海飛探討種植中藥芍藥的前景與產業(yè)規(guī)劃,。42歲的村民師海飛種植中藥芍藥6畝,,今年已經是種植的第三年了,他指著不遠處的水渠口高興地說:“因為缺水,,以前咱只敢種小麥,,現(xiàn)在有了水渠,,我也種植了芍藥,,澆水灌溉方便多了,,以前種一畝小麥能掙800元,現(xiàn)在種一畝芍藥能掙5000元,,水利條件太重要了!”
兩年來,古縣村也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現(xiàn)已脫貧194戶,。該村村委會主任陳俊洋說:“黃書記來到咱村后,,與村委一起跑項目,,尋求專項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修道路,、修水渠,、美化村容村貌,讓老百姓澆地有保障,讓外來的企業(yè)愿意走進來,。相信在黃書記的幫助下,,我們村一定能早日脫貧!”
記者 鄭曉軍 劉靜 閆銳鵬 王婧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