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西新聞9月18日電(楊靜)18日,“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第十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采訪活動參訪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來自全國52家網絡新聞媒體近距離感受山西省八大非遺“晉字品牌”(晉酒晉藥 晉醋 晉藝 晉風 晉韻 晉味 晉茶)的獨特魅力,。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厚的文化遺存,、多彩的民俗民風等各種元素交織融合在一起,使山西文化旅游業(yè)特色鮮明,、魅力獨具,。近年來,山西省不斷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力度,,舉辦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景區(qū)、進社區(qū),、進軍營活動,搭建起非遺融入百姓生活的橋梁,,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使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在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內,,記者們依次參觀了館內的展覽,、展演和展示活動。其中,,展覽部分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作明式工藝家具展”,、“古樂山西·器韻青銅精品展”、“三晉窯火瓷器展”,、“漆彩三晉——推光漆·云雕漆器·螺鈿漆器作品聯(lián)展”等多個展覽,。
展演部分包括二胡獨奏、嗩吶演奏,、山西地方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表演,,麻箋紙、舀醋等山西民間非遺傳承保留項目,,“舞動山西·鼓舞三晉”鑼鼓表演等山西特色民俗行進表演及舞獅,、旱船、背棍,、高蹺等民俗表演,。
展示部分按照山西省八大非遺“晉字品牌”(晉酒、晉醋,、晉藥,、晉藝,、晉韻、晉風,、晉味,、晉茶),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現(xiàn)場體驗以及多媒體數(shù)字化演示等形式,,展示山西省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非遺傳承人;同時現(xiàn)場還展示了山西省的剪紙,、木版年畫,、面塑、炕圍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通網總編輯王仕偉告訴記者,,山西非遺展將這些珍貴的藝術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示給我們,更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保護與傳承,。
青海新聞網記者王柯嵐參加完展覽后感慨道:“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山西把這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起來保護與展示,,使得非遺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探索出新路子,?!?/p>
據(jù)悉,在國家級非遺名錄中,,山西省第一批入選32個項目,;第二批入選64個項目;第三批入選40個項目,;第四批入選21個項目,。目前,山西省共有157個非遺項目入列國家級非遺名錄,。(完)
責任編輯:王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