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歷程
劉云霞
之所以稱之為“綠色”,是因為無論從軍與為醫(yī),,都與綠色有關:軍營,、和平之綠與健康、生命之綠;雙重綠色相疊互映,鋪就了我難以忘懷的20載歷程。
說起來,無論是戎裝在身的軍人,,還是一襲白衣的天使,都是我自小就夢寐以求的愿望。小時候因病到“公社”衛(wèi)生院,,第一次接觸到穿白衣的醫(yī)務人員,,不知其針起刀落間責任之沉重,只覺其身著白衣天使般動人,,心中好生羨慕,。而對于軍人,更是有著高不可及的神圣之感,。每當村里的年輕人披紅戴花,、敲鑼打鼓中穿上軍裝,總是感覺其瞬間超脫了凡俗般讓人仰慕,。如果遇到穿軍裝回鄉(xiāng)探親者,,我及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虔誠崇拜者,定會將其屋里院里圍個水泄不通,。雖然潛意識里千百次描摹著軍人與天使的理想畫卷,,但現(xiàn)實中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兩個夢想會同時真實地降臨到我身上,。
衛(wèi)校畢業(yè)之后,幾番周折我如愿成了令人羨慕不已,、贊嘆嘖嘖的全村第一個女兵,。父母呼朋喚友,買酒燒菜,,興奮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畢竟,,佝僂了多年的腰板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地挺直了!
初到軍營時,老兵們看我們這幫“農家軍”的眼神總有一些異樣甚至鄙夷的成分,。但不管怎樣,,經歷了3年理論加實踐的磨煉,我們在護理上“正牌軍”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因而,,一旦走進病區(qū),我們便立即如魚得水般神氣自在,。每天上班,,內穿軍裝,外穿白衣,,帶著人們對軍隊醫(yī)院的信任,,懷著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神圣之感,忙碌穿梭,、治療護理,。盡管那時對生命的理解和職責的認識還很浮淺,工作狀態(tài)下的一切行動都是嚴格制度使然,但表現(xiàn)出來的認真負責及對知識如饑似渴的態(tài)度卻是名副其實的,。小小的病區(qū),,盡管有時也會因為夜班、忙碌等引發(fā)我們些許的牢騷,,但總體來說,,帶給我們的更多是充實和快樂!如果因為穿刺技術過關,服務周到及時得到患者及家屬首肯,,則更是充滿了成就的愜意,。就這樣,送走了一個個晨昏寒暑,,迎來了無數(shù)次日升日落!時光流逝中,,職稱從護士、護師變成了主管護師,,頭上的雁帽也加上了象征“護理管理”的藍杠杠,。后來,邁入軍校,,一方面,,在更高層次、更廣視野認識了護理及護理管理,,作為護理人員有了更加充實和豐滿的內涵;另一方面,,在隊列、出操,、拉練,、閱兵等軍事化的活動中,體驗了真正意義上的部隊生活,,作為軍人,,生命由此增添了韌性和色彩。
后來,,借著文字優(yōu)勢,,改行進了機關,成了“助理”“干事”,。在機關這個人際和工作都是高標準,、嚴要求的大熔爐里,綜合能力得到了空前的錘煉,。正所謂“吃苦是富”“經歷是財富”,。在機關挑燈夜戰(zhàn)通宵苦熬寫材料、忙里忙外組織各項活動,、跑前跑后完成各項任務的經歷,,如今想來,,它對日后我走上經濟管理崗位,乃至從部隊走向地方時的重整旗鼓,,都是一筆受用不盡的財富,。人常說“舍得”“舍得”,先“舍”后“得”,,也許道理就在其中吧,。
回想起來,這是一個充滿夢想的時期,,也是一個充實奮進的歷程,。自考、比武,、專業(yè)考試,、知識競賽,從不甘落后;入黨,、提職,、升學、新聞發(fā)稿,,總是沖在最先,。雖談不上干一行,愛一行,,但無論護理,、文字、數(shù)字,、管理都真正做到了干一行,,專一行,。雖不善交際,,更不屑于曲意逢迎,但受益于自身好學上進的品性,,更受益于當時良好的社會風氣,,使我能夠收益多多、快樂多多,。以至于回想中,,那段生活是如此如火如荼、熱火朝天地令人懷想,,是如此綠意蔥蘢,、百花爭艷地令人陶醉!
20年,短暫而又漫長的歷程;20年,,人生最珍貴的黃金歲月!從新兵蛋子到老兵,,從文職干部到上校軍官,從科室到機關;在生活的疊變和不覺中,我已從一個黃毛丫頭變成了中年婦女,,回首中,,人生夢幻般迅疾!聊以欣慰的是,從沒放松過自我學習和錘煉,。正如在我的書集后記中寫的:“當我回首往事時,,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沒有虛度光陰……”
自然之路,,如覺美好可以循環(huán)往復;人生之旅,,如果懷念,卻只能成追憶,。此時,,這段綠色歷程連同之前的一切已被封存于一個A4大的牛皮紙袋里,作為自主擇業(yè)的選擇,,也許從此再也無緣面世,,無人問津了。因此,,如果給其加以標注的話,,自以為冠以“歲月”應比“檔案”更為確切。因為“檔案”是隨時可以開啟和充實內容的,,而從歲月中走出的人,,無論曾經的歷程是鮮花盛開,還是風雨彌漫,,身后已經永遠關上了無以啟封的門,。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