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 努力前行
我是一名記者,,這是一個讓很多人向往的職業(yè),,一個讓很多人覺得“高大上”的職業(yè),但我更是一名普通的90后,。
“記者節(jié),?還有記者的節(jié)日?”記得在我大學(xué)剛畢業(yè)投身于記者這份工作時,,傻傻不知道還有記者的節(jié)日。時光荏 苒,,如白駒過隙,,現(xiàn)在算來早已一年有余,各種滋味,,可品可嘆,。
在這一年有余的時光里,我收獲了果實也增添了自信,。學(xué)會了與被訪者溝通,,用眼去觀察,用文字去記錄,,用成熟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些事,。去年剛工作的時候,我對新聞稿件的格式一竅不通,,通訊,、消息分不清楚,寫出來的東西也是讓前輩們改了又改。自己為了采寫一篇不大的稿件,,卻要費勁周折和心思,,會遇到受訪者的不配合,會經(jīng)歷趕寫稿件的壓力,,會因為沒有新聞題材騎著電動車滿城跑,。
說實話,在這過程里,,我也曾受過打擊,、想過放棄,外租房,、低工資,、壓力大。每個月的工資,,除去600元的租房費還剩多少,?要不要去堅持?但每當(dāng)左右搖擺糾結(jié)要不要繼續(xù)工作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一個被采訪過的對象,+那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丈夫都是聾啞人,,每天靠擺攤修鞋,、修車為生,生活艱苦不說還樂于助人,,培養(yǎng)了兩個大學(xué)生,。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tài)度,讓我覺得自己在工作上的累與他們生活上的苦比起來不值一提,,便打消了放棄的念頭,。
有一句話說得好,當(dāng)你看不到我的時候,,我在采訪的路上,;當(dāng)你看到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紙上,?!睆慕拥饺蝿?wù)到聯(lián)系采訪對象,再到采訪和寫稿,,整個過程都讓我感覺緊張和疲憊,,可當(dāng)這些努力都轉(zhuǎn)化為鉛字被刊登時,特別有成就感,,此時我是幸??鞓返?!
記者 丁瑩
在路上 影像從心
2011年3月到臨汾日報晚報版工作至今,基本工資從980元漲至目前1520元,,每月單位的考核,,讓自己不敢放松……4年工資收入剛夠目前自己的設(shè)備錢及生活費,甚至每月的房租還得家里出,。
臨汾攝影圈內(nèi)的老師常常說:“拿著5萬元的攝影器材,,干著每月2000元的收入,這份收入不及社會上影樓攝影師工資的三分之一,,傻不傻,?你還年輕,怎么成家,,怎么立業(yè),?更何況是臨時工,所有的社會福利都沒有,,別干了,。”沒錯這就是臨汾晚報攝影記者張?zhí)N強的現(xiàn)狀,。
“記者是什么,?體面的工作?權(quán)力,?無冕之王,?從業(yè)4年來,我一直在尋找答案,。我經(jīng)常這樣問自己,,你真的喜歡這份職業(yè)嗎?說實話,,很苦,、很累、很無奈,、甚至危險,正是這份職業(yè)讓我與世間的大悲大喜更加接近,。采訪中,,總有一種情感觸動我的內(nèi)心,總有一種力量讓我繼續(xù)前行,。在路上,,影像從心”。
記者 張?zhí)N強
喚道義 記者無奈
都是好幾年前的事兒了,,可是,,每當(dāng)回想起來,當(dāng)時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事情與見義勇為有關(guān),,與烈士有關(guān),,與人心不古有關(guān),每每回想起來,,心里的那份無奈,、辛酸與氣憤難抑。
事情發(fā)生在洪洞,,一個小伙子在臨汾的一家飯店打工,,下班后回到宿舍見義勇為時被人捅傷腹部,后因失血過多而犧牲,。記得小伙子姓陳,,父親還是個殘疾人,當(dāng)時,,我去他家為他送申報烈士的相關(guān)資料,,在采訪中了解到,被救的小伙子與小陳家離得并不遠(yuǎn),,就是鄰村的,,自從出事后就離開了打工的那家飯店,后來回到鎮(zhèn)上與母親一起趕集賣衣服,,出事后,,從沒到陳家慰問過,形同陌路,。那天正好是逢集的日子,,當(dāng)時就決定去找他們母子。
還好,,他們母子都在,,也并沒有否認(rèn)事情的經(jīng)過,在記者的勸說下,,當(dāng)時應(yīng)承會到小陳家看望其家人,。
然而,之后我又給小陳的父親打了幾次電話,,一是問申報烈士的事辦的如何,,二是了解一下那家人有沒有去過他家。令人失望的是,,那家人并沒去過小陳家,,一次都沒有,甚至,,一個電話也沒有打過,。
無語,,無奈,氣憤,!作為一名記者,,我們是沒有權(quán)力也沒有辦法去強制受益者必須與犧牲者家人聯(lián)系,可是,,我們無權(quán),,你們就可以無心嗎?
悲憤難平,,骨梗在喉,,可是,于事無濟,。
我們常說“鐵肩擔(dān)道交,,妙手著文章?!比欢浾呓K究不是萬能的,。
記者 韓曉芳
找真相 路途艱辛
隨著新媒體的日趨發(fā)展,為了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我選擇了挖掘平陽廟宇文化,、武術(shù)文化、戰(zhàn)爭文化及其他歷史文化,。
“你這是轉(zhuǎn)型,,有先見之明?!边@是夸獎的朋友說,。“這是個苦差使,,見不到當(dāng)事人后代,,找不到歷史遺留痕跡和依據(jù),寫出的文章難以引起關(guān)注,?!薄逗槎唇鹗洝分骶幚顕焕蠋煾嬲],世上不論什么,,每個人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最長的也不過是100年,,縱觀古今,只有文化才能留千古,。”他又用這樣的話鼓勵著我,。
近3年來,,我回顧整理了平陽文化的稿件,,還真不少,有的還成了系列報道,。但再看一看每個稿件的來歷,,卻總感到有點不值。有的稿件是用兩年的時間,,登門造訪三次也見不到人,。采訪年近90歲的老人,上門總不能空著手,,想了解真相就得付出,,自己也是這樣做的。每每聽到讀者對我說:又看到你寫的文章了,,喚起了我們對過去的回憶,。”這時心里又感到一絲欣慰,。
記者 王隰斌
負(fù)重任 辛酸自知
2014年12月份,,我接到本報要創(chuàng)辦小記者團的任務(wù)。從此,,我心里只有三個字“小記者”,。
接下來的日日夜夜,我白天忙小記者,,晚上夢里也是小記者,,時常晚上想到激動時難以入睡。由于過度操勞,,嗓子開始疼痛,,一個多月都沒有好,但我依然奔波在報社與學(xué)校間,。
從寫策劃方案,、到小記者報名,從策劃活動,、到活動實施,,我都身體力行??捎捎诋?dāng)時條件有限,,我一邊組織小記者活動,一邊還要寫稿件,。
為了把小記者活動開展好,,我白天往返于報社與學(xué)校之間,晚上又聽課件,,希望小記者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起來,。那段時間,,我獨自一人在外租住民房,房內(nèi)沒有網(wǎng)線,,我也沒錢買電腦,,為了看課件,晚上兩元錢買餅充饑后,,又回到單位聽課,,有時一直聽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家。
5元,、10元,、20元……我把省下來的錢,一張張疊好,,放進一個錢包里,,計劃湊足后購買電腦,以便更好地工作,。
如此一來,,我把全部精力放到了工作上,孩子總是見不到我,,抱怨著說:我想媽媽……”每次聽到這里,,我內(nèi)心無比難過,淚水潸然而下,。
偶爾周末會接孩子回家住,,但記者行業(yè)的性質(zhì)注定我們并沒有固定假期,每次承諾孩子周末帶她去看電影,,但總是沒有時間,。孩子的一句話觸動了我:每次跟著媽媽都要早起?!甭牭竭@里,,我一把抱住了孩子,聲音有些沙啞地安慰她:媽媽會補償你的,?!?/p>
在創(chuàng)辦期間,有嘲笑聲,,有責(zé)怪聲,,也有贊美聲,創(chuàng)辦小記者團,,你又享受不了太大的利益,,你圖什么呢?”我是含著眼淚將這篇稿件寫完的,我何嘗不想做個好媽媽,、好女兒,、好妻子,但我又是個外柔內(nèi)剛的女子,,既然挑起這份擔(dān)子,就注定與“小記者”結(jié)下不解之緣,。
記者 郭秀婷
守初衷 無怨無悔
還記得2011年5月9日,,我剛剛踏入記者這個行業(yè)時,我暗自發(fā)誓,,我要認(rèn)真做好這份工作,,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2011年底,,我采訪了一起日雜店失火求助的事件,。在掀開日雜店門簾的那一刻,我驚呆了,!微弱的燈光下,,一名男子抱著一個剛剛兩歲的男孩蜷縮著圍坐在火爐旁取暖,旁邊站著一個6歲左右的孩子,,頭發(fā)蓬亂穿著明顯大幾號的衣服哆哆嗦嗦地搓著被熏黑的雙手,。這樣的場景讓我心頭無比酸楚。
這名男子告訴我說,,他是河南人,,有三個孩子,由于租不起房子所以在日雜店屋后自搭了住房,,在取暖過程中因電線老化而失火,。那次的失火,三個孩子沒了睡覺的地方,,更沒有過冬的衣服,。而且兩歲大孩子的手腳也被燒傷……還沒等事主說完,我的眼淚滿溢,。臨走時,,我放下了自己的名片和100元錢。
我匆匆趕回家熬夜寫稿,,希望可以通過稿件,,讓熱心人士幫助失火家庭走出陰霾??僧?dāng)捐款之后,,實際的矛盾出現(xiàn)了,那就是“愛心”與“午餐”的抉擇,。這樣的捐款,,我不知做了多少次,,以至于個別月份,我月初錢包鼓鼓,,月中錢包癟癟,,月末回家蹭父母。
慢慢地我開始變了,。我抱怨當(dāng)記者掙得少,,以至于為了月薪3000元的助理工作而選擇跳槽。2012年4月,,我跳槽至一家房產(chǎn)經(jīng)紀(jì)公司做助理,,每天輕輕松松打文件寫材料,老板說讓寫什么,,我分分鐘就能搞定,,工作一切都得心應(yīng)手。進出公司車接車送,,我慶幸自己好運連連,,再也不用像當(dāng)記者的時候,騎著車子風(fēng)塵仆仆地趕路,。這樣舒坦的工作,,讓我?guī)讉€月間胖了十斤,慢慢地我開始加入售樓員的茶余飯后聊天話題,,聽到他們聊天內(nèi)容都是些華而不實,,句句離不開利益的瑣事。
“這難道就是我向往的工作嗎,?在這里我真的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嗎,?如果不是在報社苦練寫作,我又何以能勝任助理的工作,。在浮華的生活背后,,我又能學(xué)到什么?”于是,,我又回到了報社這個大家庭,,我想起了自己曾踏入記者行業(yè)的誓言。人生路上有多少個十字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面臨選擇,,無論如何選擇,如何實現(xiàn),,都不能忘了原本那個“自己”,,事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記者 祁欣
責(zé)任編輯:秦芳媛