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雪
我的幸?;旧鲜蔷裥腋?,物質上的幸福幾乎沒有。事實上,,物質上的東西也無法給我幸福,,最多只是作為精神幸福的載體,。
過去我對書沒多大興趣,可是這半年以來,,卻喜歡上了讀書,。從中得到了快樂,,而且這對我是有意義的。按照畢淑敏的說法:“幸福,,是快樂和意義的相結合,。”那我便從讀書中得到了幸福,。
讀書是一種靈魂的活動,。讀書的過程,就是與作者進行靈魂交談,。這樣的交談是妙不可言的,,而且不像現(xiàn)實中的交談,它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只要你有作者的一部作品,,在鬧市,在教室,,在大地上,,在空間中,都可與之交談,。而且這作品只要寫出來,,不管作者是IN THE FLESH(尚在人世),還是在那一紙方盒之中,只要有他的作品,,便可以進行靈魂對話,。
人們總想活得長久,但作為生物的壽命,,試圖將其延長,,是多么荒謬與可笑,多活幾年,,無非為了多享福,,多經歷一些美好的或不好的東西,是靈魂豐富,,精神得到滿足與積淀,。
讀書就可以這樣。小說,,讀時會讓人融入一個離奇的,,或美妙的,或奇異的故事,,讀過也就經歷過了;詩歌,,散文,就更是一個豐富而高貴的精神世界了;再有科普,,科學又何嘗不是一個世界?還有史實類或幻想類,,一個讓我們尋找過去,一個讓我們盡情暢想未來,。那幻想的世界,,不就是未來嗎?讀過不等于在未來活過一遭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是一種另類長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許多現(xiàn)實中不曾有過的世界,,在書中卻是可以找到的,,所以人世的經歷是無法與讀書的經歷比擬的,也就是說讀書后的靈魂是更充實而又高貴的,。
讀書是創(chuàng)造,,是對生活愛的表達。鑒于此,,古人那種“頭懸梁,,錐刺股”式的苦讀,總讓我深感恐怖,,不寒而栗,。其中隱藏的,似乎是某種“臥薪嘗膽”式的刻骨仇恨,。依我看來,,這根本就不叫讀書,這叫復仇,。一旦這樣的人成功了,,也就意味著要有不少無辜者跟著失敗了。閱讀的過程寓涵有多少的艱辛,,也就注定寓涵有多少的幸福,。始終不要敗壞閱讀的幸福感,否則,,閱讀就會把你引向邪惡,。
因為愛書,所以買書,。我把讀書看成休憩,,把買書看成節(jié)日。讀書讓我避免了忙碌,,讓我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自己,。有時,去書店轉轉,,發(fā)現(xiàn)一本不錯的書,,就想把它買下來,,用李云龍的話說了:‘見了好書(大炮)就和見了美人似的心里直癢癢??赡苡腥藭X得,,書看過就行了,干嗎要買?對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的,,書中的東西,我們無論看多少遍,,都不可能完全記住,。我們讀書時,應是有思索的,。如果想了,,迸發(fā)了靈魂的火光,卻沒記下來,,這是多么遺憾!而且慢慢會淡忘書中的境界,,而若買下來,隨時地把靈魂寫在引發(fā)我們靈感的地方,,這多么好,。遺忘了再看一遍,翻到寫下靈感的地方,,會心一笑,,這是多么幸福的事。
捧起一本書,,便捧起了我的一段往昔,。那泛黃的時光印記,向我講述著點點滴滴美麗的回憶,。每一本書都是不同的,,都有著自己無可替代的個性。試問,,那些電子圖書會有這些嗎?我不想反對別人接受電子圖書,,但喜愛紙質圖書關乎我對生活的信仰。
電子書的出現(xiàn),,讓許多人悲觀地認為實體書店即將步音像店的后塵,,湮沒于歷史之中。我想這是不會出現(xiàn)的,,如果出現(xiàn)了,,那人類的精神寶塔恐怕已是千瘡百孔了。
將買零食的錢,,娛樂消遣的錢,,買本書,,是多么幸福!
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仙是妖,。
去書香彌漫的書店。
買本喜歡的書,,讀一讀,。
看你是否如我這般幸?!?/p>
責任編輯:王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