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農(nóng)民,唱的一嗓子好歌,,自從初中畢業(yè)學了個木匠的手藝后,,他勤勤懇懇地打拼生活,,但卻被別人說成是“另類”,,還有很多人說他神經(jīng),、有毛病,、憨憨,、不正常……他閑暇時總是往方圓十幾里地的村里跑,別人都說他一趟一趟的跑,,不知道要賺多少錢,,可他最近還在為給老父親看病四處借錢……在今年正月初五,別人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可他卻和媳婦在吵架……迷上了“聽故事”他叫袁建才,,曲沃縣的農(nóng)民,是一名木匠,,今年42歲,。初中畢業(yè)后,父親叫他學廚師,,雖然他不太喜歡,,但不愿意違背父親的意愿。后來他發(fā)現(xiàn)木工很吃香,,家家結婚辦喜事都要打家具,,于是就轉(zhuǎn)了行,拜師傅了學木工,。
上世紀90年代,,村里人結婚都要自己做一些新家具,袁建才和師傅一起去幫隔壁村的人家打家具,。那時候,,為趕時間,吃住都在主家家里,。晚上也沒啥干的,,村里有電視的人家也少,沒事他就找村里的老人嘮嗑,。什么村名的來歷,有什么名人,,出過什么大官,,甚至李闖王的財寶等等稀奇古怪的事情使袁建才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咱們村有好多人,,活著姓張,,死后牌位上就改了姓……”閑聊中一位老人說起了村里的一件稀罕事,而且還說得有名有姓的,,第二天他給師傅請了一會兒假,,專門去村里的張家求證了一下,果真如那位老者所說,,但是為什么會活著姓張,,死后就要改姓呢?有的人說是李自成的殘兵為生存才改姓的,死后不能不認祖歸宗就改回來了,這個說法的比較多,,具體是不是這樣,,也無從考證,然而還有其他的說法,。這事后,,他每天就和村里的老人打聽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用他師傅的話說,,這孩子迷上“聽故事”了,。
“鹽道”和“煙道”“咱們曲沃有明清時期的古鹽道,這也是從一些老人的‘故事中’得知的,,后來平地時把一些田間的古道給平了,,但是還有一些現(xiàn)在人還在走?!痹ú耪f,,后來他還專門在縣志上進行了考證,不辭辛苦地跑遍了“故事中”提到的地址,,并把這些古道 用照相機記錄了下來,。
后來他在詢問古鹽道的時候,被村民誤認為他在打聽“古煙道”的事情,。因為曲沃方言“鹽”和“煙”的發(fā)音和聲調(diào)很相似,,那個村民給他說了很多關于“古煙道”的事情,剛開始他還以為在說“鹽道”可越聽越迷糊,,和他以前考證的古鹽道對不上號了,,這才發(fā)現(xiàn)那個村民給他說的是曲沃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曲沃煙草。
這個“誤會”使得袁建才對曲沃煙草又產(chǎn)生了興趣,。但是從他找到的那些官方資料中跟本沒有老人們嘴里說的那么詳細,。
于是他就產(chǎn)生把老人們的這些回憶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想法,來填補曲沃煙草的空白,。
鄰舍眼中的“另類”從那時候起,,袁建才就開始整理關于曲沃煙草的一些民間傳聞,并進行考證,?!拔沂莻€農(nóng)民,我還要養(yǎng)家糊口,,這些事情都只能在空閑的時候干,。”袁建才說,,其中經(jīng)歷的辛酸沒人能夠體會……確實,,在村里人看來,,你好好干你的木工,憑著你的手藝賺的錢也不會少,,過得還不是好光景,。可是他總是東家村跑西家村轉(zhuǎn),,甚至一個村子能跑上百回,,有時大半年的時間都往一個地方跑。
“你看這人,,是不是有毛病啊,,還是神經(jīng)不正常了,好好的怎么迷上‘故事’了……”面對四鄰八舍的議論,,袁建才的家人實在熬不住村民們的唾沫星子了,。
老父親攤牌放話,你要不好好干活,,就不要回村里了,,凈干些不著邊的事情!袁建才不務正業(yè)的名聲漸漸傳遍了十里八村。這時候,,袁建才才發(fā)現(xiàn)村民們看他的眼神都變了,,他幾乎成了村民和親朋好友眼中的“另類”。
一次,,他到60里外的一個村里打聽關于煙草票號的事情,。
一些村民就說:你怎么老往我們村跑,打聽那些老故事,,你一定賺了不少吧?什么?不賺錢?你是瘋了,,還是傻了?”面對一些人的質(zhì)疑,他總說:我是真的一分不賺,,還往里面貼了不少錢!還有人說我,,在尋找什么財寶……我是一肚子苦水沒處說,咱不就是想把曲沃的那一段歷史弄得更詳細一些,,我又不為自己……”為此,,在今年大年初五,袁 建才在整理自己走訪的材料時,,和妻子吵了一架。袁建才說,,他不怪妻子,,因為自己的“不務正業(yè)”,家里大小事情都要由妻子一人打理,,就連自己老父親生病了還要靠借錢來治病……他這二十多年確實虧欠了家人很多,。
為“韓家紅”呼吁他四處了解尋訪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遺忘的曲沃名片“韓家紅”?!疤崞稹t財主’在村子里的一些老人們都耳熟能詳,。可是在一些資料中,,對于“韓家紅”的記載卻僅有寥寥幾筆,。”袁建才說,。
隨后記者也在網(wǎng)上搜索了“韓家紅”和“曲沃韓家紅”,,確實一點資料都沒找見。
那“韓家紅”到底是個啥?在袁建才的走訪記錄中得知,,韓家紅”是由礦物,、動物、植物等多味中藥熬制而成的一種印色,,它有油浸不染,,手擦不霧等特點,在古代科技不發(fā)達的年代,,是一種獨特的防偽標識,,也是曲沃商品的一個標簽和名片。人們只要看見用“韓家紅”印色打的印戳,,就知道是曲沃的正點商品,,因為其他地方仿造了商品卻仿不了“韓家紅”獨特的防偽工藝。尤其是在曲沃煙草遠銷東亞,、歐洲那個年代,,韓家紅”為曲沃的商品貢獻之大,無可比擬,。
“其實,,韓家紅’不僅僅代表一種獨特工藝,更是晉商誠信經(jīng)營,、保證商品質(zhì)量,、頑強開拓的晉商精神的體現(xiàn)?!睋?jù)史料記載,,曲沃煙草明清和民國時期年出口約1500-2000噸,新中國成立后至1972年,,當時曲沃的一噸煙草可以換回19.6噸鋼材或20噸化肥,,曲沃商品在“韓家紅”的幫助下富裕了一方百姓。
“你又不是韓家的后嗣,,韓家給了你啥好處?再說了,,你是農(nóng)民,,又不是當官的,做那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為個啥?”面對鄉(xiāng)村鄰里的質(zhì)疑,,袁建才說:我沒啥文化,,但我總覺得咱曲沃的一些歷史被湮沒了很多,我希望能盡自己的最大力量整理一些被遺忘的東西,。尤其,,韓家紅’是咱們曲沃的一張名片,需要有人整理呼吁,,希望能申請成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這不僅是韓家留給子孫的遺產(chǎn),也是曲沃人民的遺產(chǎn),,更是晉商精神的內(nèi)涵體現(xiàn)!”目前,,袁建才已經(jīng)整理了20多萬字的材料,預計總共下來他收集的材料和故事能有40萬字左右,。(記者 郝海軍 蘇亞兵 實習生 尹帥)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