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園詩話
李關良/文 張發(fā)明/圖
世上凡美的東西都是活靈靈的,,她能喚起人的生命活力,使人有思有感,、可贊可嘆,。
臨汾一中的桃李園就是這“能喚起人生命活力”的地兒。
桃李園位于臨汾一中校園西南端,,北側(cè)是高大的一號教學樓,東與莊嚴的國旗廣場相鄰,。園中文化石上由書法家李鐵柱先生題寫的頗具米芾風格的“桃李園”行書園名,,如火如虹如霞升騰,與周邊綠茵茵的早熟禾,、脆生生的櫻桃,、黃澄澄的柿子、憨態(tài)可掬的木瓜,、嬌羞怡人的海棠相映成趣,,那紅棗、黑棗,,那李子,、核桃,那玉露香,、無花果,,赤橙黃綠,滿園秀色,,置身其間,,細品細思,愈品愈覺桃李不言、一地祥瑞,。桃李園,,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碩果園。
沿桃李園緩緩北上,,園景,、樓景盡收眼底。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人登高而見到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目既往還,心亦吐納”,。這便是桃李園景物激起了人生命,、思維、感情的活力,。人是自然界的第一道風景,,生活在與桃李園緊鄰的教學樓群里的師生們,是臨汾一中桃李園萬紫千紅景色的創(chuàng)造者,。
一位偉人說過,,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勞動創(chuàng)造美,。作為百年老校,,透過臨汾一中大氣磅礴,處處散發(fā)著濃郁文化氣息的樓群,,這里師生匆匆而行的身影,,孜孜矻矻求索攻關的精氣神,給人希望,,讓人難忘,。
桃李園旁的樓群里,“一夏書香,,一起品味”話劇表演文化節(jié)剛剛落幕,,那撼動人心的氣場長久地留給了校園,為桃李園增光添彩,。由1609班尚雍智,、焦?jié)櫲A等表演的課本劇《雷雨》、霹靂炸響,,把舊的禮教,、舊的世俗撕開了一條裂縫,向往新生活,、歡呼新世界的吶喊如千里雷聲萬里閃;世界經(jīng)典《羅密歐與朱麗葉》由1613,、1614兄弟班的袁萌遙、王泊欽等同學聯(lián)袂演出,,學生演員們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調(diào),、一顰一嗔、入情入戲緊抓人心;由指導教師李華指導1615,、1616班陳元燁,、喬宇坤等同學表演的《十二公民》;由張曉晶老師指導1621、1622班李金龍,、譚曉華等表演的話劇《恰同學少年》,,挾裹時代風云,再現(xiàn)中華兒女與舊世界抗爭拼搏場景,,全劇高潮迭起,,令人蕩氣回腸!除了本班獨立表演之外,還有跨越班級的聯(lián)合演出,,這中間,,學生們、老師們付出了多少辛勞,,付出了多少汗水!一中的師生們有這樣一個堅定而明晰的信念,,那就是:何謂經(jīng)世?致力于國家,致力于社會謂之經(jīng)世;何謂致用?以我之所學,,化我之所用謂之致用,。這就是學以致用、臻于至善;這就是對“做人,、求知,、健身”的臨汾一中校訓生動的詮釋。
桃李園東側(cè)草坪上還立有一尊臨汾一中407-422班學子們贈予母校的文化石,,她靜靜地佇立在那里,靜靜地鑒賞著母校的日新月異,。石文云:新松千尺,,足下萬里。是啊,,學長們已經(jīng)桃李芬芳,,各奔東西,但他們對母校學弟學妹們的叮嚀與囑托,,無疑也是對新一季桃李的熏陶和催熟,。
桃李園身后的樓群里,幾個月前迎來了京津滬浙等十多個省市的教學名師,,他們與臨汾一中的教師們同堂課改研討,,嘗試同課異構(gòu),教育精英們說課、評課,,傳經(jīng)送寶,,研判課改新趨勢,交流課改新舉措,,演出了一幕幕啟人心智,、探究新法的交流課改大劇。參與文科研究的名師們對歷史條件,、歷史人物,、歷史定論提出了新的假設走向與結(jié)論預測:當年項羽兵敗,雖前有渡船,,卻拒不渡河,。項羽如果為劉邦所殺,或者他兵敗再渡烏江,,都不如他臨江自刎,,這樣留給歷史永遠的回味,項羽面對生的希望卻舉起了自刎的劍;瞿秋白在將要英名流芳時卻舉起了一把解剖刀,?!抖嘤嗟脑挕肥乔锇讓h與民族的披心瀝膽,不存一絲私念,。價值又向上推了一層,。賢哲偉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這是何等的超人境界!
如果說,,人是另外一個宇宙,那人的精神世界其廣闊,、博大,、復雜,絕不亞于自然世界,。
桃李園是一個天然的文學意象,,正好有機地裝載了園內(nèi)每天上演的活生生的創(chuàng)新話劇,正好詮釋了桃李園的全部內(nèi)涵,,臨汾一中也正是這樣一個大的桃李園,。我們生活、工作在桃李園,,我們正在傳承桃李園的昨天,,正在抒寫桃李園的今天,正在擼起袖子加油干,,讓桃李園的明天更加光輝燦爛,。我們要叫響那句老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工作、人生座右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繡花的金針比金針繡出的花朵更無價。我贊美老桃李園,,更贊美園丁,。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