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忠延
憂國才俊鄭崇儉
一個人立志報國,,必須有外在的機遇,。倘若沒有,,即使心志再高,才能再大,,也不可能如愿以償,。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才俊鄭崇儉,正是這樣的人生境遇,。
明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皇帝朱翊鈞端坐龍椅殿試新考中的進士。此時一位風流倜儻的進士文文雅雅走進殿來,,萬歷皇帝要他作首詩描述家鄉(xiāng)的風光,。這位新科進士略一沉思吟道:南北無二里,,東西一條川,人飲泉中水,,牛耕山上田,。
出語通俗,卻活畫了山中風情,,萬歷皇帝聽得龍顏大悅,,當即任命他為河南府推官。
這位深得皇帝喜歡的進士就是鄉(xiāng)寧縣人士鄭崇儉,。
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鄭崇儉出生在縣城里的北府巷。他聰明過人,,又刻苦好學,,十幾歲就讀完了《四書》《詩經》《左傳》《易經》等古典名著,使之才學出眾,,為人稱道,。
入仕后鄭崇儉先任河南府推官,后來又出任濟南兵備副使,、陜西右參政,、右僉都御使、寧夏巡撫,、兵部右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領兵部尚書銜,,先后經略過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四川五個省,。如果社會安定,,鄭崇儉定會大有作為,可惜這樣的才俊生不逢時,,走上了帶兵之路,。
崇禎年間,李自成在陜西帶領饑民造反,,朝廷任命鄭崇儉為陜西三邊軍務總督,,率兵鎮(zhèn)守邊關。走上前線的他揮毫寫下這樣的詩作:黃草坡前百萬兵,,青紗帳內一書生,。
而今始知讀書貴,,十二元戎報五更。
從詩中可以看出,,鄭崇儉由書生走上戰(zhàn)場,,統(tǒng)領雄兵,自愧能力不濟,,大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慨,,于是夜點明燈下苦心。然而,,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鄭崇儉就卷入了激烈的戰(zhàn)事。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