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景明人,像那天河水,日夜奔騰永向前……”在曲沃縣北董鄉(xiāng)景明村,幾乎全村人都會唱這樣一首歌,,一首屬于他們的歌——《景明之歌》,而這首被傳唱的歌曲,,卻是出自一位60歲的農(nóng)民王海生之手,。
5月18日,,記者在曲沃縣北董鄉(xiāng)景明村見到了王海生,,他向記者講述了他和景明村以及《景明之歌》的故事,。
景明山青水秀 樂在其中
從對景明的熱愛程度來看,王海生一定是位土生土長的景明人,??勺屑氁粏枺瓉?,王海生并不是土生土長的景明村人,,而是隔壁村東明德村人。但是他說:“我和景明有剪不斷的情緣,。從小我就經(jīng)常和伙伴們一起來景明玩,,這里有山、有水,、有瀑布,,有塔、有花,、有樹木……是一個休閑的好去處,。”言辭間透露著他對景明那一份濃烈的愛,,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景明的每一寸土地上幾乎都留下過王海生的足跡。
12年義務導游 扎根景明
12個春秋,,王海生不斷地重復著那些已經(jīng)滾瓜爛熟的導游詞,。12年來,聽王海生講解過的游客至少有數(shù)萬名,,但是,,每一次給游客講解,他都充滿著激情,。他說:“現(xiàn)在,,我不僅可以給游客講解景明,還能用歌聲讓游客記住景明,,常來景明……”
一首《景明之歌》讓愛升華
“這次,,我算是趕鴨子上架,不過為了景明,,別說上架,,刀山我都敢上?!蓖鹾If,。3個月后初稿完成,隨后又不斷征求村民意見,,多次和楊志強溝通并不斷地修改,,經(jīng)過大大小小十幾次修改之后,他還是覺得尾句不是那么滿意,。
2011年5月,,王海生在與楊志強一同前往景明景區(qū)時,路過天河橋看到村里忙碌的村民,,再看看腳下潺潺流淌的河水,,他突然來了靈感:“你看那景明人,像那天河水,,日夜奔騰永向前,。”“好,!好,!好!”楊志強連道三聲好,,“這一句怎么想怎么好,,咱們的環(huán)境也好,經(jīng)濟也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好,,真的像那天河水一樣時時刻刻都在向前,,分分秒秒都在進步?!本瓦@樣,,兩人一拍即合,尾句定下來,,意味著這首歷時兩個年頭的歌詞終于定稿,。“尾句定的時候我的靈感頓如泉涌,,只用了幾分鐘就譜出曲子,。”就這樣,,《景明之歌》在歷經(jīng)兩年之后終于創(chuàng)作完成,。(文/圖記者 郝海軍 白東鰲)
【責任編輯: 高卓然】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