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灤池便斷流了,,得便去南梁鎮(zhèn),,還是想去看一看她,。是對她承載歷史的敬重?是對她享譽(yù)美景的懷念?還是對她枯萎干涸的憑吊?帶著說不清的異樣滋味,、別樣心情來到她的面前,,但見灤池周邊芳草萋萋,,圍堰依舊,,泉池被挖深達(dá)十七八米,,泉底干泥盤虬,青石狼藉,。我久久凝望著,,尋找著。泉眼呢?昔日汩汩噴涌的泉眼怎么說閉就閉上了呢?而且閉得是那樣決絕,,那樣不近人情——竟連一滴傷心的淚水也沒有!只留下一個碩大的干池?zé)o奈地悲傷著,。
我頓然感到灤池死了。流淌了數(shù)千年,,滋潤著萬頃良田的灤池,,竟然就這樣在現(xiàn)今的盛世死了!灤池,原名靈泉,當(dāng)?shù)厝艘蛑拷狭捍?,也叫南梁池?/p>
她之于晉國古地,,之于翼城,實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亮點,。公元前十一世紀(jì),,周成王“剪桐封弟”,唐侯叔虞曾將都城遷于翔山腳下的故城村一帶,。
他看到翔山如鳥舒翼,,于是把本城取名翼城。到他兒子燮父時,,改唐為晉,,是為晉侯。又過了若干年,,曲沃小宗與翼城大宗為爭奪權(quán)位發(fā)生了長達(dá)67年的爭戰(zhàn),,先后有5位晉侯罹難。晉哀侯時,,灤成子奮力搏殺救主而亡,,“小子侯嘉其忠”,將靈泉及周邊土地賜予灤氏家族“以為祭田”,,從此靈泉亦被稱為灤池,。就這樣,灤池牽引著晉國的源頭,,流過了春秋戰(zhàn)國的血雨腥風(fēng),,流過了秦漢唐宋的浮世繁華,流過了清末民國的百年屈辱,,流過了今天的清平盛世,,卻在不經(jīng)意間悄然走向了死寂。
灤池失去的不僅僅是歷史的凝重,,她曾以源源不斷的豐沛水流,,孕育了“翼城小江南”的富庶,供養(yǎng)了當(dāng)?shù)匕傩盏囊率掣蛔?。衣食足而生美,。于是人們又以審美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灤池秋月”的經(jīng)典之美,,與近在咫尺的“翔山晚照”,、“故城春色”相互映襯,同列“翼城八景”,。秋夜朗空,,一輪皓月從翔山背后冉冉升起,,把那晶瑩的清輝瀉進(jìn)一平如鏡的池水,兩相交融,,泛出一片恬淡涼爽的秋韻與空靈,。多少文人騷客被這美景撩撥得情懷騷動,不惜為之揮毫潑墨,,起興賦詩,。明朝興賢坊(翼城縣城內(nèi)村)人張憲曾為滿城縣令,他一次慕景而來,,見此情景不禁慨然詠道:“云母屏開蟾魄瘦,,水晶簾動兔靈驚。清妍相映逐流澗,,灌溉嘉禾萬頃坪,。”這的確是一個好去處,。年輕時,我曾與朋友結(jié)伴而來,,被她一池清澈碧水勾引得一絲不掛跳將下去,,擊水作浪,翔潛嬉泳,,一任她的溫?zé)峤?,從此灤水在我心中打上了圣潔的烙印。時隔數(shù)年,,忽聽說灤池干涸了,,起初并不在意,因《縣志》記載:“明弘治間涸數(shù)歲……清康熙末年,,忽涸三四載,,至憲宗(雍正)御極,復(fù)出,。民國四年池水忽停流,,逾歲復(fù)照常外涌溉田焉?!比绱朔磸?fù)并不鮮見,。而這次至今一涸二十余年竟不“復(fù)出”,不能不使人憂心忡忡,。
何以會是這樣?我的心中悵然若失,。
灤池承膺翼城東南山區(qū)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土滋養(yǎng),涓涓細(xì)流滲漏于地下水脈,,匯聚于翔山腳下,,噴涌于灤池之中,。然而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受利益驅(qū)使,,濫伐樹木,,炸山開礦,地下水脈慘遭破壞,。巖縫中奄奄一息的水流各奔西東,,自身難保,又如何能聚起湯湯泉水恣意噴涌呢!人們對大自然的破壞,,終于遭到了無可避免的致命報復(fù),。
灤池真的要死了。三晉古國的歷史臍帶將被無情割斷;“灤池秋月”的美景將形成巨大的空洞;“小江南”的萬頃良田將喪失賴以哺育的乳汁!灤池的死亡是生態(tài)的悲劇,。
該是我們深刻反省的時候了,。敦煌的月牙泉瀕臨干涸,政府斥巨資引水為她保持原貌;濟(jì)南趵突泉不噴水了,,政府往地下注水使之重現(xiàn)生機(jī),。今天我們稍稍寬慰的是,當(dāng)?shù)卣呀?jīng)通過給灤池注水,、整修周邊恢復(fù)了往日容貌,,但何時能噴涌而出,真正起死回生呢?我渴望著,。(李克聰)
責(zé)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