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師與他的《晉國通史》
當李尚師將三大本150萬字的《晉國通史》呈現(xiàn)在面前時,,雖說早已知曉,,仍覺震撼!一位中學教師,一個典型草根,,忍寒窗之苦,,窮畢生之力,,為三千年前之古晉撰史,,這種精神和情懷用多少詞匯來描述、來評價,,也覺蒼白乏味,。
1942年,尚師出生在運城市芮城縣陌南鎮(zhèn)中條山下東峪村一個沒落大家庭中,,祖上曾出過秀才,、貢生,祖父和父親均是教書先生,。在家庭熏陶下,,尚師從小愛讀書,,家中的《漢書》雖艱澀難懂,,在父親指導下,還是生吞活剝吞了下去,。東峪村地處中條山南坡前,,其村北山上的太子坪、校場,、跑馬道,、廟溝等許多地名,隱藏著有關晉文侯的歷史秘密,,令他十分神往,。
然而,命運和他兜了一個大大的圈子,,在李尚師46歲的時候,,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他才跨入了屬于自己的軌道:1987年夏,,同鄉(xiāng)李孟存教授主持的“晉國史研究室”因有人考上博士離開而缺少人手,,李教授介紹尚師接替。尚師聞此也驚呆了,。晉國史研究,,那可是專家學者們的領地,高深莫測,望而生畏,。自己年過不惑,,從未涉足,一片茫然,,豈敢涉足,。但尚師心中那粒種子,突然爆芽了:這可是實現(xiàn)曾經的理想之途,,天賜良機呀,。古人云:“雖有智慧,不如乘時,;雖有鎡錤(大鋤),,不如待時?!崩щy雖難以想象,,自己也正當拼搏之時。人生苦短,,一生數(shù)度碰壁,,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李孟存教授也鼓勵他說,,我了解你,你能夠承擔起來的,。決心下定,,尚師從此踏上一條雖則艱難異常卻心中充實快樂的漫漫征途。
尚師是循規(guī)蹈矩之人,。他首先要教好三個畢業(yè)班政治課程,,搜集晉國古籍和購買圖書只能趁星期天或出差時辦理,讀書則只能擠時間,,飯前飯后,,體育活動,深夜加班,,參加婚喪大事和來往于家庭和學校時,,破自行車后架總掛個破小竹簍,里面放著《春秋左傳注》等書籍,。就連上廁所也看,。放腿上看,舉手上看,,趴桌子寫,,土炕沿上寫,,大家戲稱他“書呆子”。家中土地要耕種,,犁地,、搖耬、拉平車,、收莊稼,、出牲口圈、擔茅糞等農活都要趁星期天和假期干,,他居然還從中抽時間看啊,、寫啊。然而,,最頭疼的是因缺錢而借貸,。親戚朋友們借遍了,不能再借,,就去貸款,。芮城貸多了,到平陸貸,;農行貸不了,,到信用社貸;自己貸不下,,請同事幫助貸,。貸款到年底是要結賬的,起碼要還清利息,。那年正月十三孩子開學需錢,,尚師冒著北風,,騎著破自行車走十幾里路去借錢,。還不錯,錢湊夠時天已麻黑,,風刮著,,雪飄著,路又不熟,,結果連車帶人栽到水渠里,,棉衣濕透,渾身哆嗦,。勉強回家,,衣褲早已結冰,家人全都掉了淚,。不惑之年的舉債,,筆者體會很深,,豈止身累,更是心累,!好在康中六年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的品質,,尚師不為雜念干擾,甘心坐冷板凳,,忍受著貧窮折磨,,也聽慣了勸告和譏笑,橫下一條心,,堅持著,,探索著,執(zhí)著地前進著,。在李孟存教授指導下,,尚師從讀《左傳》《國語》起步,然后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十三經注疏》《史記》等經典古籍以及《辭源》《說文解字》等基本典籍和工具書,。讀正文,、看注釋、查字典,,一點一點地攻,,一遍又一遍地學。按照李教授的方法,,讀典籍看譯文,,容易跟著別人思路走。必須自己下硬功夫,,一次讀不懂,,先放下,過一段再讀,;還有讀不懂處,,放一段再去讀、去理解,,就會明白的,。書讀三遍理自明,這辦法果然奏效,。尚師硬著頭皮,,在文山書海中艱難跋涉,逐漸入了門,。
經十多年辛勤耕耘,,1999年他的《晉國史》在《晉國史綱要》基礎上出版,獲山西省第四屆社科類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運城市和芮城縣教育局慧眼識人,,將尚師從教學崗位抽出,,專門從事晉國史研究。此后,,他廣泛涉獵,,研究論文,拜訪專家,,參加學術會議,,探訪考古現(xiàn)場,兢兢業(yè)業(yè),,沉迷晉史之中,,成果也陸續(xù)問世:《晉國人物評傳》《先秦三晉兩個輝煌時期暨治國思想》等學術專著受到李伯謙、孟世凱等專家好評,。此部煌煌《晉國通史》,,填補了史學一大空白,記述從西周初的公元前1039年,,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國始,,歷經38位國君,到公元前376年晉被其卿趙,、魏,、韓三家所滅,后三分其地,,將晉靜公遷為家人,,晉絕不祀為止,共663年的地方斷代史,。其中包括了晉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民族關系,、農業(yè)、畜牧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交通,、文化、法律,、教育,、外交、天文,、歷法,、禮義,,以及國君、國君夫人,、妻妾,、執(zhí)政卿,卿,、大夫,、學者名流和九流人物等共276位。著名歷史學家李伯謙教授說:“這不僅是一部晉國歷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晉國的百科全書,。”這個評價,,非常中肯,,令人仰望。而尚師撰寫此書,,居然全用鋼筆,,寫一遍,改一遍,,再謄抄一遍,。一筆一畫,一字一頁,,工整雋永,。一本一摞,一摞一箱,,全部手稿竟然裝滿一大箱,。
蝸居小村,黃卷青燈,,清貧甘甜,,惟有自知。僅此功夫,,吾輩誰人可及,?我曾開玩笑對尚師說,你這一生,,命運就是安排你含辛茹苦去撰寫《晉國通史》的,,不然因何屢屢給你設置障礙呢?如果你春風得意馬蹄疾,,還會有這部皇皇巨著嗎,?詩興涌來,權謅一首:懸崖斷路布陰霾,,雨雪風雷撲面來,。淬礪吳鉤何所指,?沉沉簡冊待君裁。 劉國柱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訪沁水縣趙樹理故居
下一篇: 【詩歌】抹不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