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qū)體育南街東側(cè)有這樣一條巷子,它西鄰體育南街,,東接南財神樓,,被人們叫做姜家泊池巷。在這個名字中有怎樣的故事呢,?7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這里,去找尋那些漸遠的記憶,。
民間記憶里的泊池
在巷子口,,一位王姓古稀老人告訴記者,姜家泊池顧名思義就是這里有個很大的蓄水池,,所以被叫做姜家泊池,。至于為什么會被叫做“姜家”,,老人表示不清楚緣由,。
在巷子的中央位置,,老住戶趙先生向記者分享了他所知道的泊池的故事。
趙先生說,,自己所住的這個房子是從姥姥那輩傳下來的,,聽老輩人說,這里以前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很大泊池,,在泊池周圍住著一個姜姓大戶,,所以就被叫做了姜家泊池?!碑?dāng)問到當(dāng)時泊池的面積有多大時,,趙先生指著自家院子稱:聽說,我們這個地方就是以前泊池的一部分,,還有現(xiàn)在城建局家屬院及再靠西的地方都是姜家泊池的位置……”
史料記載中的傳說
在《臨汾市南街辦事處地名匯編》一書中,,對于姜家泊池的來歷,還流傳著這樣一個除暴安良的故事,。
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該轄區(qū)有一特大泊池,,比現(xiàn)在公園里的海子還要大,,該泊池原界西至南禪寺巷,東南至城墻,,北至現(xiàn)在的建委住宅樓(姜家泊池巷南側(cè)),,是當(dāng)時城里東南方向的官民為了用水而挖的“蓄水池”(這個蓄水池就是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姜家泊池)。
那時,,泊池的周圍有一伙24人的土匪隊伍和一些地方紳士,,土匪的首領(lǐng)叫“姜天慈”,住在南甘府口的3號院,,勢力很大,。地方紳士叫“孫宗”,住在泊池的北邊,。這兩個人都想霸占這個泊池,,但由于孫宗的勢力不如姜天慈的勢力大,兩人幾次交手,,孫都敗北,,泊池被姜天慈一伙專占。姜天慈一伙為非作歹,,橫行霸道,,無惡不作,在泊池周圍占水為霸,欺壓百姓,,所以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姜家泊池,。
后來,這伙土匪的惡行被新派來的一位七品縣令聞之,,遂派衙役去拿,,但幾次捉拿都未得手。受驚之后的土匪,,轉(zhuǎn)竄到安澤,、河津、龍門一帶騷亂百姓,,繼續(xù)作惡,。為徹底消滅這伙惡貫滿盈的土匪,省巡特派姓“梁”的官員,,以重兵圍之,,才把他們一網(wǎng)打盡,并活捉了匪首——“姜天慈”,,把他的頭顱砍下,,掛在了鼓樓上懸首示眾。
姜天慈死后,,這個泊池便被那個叫“孫宗”的人占領(lǐng),,但后幾經(jīng)轉(zhuǎn)賣,現(xiàn)已不復(fù)存在,。后人為了牢記這一除暴安良的歷史故事,,一代又一代的把“姜家泊池”的歷史地名流傳至今。
如今的姜家泊池巷
解放后,,在姜家泊池的遺址上,,黨和政府加緊建設(shè),建立了一座座高樓大廈,。一個個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應(yīng)運而生,,昔日土匪頭子欺侮百姓的地方,而今成為國家威懾,、管制,、打擊犯罪分子的專政機構(gòu)——臨汾市公安局看守所和山西省第三監(jiān)獄。
文/圖記者 亢亞莉 潘華玲
責(zé)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