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林 鄭靜)6月9日是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上午,,我市圍繞“非遺保護——傳承發(fā)展的生動實踐”這一主題,,在市群藝館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活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金珍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非遺傳承人參加宣傳活動,,并為襄汾縣和洪洞縣部分非遺項目授牌。
自2006年開始,,國務院把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文化遺產日”,。
2016年,為進一步凸顯國家對文化和自然遺產工作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又將“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近年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擁有國家級項目21項、省級項目136項,、市級項目300項,、縣級項目436項,,總數(shù)名列全省前茅,,成為名副其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市。
活動中,,圍繞“非遺保護——傳承發(fā)展的生動實踐”這一主題,,我市組織人員展演了腰鼓,、通背拳、剪紙,、天平繡球,、平陽木版年畫等非遺項目,集中展示了我市的保護成果,,現(xiàn)場普及了文化遺產保護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我市地方文化。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