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賈佳)洪洞誰園書院將于3月19日——22日舉行國學公益講座,。由國學大師劉毓慶先生以《漢字淺說》為主題,,詳細講解漢字的發(fā)展變化,、漢字與中國文明的關系以及關于漢字的學問等內容,,不僅充分展示了漢字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也從一個新的角度,,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作出了形象的說明和闡釋,。
誰園書院是以民國名人張瑞璣先生誰園舊址為依托建立的一座現代書院,,由我國著名國學大師、山西大學國學院院長劉毓慶先生擔任書院首任院長,。劉毓慶先生系山右學派重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又是章太炎先生的再傳弟子。劉先生以化民易俗經世致用為志,,努力改善家鄉(xiāng)文化生態(tài),,培養(yǎng)一方文化沃土。
漢字不僅造就了世界上最為豐富的文獻典籍,,記述了人類最為悠久的歷史,,而且也創(chuàng)造了最為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藝術?!稘h字淺說》這本書是劉毓慶先生經過多年研究的一部新著,,通過對漢字的發(fā)展變化,把漢字進行分類探索解讀,。劉毓慶先生認為,,中國文明蘊藏在漢字中,關于漢字的學問,,也就是一把開啟中國文化之門的鑰匙,,漢字所記載的傳統(tǒng)文化典籍是人類的一大筆精神財富,人類幾千年的智慧都儲存在漢字文獻里,。
漢字所記載的文化典籍,,無論是從歷史的久遠性還是從內容的豐富性上說,都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學習和掌握好漢字,,就可以更好地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才能牢固樹立我們的文化自信,。
據了解,這是劉毓慶先生自2016年以來第四場關于《漢字淺說》為主題的講座,。誰園書院負責人介紹,,這樣的公益講座每月都會舉行,活動中劉毓慶先生還將和有志于學習的青年一起探討傳統(tǒng)文化在生活中的運用,、書畫作品中的傳統(tǒng)規(guī)則,、洪洞的收藏文化等內容,共同探討弘揚傳統(tǒng)文化,。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