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美味
閆瑩
在異鄉(xiāng)呆久了常常回味家鄉(xiāng)的美食。
那些濃淡總相宜的咖喱,無處不在乏味可陳的番茄醬和沙拉醬,層次豐富可也單一我怎么烹?yún)s也烹不好的牛排,。縱然西餐精致優(yōu)雅,,但是怎么也比不上我老家美食的香味?
尤其是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讓我無比想念。那些美食的味道,,潛藏在我的記憶里,,我以為我不會記起,可后來才發(fā)現(xiàn),,那些記憶如同陳年的佳釀,,被遺忘在塵封的酒窖里,可當你打開那一刻,,香味愈濃就像回憶越來越清晰,。
我突然很想奶奶,想吃奶奶做的茄盒,。我也不記得是什么時候吃了奶奶做的茄盒說好吃,,從此以后的這么多年,她就一直記著,,記得特別清晰,,即使后來老了,,記性差了,把兒女的名字和聯(lián)系方式都記在本本上,,也沒忘記我愛吃茄盒這回事,。外地上學每次回家,奶奶必會做茄盒給我吃,,這仿佛是一場無聲的儀式,,表達奶奶對我說不出的愛。后來奶奶老了,,手腳不利索了,,我經(jīng)常回去了奶奶的茄盒還沒有完工,,我陪著她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小小的茄盒做起來這么復(fù)雜,爺爺幫著奶奶買菜洗菜,,奶奶坐在灶爐邊和面揉面搟面片,,再切細小的茄丁、鹵肉,,加好幾味調(diào)料做餡,,然后一個個細心地包起來,最后放在電餅鐺里烙成類似葉子狀的扁橢圓,。奶奶經(jīng)常一次做很多,,臨走前還非要我?guī)显S多。茄盒表皮酥脆金黃,,鹵肉咸香,,輕咬一口茄汁四溢仿佛要從口中迸出來。
我也很想念媽媽做的飯,。媽媽做飯是極好吃的,,媽媽的拿手菜數(shù)不勝數(shù),鹵肉更是一絕,,曾經(jīng)有來我家做客的叔叔吃了一直忘不了,,每逢來我家必要吃一碗,有一次想得緊了還打電話給媽媽索要配方,。記得有一次和她談?wù)撈鹞以趯W校時常吃的一道菜,,重點描述了里面的食材、味道和究竟有多好吃,,第二天她就按我的描述直接做了一道出來,,媽媽不但擅長各類家常菜,有時候還做創(chuàng)意菜。她做過一種肉餅,,放上了我們都愛吃的食材做餡,,我不知道具體的做法,我只記得,,肉餅剛出爐總是芳香四溢,,豬肉的酥香配上韭菜咸鮮加上蓮菜的爽脆和面皮的軟糯。這味道刻在我記憶的深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如果說奶奶和媽媽是負責我伙食的“扛把子”,,那么家里的其他人就是錦上添花了。我大姨擅長做一種辣椒醬,,紅色的辣椒洗凈去籽兒剁成小塊,經(jīng)過一系列的處理和發(fā)酵,,吃起來既不那么辣又不刺激單一,,反倒生出幾分酸甜和香氣來,開胃爽口,,比買的要好吃許多,。姥姥擅長做湯飯,鮮豆角和嫩豆腐是她湯飯的精髓,。湯飯里還會有一些雪白的“面疙瘩,。”我小時候總會戲稱它為“白云”,。姑父的辣子炒肉也是我逢年過節(jié)去他家做客最為期待的,,肥瘦相宜,配上綠油油的尖椒,,我可以一個人吃一整盤,。以至于每年過年去姑姑家吃飯她都會單獨給我盛滿滿一碗。
這些味道,,是我離家后,,吃遍了再多的美食,尋遍了大街小巷都再沒有找到的,。后來的后來,,就連爸爸做的尖椒土豆絲,叔叔做的紅燒肉對我來說都有了獨特的意義,。再到后來我自己也學著下廚做飯了,,照著他們的方子,卻沒能做出那熟悉的味道,。
也許是因為這些飯食傾注著滿滿的來自親人的愛意吧,。
這些味道因為情感的注入而變得獨特,在記憶的酒窖里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醇香,。我突然想起經(jīng)常有人和我談?wù)摦厴I(yè)后要到哪個城市工作,。我想,,至少要離家鄉(xiāng)和親人近一些吧。我能想到最滿足的事情,,莫過于看到奶奶傍晚在夕陽下和面,,母親挽起頭發(fā)準備洗手做羹湯,親人們一起包著餃子有說有笑,,小孩子們嬉笑著打鬧著……
這些味道就是家才有的味道吧,,也許這才是回家的意義吧,我不禁想,。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