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小麥怎么硬硬的?”“它是怎么變成面粉的呢?”“又是怎么制作成美食的呢?”……6月18日上午,,在襄汾縣第一幼兒園開展的“我是小農人”麥收活動中,孩子們帶著一連串的疑問,,開啟了探秘麥收之旅,。
活動前,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一捆捆果實飽滿的麥子被運送到了該園的活動場上,。之后,,該園按照各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設置了不同的任務,。大班小朋友脫粒、去殼,、晾曬,、歸倉,小班小朋友進行搗碎,、磨粉,,中班小朋友在園內用磨好的面粉制作美食。一領到任務,,小朋友們便爭搶著干起活來,。
“原來,面粉是麥子的變身,,麥子是這樣一粒粒收獲的,。”活動場上,,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邊通過碾壓、揉搓,、敲擊等方式“打麥”,,邊直呼“太好玩了”。
“老師說,,這樣才能讓麥粒掉下來,。”“應該這樣來回搓,,不然麥粒跑不出來,。”大三班的小朋友高瑋澤做得有模有樣,,還不時“指導”旁邊的小朋友,。
經過脫粒去殼,金燦燦的麥粒晾曬在園內的活動場上,,孩子們拿起小耙子,,來回推拉,爭取讓每一粒小麥都均勻晾曬,?!按螓満眯量啵乙院笠煤贸燥?,不浪費一粒糧食,。”攥著收獲的一把麥粒,,一個小朋友認真地說,。
之后,,小班小朋友借助搗蒜器具和篩網等,把麥粒搗一搗,、搖一搖,、篩一篩……一會兒工夫,白色的面粉便簌簌而落,,孩子們驚喜萬分,,探索式學習讓孩子們樂在其中。
餡餅,、烙餅,、卷餅……最后,中班小朋友化身“廚師”,,學著老師的樣子把磨好的面粉制作成各種面食,,雖然有的餡餅“開口”了,烙餅的形狀也是奇形怪狀,,但他們感覺吃起來格外香,。
該園副園長李偉清是此次活動的主要策劃人,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她看在眼里,,樂在心上?!昂⒆觽冊凇^察—感知—猜想—體驗—討論—操作’的螺旋式上升的麥收實踐活動中,,不僅認識了小麥,知道麥??梢阅コ雒娣?,做出饅頭、面條等,,體驗到動手勞作的樂趣,,還懂得了珍惜糧食,體會到勞動的幸福,?!?/p>
“近年來,我園一直將勞動教育作為孩子們的一門必修課,,本著‘寓教自然,,豐盈生命’的理念,促使勞動教育自上而下,、由課內至課外,,與生活全面接軌,教育引導孩子們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該園園長張偉說,,“我們將創(chuàng)新開展各種勞動體驗教育活動,全力打造幼兒勞動教育新模式,,讓孩子們在勞動中健康成長,。”
記者 郭秀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