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從聽不懂方言的“外來客”到老百姓口中的“自家人”,,從“無人理睬”的山東大漢到人人敬愛的第一書記,堯都區(qū)吳村鎮(zhèn)王曲村第一書記張鵬前后“待遇”的變化背后,,是這個曾經(jīng)不起眼的小村莊的華麗蝶變,。
一顆紅心跟黨走
近日,記者一行來到王曲村時,,村黨支部正在召開“改革創(chuàng)新,、奮發(fā)有為”大討論主題黨日活動,“兩委”班子成員,、各黨小組負責人,、黨小組成員等20余人沉浸其中,學習氛圍濃厚,。
而這樣的場景在兩年前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作為一個曾經(jīng)的村級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王曲村9年沒有發(fā)展過一個黨員,,經(jīng)濟發(fā)展原地踏步,,民生事業(yè)止步不前,老百姓頗有怨言,。
2017年6月,,張鵬就任王曲村第一書記。他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召開黨員大會時的場景,?!拔翌A(yù)想過,來參加黨員大會的人可能會比較少,,但是看到當時的場景還是懵了,。”看到破敗的屋子里零零散散坐著幾個人,,張鵬的心當下就涼了一半,。
“所幸,來參會的黨員都是黨小組組長,,這說明我們的黨員隊伍中還是有覺悟比較高,、黨性修養(yǎng)比較好的黨員,?!睆堸i決定以黨小組為單位去各組組長家中開黨會,一家一家跑,,慢慢摸清村子的脈絡(luò),。
“不是黨員干部不想做事情,而是他們不知道怎么做,,黨群關(guān)系不和,、沒有方向,干脆就什么都不做,?!睆堸i總結(jié)當時的情況說,“那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做通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喚醒他們的黨心,,為了老百姓,,擰成一股繩!”
半年后,抓住村“兩委”班子換屆的契機,,張鵬成功組建了王曲村新一屆“兩委”班子,,徹底解決了“兩委”班子不和導致工作兩張皮的問題。在他看來,,能在有限的第一書記任期內(nèi),,培養(yǎng)出一支敢闖敢拼、一心為百姓辦實事的核心隊伍才是對黨組織信任的最好回報,。
新一屆王曲村“兩委”在張鵬的帶動下,,黨支部隊伍日益完善,黨員結(jié)構(gòu)日趨合理,?!爸黝}黨日+”活動、民主生活會扎實開展,,“三會一課”制度得到嚴格落實,,“三簿一冊一臺賬”記錄工作步入正軌。為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張鵬嚴格按照黨員分類管理要求,,每月評比優(yōu)秀黨員,及時完成“智慧黨建”APP建設(shè)工作,,并督促支部按照黨中央“2344”發(fā)展黨員流程吸收年輕力量,,2018年順利發(fā)展一名正式黨員、一名積極分子,。
“現(xiàn)在的王曲村村‘兩委’班子一共有7個人,,3名老黨員,4名80后年輕干部,?!睆堸i介紹說,“村支部書記,、副書記,、2名村委委員把方向、掌大局,,是我們的定心丸,。村委會主任、副主任,、1名村委委員是新生力量的代表,,干勁兒足、敢創(chuàng)新,是我們的發(fā)動機,。全村黨員干部的心凝聚在一起,,勁兒往一處使,方向明確,、動力強勁,。”
已有82歲高齡,、但仍積極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的村民侯天管是一位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王曲村的變化他看在眼里,、寬慰在心里,。“黨員干部一定要堅持學習,,一旦懈怠了,,自我批評與自我反省的能力就會缺失,思想意識就要落后,。以前的王曲村就是個例子,,火車頭出了問題,火車肯定跑不動,?!焙钐旃苷f:“黨員定期集體學習,不僅是對自身黨性修養(yǎng)的提高,,更能通過學習的過程把黨員凝聚起來,。這是王曲村之所以能有今天這種變化的基石?!?/p>
一寸丹心解眾憂
2017年張鵬上任伊始,,正值澇季,王曲村因地勢問題和排水渠道年久失修,,導致積水過多,,需要把上游堵塞的垃圾及時清理掉,才能讓村中百姓免受水災(zāi)侵擾,。初來乍到的張鵬二話不說,,挽起褲腿,率先投入到疏通清理工作中,。
這一腳扎進的不只是澗河水,,也踏踏實實扎進了王曲村這片土地,扎進了王曲村老百姓的心里,。
“一個生面孔,,一個城里娃,能來干啥?”起初,和村子里的老百姓一樣,,村支部委員孫國平對新來的第一書記張鵬心存疑慮,。“可是看到他和我們一起下水,,挨家挨戶去村民家里排查險情,,我就覺得這個第一書記踏實、可靠,,是我們老百姓能指望上的人,。”
“剛開始我的工作開展得其實并不順利,?!睆堸i坦言,“語言不通就是第一個大難題,?!睆堸i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王曲村的一些方言對他而言就像天書,?!皠倎淼臅r候,我跟村支書通電話,,問他在干嘛,,他說他在‘捏末’(方言發(fā)音),我就愣住了,,不知道該怎么接話,,后來才知道‘捏末’就是收麥子?!比缃?,經(jīng)常入戶下地的張鵬已經(jīng)漸漸接受了這里的方言,時不時也能用夾雜著方言的“村普”跟村民們嘮家常,,儼然已成為王曲村的一分子,。
“當時這里的辦公條件還很簡陋,只有一張乒乓球臺,,村‘兩委’班子成員就圍坐在球臺四周開會,、討論工作……”王曲村村委會主任李晶晶帶著記者一行來到王曲村便民服務(wù)室:貧困戶脫貧組織保障圖、貧困戶脫貧目標任務(wù)圖,、王曲村監(jiān)督信息員工作職責……修整一新的便民服務(wù)室里,,各項制度上墻,靠墻站著的書柜里,,黨建規(guī)范,、產(chǎn)權(quán)改革,、脫貧攻堅、掃黑除惡……各項工作分門別類,、井然有序,。
在張鵬的記憶中,兩年前,,王曲村的民生改善工作就在這間只有一張乒乓球臺和幾個高腳凳的便民服務(wù)室起步,。
通過走村入戶,張鵬了解到,,冬澆一直以來都是困擾王曲村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難題,。在張鵬的建議下,村“兩委”班子決定開挖水渠保冬澆,。2018年1月,,王曲村投資2萬余元新開挖渠道500米,新建橋涵4座,。同年3月,又投資1萬余元修繕了紅旗路橋涵兩座,,實現(xiàn)了高灌澆地南北貫通,。這條水渠通進了王曲村老百姓的心底。
王曲村是堯都區(qū)“煤改電”“煤改氣”的重點村,,也是堯都區(qū)“煤改電”先行先試推進村,。面對時間緊、任務(wù)重的嚴峻形勢,,工作開展期間,,張鵬事無巨細,堅持每天到一線工作,,協(xié)調(diào)施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伐樹,、臺變位置選擇等引起的糾紛,及時為村民解決問題,,使王曲村成為“煤改氣”“煤改電”的示范點,。
硬化王韓路與富民路段、新建垃圾池8座,、為學校安裝防盜門窗,、硬化文化廣場300余平方米、修繕遮擋墻300余平方米……一系列民生實事的落地,,讓張鵬成為王曲村老百姓口中“離不了的人”,。
一片真心為民謀
兩年前,如果有人想來王曲村轉(zhuǎn)轉(zhuǎn),,怕是不好找到進村的路口,。
王曲村的門樓因修路被拆除,多年來無人問津?!伴T樓就好比是人的臉,,直接關(guān)系到別人對村子的第一印象。要想讓村子的村容村貌好起來,,得先拾掇拾掇咱的‘臉’,。”張鵬說這是自己修繕門樓的初衷,。
2018年年初,,通過“四議兩公開”制度,王曲村圓滿完成了門樓的修建,。但只有這一項顯然還遠遠不夠,,整頓村容村貌,要“面子”更要“里子”,。
“王曲村的東岳廟戲臺是現(xiàn)存的中國元代七大古戲臺之一,,2006年6月被認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建筑。但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建筑,,卻一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自小在王曲村長大的李晶晶至今仍記得幼時這座戲臺的繁華,。
“以前的東岳廟沒人管護,,村民可以隨意出入,去年,,在張書記的提議下,,村里聯(lián)合旅游部門對東岳廟重新進行了修繕和保護?!睎|岳廟看管人,、王曲村村民韓亞琴對記者說,“今年,,村里想通過東岳廟的影響力和鄰村一起抱團發(fā)展旅游業(yè),,這是好事兒,以后,,我們村子就不再是以‘爛’村出名了,,而是一個先進村、美麗鄉(xiāng)村,,我們老百姓臉上也有光,。”
據(jù)張鵬介紹,,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一戶兩人,,2018年,,因病致貧新增一戶三人。通過“2+1工作模式,,在”三支隊伍“及張鵬的幫扶下,,貧困戶不僅喜遷新居,還在代種豆角等政策扶持下得以穩(wěn)定脫貧,。張鵬等人還為新增貧困戶申請到大病救助1萬元,,并為他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組織黨員,、干部義務(wù)清掃,、粉刷墻壁、安裝鋁合金門窗,、購置棉被等改善他們的居住環(huán)境,。
在村民活動廣場跳舞的王曲村村民張銀翠見到記者,熱情地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村子干凈吧!是不是感覺像個小‘城市’?還不只這些呢,,我們村舉辦的活動也一個接一個,跟大家伙的光景一樣越來越紅火!”張銀翠掰著手指頭數(shù)著,,“正月十五鬧元宵,、三月八日婦女廣場舞大賽、東岳廟會舞龍,、女子威風鑼鼓比賽,,一個比一個熱鬧,?!?/p>
村里的變化村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笑容多了,,信心足了,但擔憂也一天天多了,。
“老百姓舍不得讓張鵬走,,經(jīng)常來問‘能不能讓他多干幾年’‘能不能讓他留下來’?!崩罹Ьдf,,“正是因為有了張鵬這樣的第一書記,咱們黨和群眾才越走越親,,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也才越走越寬!”
記者 段碧蓉 安月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