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30多年前的襄汾縣城是什么樣子?
“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中心廣場,其實說是廣場就是寬一點的街而已,這是原來的東大街,、橋西街,,這是改造前的汾河……”穿越時光隧道,感受歷史變遷,,打開襄汾攝影師郝建新的圖片庫,,翻轉之間,從歷史的星空中一步步走向今天,,襄汾縣城改革開放以來的蝶變在光影中定格,。
俯瞰襄汾縣城,鐵路,、汾河,、公路在城市中心穿過,將城市分成了東西兩半,,形成了“大縣小城,、平川縣山區(qū)城”的尷尬局面??绶诤?、穿公路、過鐵路,,曾是襄汾縣進城要道上的三個必經之坎,。黑白膠卷的老照片中,絡繹不絕的車輛,、行人正在過鐵路,,隔著歲月,仿佛依然能感受到當年行走在鐵軌上“叮叮邦邦”的顛簸,。
過了鐵路就進城了,。另一張老照片拍攝的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縣城中心廣場。從中可以看到后來已被拆除的襄汾文化館,、大禮堂,、塔山飯店、集貿城等建筑,,和如今依然存在,,已被改裝成超市的百貨大樓。
站在原地,鏡頭轉向北邊,,拍到的就是當時縣城的唯一一條主街——東大街,。可以看到,,當時的東大街兩邊大部分是低矮的磚瓦門面房,。沿著東大街一路向北,大約兩公里就出了縣城,,路邊還可看到殘存的土城墻,。
轉向西邊,又可以再次看到汾河,,當時的汾河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已經看不出“母親河”原來的面貌,。
2002年9月,,橫跨汾河、大運路,、同蒲鐵路的三跨橋落成剪彩,,打通了東西城區(qū)連接的關鍵節(jié)點,為縣城西擴創(chuàng)造了條件,。
2003年,,以東大街拓寬改造工程為標志,襄汾縣城面貌開始發(fā)生巨大變化,。
“看,,這張就是改造后的樣子,拆除了大部分的老建筑,,陸續(xù)建設了東,、西富康廣場、中心廣場,,街道兩邊先后建起建設銀行,、康祥苑住宅小區(qū)、龍和花園高層住宅小區(qū)等,,東面的雞鳴山上修建了東嶺森林公園,。”郝建新介紹,。
2004年3月,,興農路拓寬改造工程開工;2006年2月丁陶公園開工建設;2007年3月,橋西街拓寬改造建設工程開工;同年7月,,縣城污水處理廠奠基;2008年6月,,振興路拓寬改造工程開工;2009年3月,,西城區(qū)集中供熱工程奠基開工……一系列工程建設,讓城市發(fā)展的觸角逐漸向西深入,。
“這是我2010年拍攝的縣城全景,,可以看到西城區(qū)已不再是一片荒地,但高層建筑還只有丁陶大酒店一座,。再看這張是2016年拍的,,濱河公園、景觀橋,、高層住宅小區(qū)已全部建成,,尤其是濱河公園建設,,不僅改善了汾河生態(tài)環(huán)境,,更讓人們有了休閑娛樂的去處?!焙陆ㄐ履弥鴥蓮堈掌瑢Ρ戎?。
2010年之后,襄汾縣結合全市“一城三區(qū)”戰(zhàn)略部署,,立足實際,,科學規(guī)劃,提出了“東提,、西擴,、北推進”的大縣城建設思路,力爭把襄汾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發(fā)展,、文化特色鮮明,、城鎮(zhèn)功能完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宜居宜業(yè)新區(qū),。襄汾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
平安大道、丁陶大道北延,、振興路北延,、丁陶西路等22條城市道路擴建新建,濱河東路,、省道臺襄線改線建成通車,,初步形成“三縱三橫”城市道路格局;新建住宅小區(qū)42個,縣城河西住宅建設累計達215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一個城市功能完善,、配套設施齊全的宜居新城;濱河公園、鼓樂廣場及觀象臺廣場投入使用,,星原學校,、第三幼兒園,、二級汽車站等一批功能性公益建設配建完備;自來水改造工程、集中供熱工程,、保障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公廁建設等一大批涉及民生的項目紛紛落成?!笆濉逼陂g,,縣城建成區(qū)面積達到16平方公里,可容納15萬常住人口居住,,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十三五”期間,襄汾縣繼續(xù)按照全市“一城三區(qū)”總體規(guī)劃和“百里汾河生態(tài)經濟帶”戰(zhàn)略部署,,做好加減法,,念好建管訣,加快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河東老城堅持“做減法”,。按照“只拆不建”的原則,著力疏解河東老城人口,,增加綠地和公用面積,。河西新城繼續(xù)“做加法”。堅持“擴容提質”的要求,,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健全城市功能,增強承載能力,。
“這張是去年剛改造的北大街,,雙向6車道,西半部分還在施工,,等完工了,,就與之前修建的高速連接線貫通了,再加上去年新修的陶寺旅游路,,又是襄汾的一條‘大動脈’,。”郝建新說,。
如今,,投資1.19億元的北大街改造工程主體完工;國道108襄汾過境一級公路改線工程和河東文體廣場項目加緊籌備;縣人民醫(yī)院河西新院急診區(qū)域于國慶節(jié)當天試運行……
攝影師郝建新的拍攝計劃里,又增加了新的內容,。(焦玉龍 賈安妮)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