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假期結束,,春運仍在繼續(xù),。當我們開始“收心”,,逐步回歸到工作崗位時,,有一些人,,從未停止過忙碌,。他們有的在崗位上堅守34年,,直到退休都沒有回家過過除夕;有的身板纖弱,,卻能扛起沉重的工具和責任;有的用工裝代替紅妝,,在列車上綻放美麗的青春。
34個春運,,他從未回家過年
剛過60歲的馬世安,,是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湖東站的一名列車值班員,主要負責指揮大秦鐵路上重載列車的運行,。因為年齡大,,大家都叫他老馬。
▲工作中的老馬
18歲離開老家重慶成為一名鐵道兵,,老馬先后輾轉新疆,、內蒙、天津等地,,參加修建南疆線,、通霍線和大秦線。1988年大秦線一期工程開通后,,26歲的老馬申請留在大秦線工作,,這一待,就是34年,。
老馬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土家人,,妻兒老小都在重慶。因為回家往返路程耗時太長,,如果老馬回家過年,,就得有不少同事為他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因此,34年間,,他從未回家過過一個春節(jié),。
今年春運,是老馬退休前的最后一個春運,。30多年來,,他見證了大秦線從最初每趟車只能拉4000噸煤,到如今的2.1萬噸列車……
▲兩個第一代大秦人攜手走大秦
退休前,,老馬最大的心愿,,是跟著列車走一次大秦線,看一看自己建設過,、堅守過的大秦重載鐵路,。
今年春運期間,重載列車司機蔡曉東主動聯(lián)系了老馬,,經過單位協(xié)商安排,,兩個第一代大秦人在即將退休的年紀,攜手走了一次大秦線,。
深山堅守28年,,她養(yǎng)護鐵路走了20000公里
常淑麗是侯馬北工務段沁水線路車間檢查工區(qū)的一名女工長,主要負責侯月線(山西侯馬至河南月山)的養(yǎng)護工作,。
▲工作中的常淑麗
鐵路養(yǎng)護工大多是男性,,工作條件艱苦,耗費體力較大,。尤其是侯月線,,不是隧道就是高架橋梁。
常淑麗雖然身材纖巧,,卻和男同志一樣,,帶著軌道檢查儀等機具艱難上下道,在深山一守就是28年,。
春運期間,,她每天步行13000余步,檢查8公里,,彎腰檢測近千次,。侯月線一天92對列車,車次密集時,,走不了100米,,常淑麗和同事就得抬著50多斤重的機具上下道一次,從不麻煩男同志負責搬運,。8公里的路程,,他們往往要走4個多小時,。
春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汗,,秋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寒。日復一日,,這段路,,常淑麗往返走了近20000公里,把人生中最好的時光留在了侯月線,。
他們,,把春運當成“蜜月”來過
趙睿和張宇辰是太原北站運轉車間六場信號樓里的一對新婚夫妻,今年春運期間,,丈夫趙睿負責東端線路的接發(fā)列車,,妻子張宇辰負責西端線路的接發(fā)列車,兩人一東一西,,攜手保障鐵路貨運通道暢通,。
▲丈夫趙睿
今年是他們新婚后的第一個春運。年前因為疫情,,他們放棄了原本的蜜月出行計劃,將更多的交流放在了春運工作上,。妻子給丈夫沖一杯咖啡,,丈夫給妻子放一個蘋果,相互叮囑一聲“安全”!
▲妻子張宇辰
由于兩人工作內容相似,,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已經融為一體,。甚至大部分的“吵架”爭執(zhí),也是因為工作中產生的分歧,。每到這時,,夫妻二人都會拿出理論書,爭個面紅耳赤,,直到找到權威標準,。
春運期間,這樣的“蜜月”生活,,夫妻倆覺得,,更有意義。
不愛紅裝愛工裝,,她們蘊藏大能量
2018年3月8日,,由14名女大學生組成了全國首支高鐵動車組女子乘務隊,主要承擔進京動車組的隨車值乘任務,。今年,,是她們第5次迎接春運“大考”,,這14名隊員已累計完成了2萬余趟值乘任務,安全運行4000余萬公里,。
▲全國首支高鐵動車組女子乘務隊
“隊員們各自跟車,,一天往返北京兩趟,從早晨到晚上最少需要16個小時,。其間要進行1次車下作業(yè),、5次站臺作業(yè)、11次車廂巡視,。其余時間,,都要待在面積2平方米的監(jiān)控室內,密切盯控列車的運行狀態(tài),?!标犻L楊靜說。
閑暇之際,,當同齡女孩子們在購物,、化妝、看電影的時候,,她們卻沉浸在演練場和健身房里,。工作以來,隊員們很少能在家過除夕,,不是在備乘,,就是在車上。
“我們能徒手抱起40斤重的過渡車鉤,,男同事可以做到的作業(yè)標準,,我們也可以?!迸爢T小小的身體里,,蘊藏著大大的能量。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