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搶座老少互毆”六旬大媽坐4歲娃腿上”公交車搶座丟了性命”……頻繁上演的“公交大戰(zhàn)”不禁讓人瞠目結(jié)舌,,我們的公共道德去哪了?在倡導(dǎo)大美臨汾的今天,我們身邊是否有類似讓人無奈的行為呢?與美麗的環(huán)境相匹配,,公民的素質(zhì)是否能做到不斷提高呢?在讓座問題上,,到底應(yīng)該是老讓小還是小讓老呢?我們一起聽聽大家的看法,讓公共道德回歸本真,。
以老為尊 倡導(dǎo)道德“新規(guī)范”
近年來圍繞公交車讓座引發(fā)的各種紛爭屢見不鮮,,作為公共道德的體現(xiàn),尊老愛幼”歷來是被人們尊崇的傳統(tǒng)道德,,然而乘坐公交時應(yīng)該被尊重的老年人不時被“視而不見”,,或者因為年輕人惡意搶座而導(dǎo)致老年人受傷的情形屢見不鮮。近日,,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老年人,,聽聽他們乘坐公交車的經(jīng)歷,以及對于公交讓座行為的看法,。
63歲的市民康建中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坐車經(jīng)歷,,有很多次當(dāng)他走進(jìn)公交車車廂時,坐在座位上的年輕人都會忽然“忙碌”起來,,或者“睡著了”,,或者“看風(fēng)景”,他也只能無奈地站著,?!拔矣X得年輕人其實挺累的,,工作壓力又大,每天還得擠公交,,所以我也不想和他們搶座位,,當(dāng)然主動讓座的人我還是很感謝的?!笨到≈斜硎?,他認(rèn)為有些老人覺得自己年紀(jì)大,就應(yīng)該被讓座是一種片面的看法,,人們應(yīng)該相互理解,老年人應(yīng)該體諒年輕人,。
72歲的市民趙新民表示,,老年人有時候也很“委屈”,好多人抱怨老年人不體諒年輕人,,非得在上班高峰出門遛彎買菜,,和工作勞累的年輕人搶座位,但是老年人在上班高峰期乘坐公交車也許是有重要的事,?!澳昙o(jì)大了身體不好,時常需要往醫(yī)院跑,,有時候不得不在上班高峰期出門擠公交,,卻被誤會成‘湊熱鬧’實在是委屈?!壁w新民說道,。
采訪中很多老人表示,在讓座問題上,,一些老年人因為年輕人不讓座就對其大加斥責(zé),,甚至是動手打人,對于這些“為老不尊”的老年人行為應(yīng)該制止,,人與人之間做到相互理解,,而身為長輩的老年人更應(yīng)該起到帶頭作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應(yīng)是一種良性互動,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是應(yīng)該的,,也是一個社會基本的道德需求,,而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老年人理應(yīng)對年輕人多點理解與體諒,,盡量不要和年輕人擠占公交資源,。(記者 潘華玲)
文明之花 開得更加鮮艷
公交車是人流量較密集的場所,,關(guān)于讓座這個話題,真是不叫人省心,,網(wǎng)上經(jīng)常有關(guān)于讓座引發(fā)的不愉快,,要么“為老不尊”,要么對老人“視而不見”,讓座雖不是強制執(zhí)行,,但引發(fā)的確實是對一個社會道德和社會良好風(fēng)氣的思考,。6月8日,記者走訪了市公交公司了解我市公交在讓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我們一直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的旅客,采取設(shè)立不同顏色的‘愛心座’,,并在顯著位置有標(biāo)語提示;還在員工培訓(xùn)的時候,,專門把幫助讓座這一項作為重點進(jìn)行培訓(xùn)?!惫还緝?yōu)服部主任孫勇虎說,。
隨后,記者跟隨孫主任上了一輛8路公交車,,后車門對面一排座椅的顏色與其他座位的顏色不一樣,,孫主任說,這些座椅是專門為那些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準(zhǔn)備的,,平時要沒有那些特殊旅客的情況下,其他普通旅客也可以坐上去,,但是要是有特殊旅客上車,,一般情況下旅客都會把座位讓出來。
等車行駛到臨鋼廠區(qū)的時候,,有個60多歲的老太太上車了,,司機立刻用話筒提示,請旅客們?yōu)檫@位老人讓個座位,,當(dāng)時車上已經(jīng)沒有空位了,,只見前面有個小伙子立馬起來示意老人到那邊坐,可那位老人卻笑道:“謝謝你小伙子,,你坐吧,,我自己帶了個小馬扎……”這一幕,,讓許多人都把目光投到了那位老太太的身上,只見老太太扶著座椅靠背慢慢走到一個單排靠車尾部的地方把小馬扎打開,,坐在了自帶的馬扎上,。
隨后記者湊過去和老人搭話:您平時都這樣坐車嗎?”我每天都要出門,到廣場跳健身舞,,所以坐公交特別方便,,這趟車的老人很多,叫別人讓座挺不好意思的,,所以我自帶了個折疊的小馬扎,,這樣也不容易在車輛避讓或緊急剎車時摔倒……”老太太的幾句話,讓周圍的不少人豎起了大拇指,,并對老太太的做法稱贊不已,。
“其實,在咱們這里,,文明禮貌、文明出行,,一直都做得很好,,一般情況下,只要有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上車,,都會有人主動給他們讓座。8路車,,老人比較多,,所以這樣和諧的一幕經(jīng)常會發(fā)生……”孫主任說,隔一段時間公交公司的各科室領(lǐng)導(dǎo)都會輪班去站點上導(dǎo)乘,,引導(dǎo)廣大市民文明乘車,,并對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進(jìn)行上下車攙扶。公交公司對那些特殊群體的幫扶是為了讓文明禮讓之花在臨汾開得更加鮮艷,。(記者 郝海軍)
尊老愛幼 繼承中華美德
在生活中,,公交車成為了很多人上下班出行的代步工具,上車找個座位,,也在普遍乘客心里達(dá)成共識,。6月3日,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乘車的年輕人,,針對“如果自己有座位,,會不會讓給老年人?在讓座后會不會‘收獲’感謝”等問題,,進(jìn)行了調(diào)查走訪。
當(dāng)天上午7時許,,正值上班的高峰期,,記者在位于秦蜀路黨校附近的公交站牌前看到,在等車的人群中,,以年輕人居多,,在談到上述的問題時,一名李姓乘客告訴記者:一般遇到老年人乘車都會主動讓座,,或是一上車就直接坐到后面,,一般不坐‘專座’,沒座位的情況下,,也不會和老年人搶的,。”李先生說,。
“只要是頭發(fā)花白的我都會讓座,,有一次坐公交車回家,背著書包抱著羽毛球拍坐著,,后來給個老奶奶讓座,,她一直都在感謝,而且無論如何都要幫我拿球拍,,心里真的很開心,。”一名等車的學(xué)生對記者說,,我上學(xué)要換兩次車,,起點到終點,經(jīng)常能遇到很多早晨鍛煉的老人,,我讓過幾次座,,他們有些都不愿意坐,甚至有幾次是被老人硬拽去讓我坐下,,感覺老人們很熱情,。” 隨后,,記者來到了位于百匯附近的公交站點,,詢問了正在等車的年輕乘客同樣的問題,大部分乘客表示,,如果遇到有老年人上車,,他們都會主動讓座的,甚至有部分乘客表示,會提醒周邊的年輕人給老人讓座,,但也遇到過“被誤會”的經(jīng)歷,。
乘客李女士告訴記者:記得有一次剛上了一個夜班,是下午6點到早上8點半的,,由于太困,,上車后我就打起了盹。走了幾站,,隱約感覺到有個人在推我,,并說著什么,大概意思是,,這年輕人太沒禮貌了,,一點教養(yǎng)都沒有,見到老年人上車還裝睡,,這一大早有什么瞌睡的……我當(dāng)時就無語了,,本來很想起來讓座的,可是聽到這樣的說法后,,真的很無奈……”在采訪中,,雖然很多乘客就乘車時遇到的尷尬問題七嘴八舌,但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會主動將座位讓給老年人,,甚至有乘客向記者娓娓道來公交車上聽到的公益廣告語:“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當(dāng)您看到老人,、小孩和行動不便的乘客上車后,請主動將座位讓給他們……讓文明之花開放在古城臨汾!”(記者 亢亞莉)
文明禮讓 點滴小事做起
一個城市的文明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而文明不是一句空話,,更多的是需要在點滴行動中、微小細(xì)節(jié)處,,感受城市文明的脈搏,。就公交車而言,一個簡單的讓座行為,,便可對當(dāng)?shù)氐奈拿靼l(fā)展“窺探一斑”,。6月4日,記者乘坐公交車,,親身體驗,,近距離感受了一下公交車上的人情冷暖。
中午12時許,,正是下班高峰期,,記者乘坐7路公交車時看到了溫馨的一幕。在平陽廣場附近站點上來一位七旬老人,眾人看到忙讓座,,起初先是靠近司機后座的乘客讓座,,老人邊擺手邊對那位小伙子說:我再過兩站就下,不用麻煩你們,?!庇谑抢先送箝T方向走去,在這個過程中記者看到,,乘客依次站起來搶著讓座,,卻都被老人婉拒。最后,,老人“拗”不過一位年輕的乘客,,在最靠后門的位置坐了下來。經(jīng)歷了這場讓座小“風(fēng)波”,,老人告訴記者:我很感動,,年輕人也很辛苦,我盡量不想麻煩他們,?!倍屪哪贻p人對這位七旬大爺說:“看您站著,我們坐著,,心里實在過意不去,,我這個位置靠門也方便你下車,讓座是應(yīng)該的,,您安心坐著就好,。”下午16時30分,,記者在8路公交車上也看到了幾幕讓座的“溫情畫面”,。一位年過7旬的老奶奶剛上車,就有一位與她年齡相仿的老大爺朝她打招呼,。大爺本來坐在靠后門的位置,,但看到這周圍都沒有空位了,就招呼手上提著蔬菜的“老朋友”,,坐在他的位子上,。在幾番推來讓去后,老奶奶最終坐在靠門的位置,,而那位大爺徑直走到了后邊有臺階的位置坐下,。旁邊一位小姑娘對同伴說“真是一位紳士?!睅渍具^后,,車上的人越聚越多,,5時許又上來一位老人,卻被簇?fù)淼娜巳骸皵D”到了最前面,。此時,,記者看到,靠近老人的座位已經(jīng)被其他老年人給“占”了,,而距離老人最近的位置,,有兩位90后的年輕乘客,在看見老人上車的一剎那,,迅速低下頭各自玩起了手機,,完全不予理睬。
就這樣,,一站過后,,看到老人依舊站在車廂內(nèi)晃晃悠悠,司機師傅連忙對車廂內(nèi)全體乘客進(jìn)行了連續(xù)性的“安心讓座廣播”——“請為老,、弱,、病、殘,、幼及需要幫助的乘客讓座,,謝謝大家?!边@邊廣播的話音剛落,,只見車廂那頭,一個80后的年輕人這才略帶尷尬地起身,,招呼老人趕緊坐了下來,。
將近一天的乘車體驗中,記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年輕人都會主動給老年人讓座,,同樣,多數(shù)老年朋友也會對晚輩們的“文明禮讓”報以真誠的謝意,。“看到這些上了年紀(jì)的人,,就會想起我的爺爺奶奶,,誰家都有老人,今天我給他們讓座,,也許明天就有人給我爺爺奶奶讓座,,想到這兒我就很開心?!眲倓傋屪某丝桶l(fā)出了感慨,。(記者 成華 實習(xí)生 杜臻)
責(zé)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